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9)
- 2023(5700)
- 2022(4822)
- 2021(4253)
- 2020(3583)
- 2019(8107)
- 2018(7999)
- 2017(15759)
- 2016(8367)
- 2015(9482)
- 2014(9594)
- 2013(9348)
- 2012(8456)
- 2011(7707)
- 2010(7684)
- 2009(7665)
- 2008(7858)
- 2007(7198)
- 2006(6523)
- 2005(6379)
- 学科
- 济(31659)
- 经济(31594)
- 管理(30658)
- 业(25792)
- 企(23222)
- 企业(23222)
- 制(19675)
- 银(17653)
- 银行(17508)
- 行(16213)
- 方法(12337)
- 财(11729)
- 度(11466)
- 制度(11463)
- 数学(10766)
- 数学方法(10681)
- 融(10601)
- 金融(10599)
- 体(9600)
- 业务(9348)
- 中国(8885)
- 体制(8577)
- 银行制(8197)
- 业经(7896)
- 农(7128)
- 务(7047)
- 财务(7028)
- 财务管理(7010)
- 企业财务(6679)
- 地方(5855)
- 机构
- 大学(120196)
- 学院(118193)
- 济(52234)
- 经济(51101)
- 管理(46298)
- 理学(38663)
- 研究(38549)
- 理学院(38310)
- 管理学(37884)
- 中国(37781)
- 管理学院(37650)
- 财(29855)
- 京(24787)
- 财经(22538)
- 经(20322)
- 银(20321)
- 科学(19789)
- 银行(19488)
- 江(19456)
- 中心(18852)
- 所(18553)
- 行(18080)
- 经济学(17066)
- 农(17008)
- 财经大学(16904)
- 研究所(16130)
- 北京(15530)
- 州(15411)
- 经济学院(15299)
- 业大(14147)
- 基金
- 项目(74182)
- 科学(59652)
- 研究(55929)
- 基金(55806)
- 家(47087)
- 国家(46733)
- 科学基金(41339)
- 社会(37798)
- 社会科(35988)
- 社会科学(35983)
- 基金项目(28915)
- 省(28328)
- 教育(25805)
- 自然(25320)
- 自然科(24747)
- 自然科学(24743)
- 自然科学基金(24320)
- 划(23516)
- 资助(22861)
- 编号(21586)
- 制(20852)
- 成果(18451)
- 部(17419)
- 重点(16625)
- 创(16090)
- 国家社会(16072)
- 教育部(15631)
- 课题(15481)
- 发(15258)
- 创新(15247)
共检索到197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以及夯实金融产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利率又是经济金融中最为活跃和敏感的元素,利率市场化改革牵涉面广,影响程度深,稍有不慎,不仅不能激发出发展的动力,反而会危及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应以同业定价协调机制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飞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采取了利率"双轨并行"的改革思路。利率市场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银行业竞争会加剧,除需要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形成机制、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外,还应建立银行同业利率定价协调机制。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形成机制的考察,分析了包括协调主体、协调范围、协调价格、惩罚措施和后期评估等在内的银行同业利率定价协调机制,以维护各金融机构合理价格竞争,确保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婷婷
由于金融系统与货币政策制定的天然属性关系,文章利用Copula函数模型考察同业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产生一定干扰,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其中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对物价稳定具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Copula函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冯亚萍
当前,我国银行业体系架构呈现出"寡头主导,大、中、小金融机构共存"的竞争态势,大型商业银行须监测寡头竞争市场的经营环境、同业竞争对手动向以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及其他类中小银行,亦须跟踪学习、跟进复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技术及风险管理经验,从而达成银行业大、中、小机构的共赢局面。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努力达成"知己"、"知彼"、"知环境"的同业竞争目标,构建银行同业竞争情报搜集及分析的渠道体系,确立同业竞争情报工作机制,以实现同业竞争中的先发优势,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竞争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竞争 信息情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起东
论银行同业自律何起东近几年来,为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人民银行依法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同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加强同业自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的要求。不少地方以签订同业公约的形式将同业自律付之实践,有的还成立了同业自律组织——银行同业公会。银行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泽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呈井喷式发展,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问题:期限错配,造成流动性风险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容易出现风险;通道业务设计复杂,增加了实业经济的成本;加大了监管难度。2014年监管新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鄂志寰
规范我国银行同业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鄂志寰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外汇管理制度,其重要内容是确立了银行同业间市场在外汇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银行同业市场经过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海林 盖曦 吴鑫育
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在考虑中央银行作用的前提下,运用模拟法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各个时期的传导效应不尽相同;人民银行的行为确实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范围;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对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影响。要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需完善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同时加强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中央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何海峰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同业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率先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对同业客户财务价值和非财务价值的分析,是构建同业存款利率定价方法的关键。协调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提高流动性水平、完善定价信息系统,有利于提升定价效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存款利率,定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顺 康书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艳丽 田鑫
随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对有问题银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破产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银行体系的特殊性以及脆弱性又要求在引进破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建立两者间合理的协调机制,通过内外约束机制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效率,为银行机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破产制度 金融监管 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严跃平 樊卫国
近代同业公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曾经发挥过比较重要的经济协调作用,其中价格协调是其调解政府、企业和市场关系的功能之一。本文在史料的基础上,研究价格协调机制运行机理,包括价格生成机制、价格执行机制和违规处罚机制,这三个方面构成有机整体,共同制约和影响同业公会价格协调功能。
关键词:
上海 同业公会 价格协调 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相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规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独特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我国共出台了160多个专项规划。2008年以来,国内陆续出台了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包括部分"十一五"专项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汶川灾后重建规划,以及地区的各类规划(纲要),还有覆盖全国的基础性、战略性、导向性空间规划,如国家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戴玉明
当前国际上金融竞争愈发激烈,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进行有效银行监管,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银行监管历史较短,现有监管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监管协调机制刚刚起步,协调监管效率较差。本文反思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从银行监管者的角度出发,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监管协调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若干建议,力求对提高监管有效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监管 协调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勇
从2010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进入了高速的扩张阶段。为了规避中国市场中存贷比、贷款规模等贷款限制,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了金融创新,有效地降低了资本的占用,规避了规模限制。同业业务创新包括同业代付、同业偿付、票据和信托收益权的返售回购等,这些创新在当前我国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同业业务创新都面临着期限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结构不匹配带来的信用风险,会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高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加大金融传染的风险,值得市场参与者谨慎关注。
关键词:
同业业务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