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3)
2023(6472)
2022(5350)
2021(4567)
2020(3765)
2019(8185)
2018(7882)
2017(14762)
2016(7756)
2015(8716)
2014(8818)
2013(8880)
2012(8620)
2011(8235)
2010(8405)
2009(7846)
2008(7415)
2007(6584)
2006(6256)
2005(5905)
作者
(24670)
(20928)
(20660)
(19867)
(13612)
(9999)
(9477)
(8298)
(8045)
(7596)
(7507)
(7234)
(7182)
(6861)
(6573)
(6571)
(6198)
(6183)
(6135)
(5655)
(5493)
(5152)
(5097)
(5048)
(4806)
(4791)
(4539)
(4315)
(4234)
(4154)
学科
(62777)
经济(62746)
地方(22876)
管理(19717)
方法(15806)
地方经济(15047)
(14487)
数学(14299)
数学方法(14231)
中国(12370)
(11748)
(10617)
业经(10133)
(9902)
企业(9902)
环境(9324)
农业(7839)
经济学(7466)
(7161)
金融(7160)
(6946)
(6878)
资源(6784)
(6505)
(6365)
贸易(6360)
产业(6076)
(5957)
(5949)
(5813)
机构
学院(123098)
大学(121545)
(62664)
经济(61572)
研究(50954)
管理(42996)
中国(37385)
理学(36178)
理学院(35641)
管理学(35106)
管理学院(34861)
科学(30475)
(26504)
(26270)
(25156)
(24740)
研究所(24036)
中心(21809)
经济学(20485)
财经(19451)
(19244)
(18594)
经济学院(18051)
(17342)
(17096)
师范(16954)
(16715)
科学院(16621)
业大(16568)
北京(15815)
基金
项目(81236)
科学(64654)
研究(58785)
基金(58778)
(51713)
国家(51360)
科学基金(43485)
社会(40268)
社会科(38244)
社会科学(38234)
(33269)
基金项目(30946)
(27040)
自然(26375)
自然科(25575)
自然科学(25568)
自然科学基金(25061)
教育(24699)
资助(23428)
编号(22176)
(21118)
重点(19377)
发展(17448)
(17226)
成果(17208)
(17200)
国家社会(17164)
课题(16726)
(16330)
创新(15591)
期刊
(80844)
经济(80844)
研究(41574)
中国(25989)
科学(17743)
学报(17645)
(17175)
管理(17128)
(16964)
经济研究(13573)
大学(12801)
学学(12405)
(11873)
金融(11873)
农业(11344)
技术(11152)
业经(10732)
财经(10568)
问题(10245)
(9320)
资源(9058)
教育(8098)
技术经济(8026)
(7348)
统计(7106)
国际(6829)
世界(6757)
经济问题(6574)
(6341)
商业(6056)
共检索到200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方宁  
长江流域包括13个省市,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近1/5;人口3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1/3。建国30多年来,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不同发达程度的三大区,即华东、中南、西南区。三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四川、湖北的工业总产值1986年分别排在全国的1,2,6,7,8位。流域内拥有大中城市90多座,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苏州、无锡、杭州和常州共9个,占全国17个同类城市的半数以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修颖  
流域经济协作区是一个生态系统与经济生产系统、社会文化紧密耦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地域单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互联,充分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获得域际分工效益。本文讨论了设立流域经济协作区的理论基础、流域经济区的功能特性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枫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有关国家的学者先后提出了各种各自侧重东北亚某一局部地区的设想和方案,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有必要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考虑建立“东北亚大经济协作区”。大协作区应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协调与合作的机制,通过其协作与合作功能,充分发挥地理上的接近性、生产要素上的互补性和经济上的互利性,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东北亚大协作区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环渤海、黄海地区将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刚  余之祥  
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协作系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未来的运行模式,并就该模式运行的关键策略,即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区域建构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依广  史嵘  孙林  
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分析了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在政策、自然资源、产业互补性、区位等方面的潜力及突出优势、进而论述了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流域东西部地区间流通通道不畅、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流域东西协作应把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开发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手开拓市场,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建立人才资源培训交流机制等作为协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提出了经济协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诸如协调机制的建立、流域经济协作主体的确定、政策制定及其引导、流域经济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复明,仪庆林,徐保根,安祥生  
本文提出黄河经济协作区,应以黄河和欧亚大陆桥为纽带,通过联合与协作,有效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储小平  
发展战略研究是我国近十多年来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有些发展战略的见解对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着眼于21世纪的新的时代要求,有必要结合实际对发展战略作出新的思考。本章在对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静  
论述了三明市在闽西南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 ,分析了三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指出了三明市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樊松林  
论长江流域高校图书馆的协作服务樊松林Abstract:RapiddevelopmenthasbeentakingplaceintheYangtzeRivereconomiczone.TheuniversitylibrariesalongtheRive...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在部署与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时,能否重视并科学地解决好区内各个地区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真正发挥区域总体优势,乃是事关区域经济能否获得优化发展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围绕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对策问题作一探讨。1 发挥区域总体优势的依据 1987年以来,我国经济部门和理论界对全国各地的地区优势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工作,涌现和积累了不少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曾一度形成、出现过研究地区优势、认识地区优势、宣传地区优势的热潮。这对我国各个地区按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改善领导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指挥,起了有益作用。但当时对于地区优势的探讨,往往只是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元鲁  
长江流域经济与交通的变迁与预测●谢元鲁一建国以来,长江流域的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第一,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接近,但梯度差异依然很大。1952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三大地区社会总产值之比为035∶039∶1,人均国民收入之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翁恺宁  
过去对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析一般是基于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的经济格局来划分,这种划分是与既定的区域级差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方针都要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缩小。长江流域横跨东中西部各省市,并且各省市又分属于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协作区,粮食和工业产值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以上。与其他地区相区,长江流域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水能丰富,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是平原地形,河网密布,农业种植条件优越,粮食的商品化程度高,进而为乡镇企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近年的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动工也刺激了长江产业带的发展。本文从长江流域这一角度,探讨区域间的产业布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兴昌  
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布局原则王兴昌确定和把握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布局的原则,应结合流域内城市分布的现状特点和今后经济发展态势,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待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区域共同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