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2)
- 2023(8376)
- 2022(6943)
- 2021(6143)
- 2020(5166)
- 2019(11666)
- 2018(11301)
- 2017(21958)
- 2016(11502)
- 2015(12982)
- 2014(12775)
- 2013(12550)
- 2012(11475)
- 2011(10257)
- 2010(10738)
- 2009(10637)
- 2008(9516)
- 2007(8505)
- 2006(7602)
- 2005(7240)
- 学科
- 济(40070)
- 经济(39986)
- 管理(39759)
- 业(39546)
- 企(31794)
- 企业(31794)
- 融(26212)
- 金融(26210)
- 银(23984)
- 银行(23973)
- 行(23248)
- 中国(19996)
- 制(18574)
- 财(17787)
- 方法(14716)
- 数学(12726)
- 数学方法(12592)
- 业经(11702)
- 务(11637)
- 财务(11606)
- 财务管理(11577)
- 农(11287)
- 体(11272)
- 企业财务(11068)
- 中国金融(11007)
- 体制(9850)
- 地方(9662)
- 度(9224)
- 制度(9193)
- 贸(9010)
- 机构
- 大学(157364)
- 学院(156542)
- 济(67937)
- 经济(66308)
- 管理(59742)
- 研究(51299)
- 理学(50262)
- 理学院(49769)
- 管理学(49159)
- 管理学院(48847)
- 中国(47821)
- 财(37804)
- 京(32305)
- 财经(28521)
- 科学(27279)
- 中心(26471)
- 经(25744)
- 江(24830)
- 所(24775)
- 经济学(22209)
- 农(21886)
- 研究所(21743)
- 财经大学(21268)
- 北京(20333)
- 州(20155)
- 银(20095)
- 经济学院(20007)
- 银行(19398)
- 业大(19354)
- 融(19311)
- 基金
- 项目(101744)
- 科学(80702)
- 研究(77841)
- 基金(74772)
- 家(63679)
- 国家(63129)
- 科学基金(54911)
- 社会(51971)
- 社会科(49406)
- 社会科学(49395)
- 省(39449)
- 基金项目(39061)
- 教育(34601)
- 自然(32605)
- 划(32385)
- 自然科(31865)
- 自然科学(31860)
- 编号(31737)
- 自然科学基金(31331)
- 资助(29832)
- 成果(27341)
- 制(25834)
- 重点(22896)
- 部(22812)
- 国家社会(22225)
- 创(22141)
- 发(21988)
- 课题(21655)
- 性(20948)
- 创新(20839)
共检索到256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宜民 金涛
近年来,各国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发展出现了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趋势,独立第三方解决机制成为主流,集中体现为金融督察服务制度的兴起,主要有以下特点:法律性质是独立第三方金融纠纷解决机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性。金融督察服务组织吸纳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是公益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二是独立性。金融督察服务组织在人事、财务和业务方面都具有较强独立性,监管当局不得随意干涉。三是中立性。金融督察服务组织是完全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虽然以金融机构为成员,但以独立、中立、公正地处理金融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明
2018年,在原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基础上,新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组建。本文结合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了当前自然资源督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探索建立"严督明察"找问题、"对症开方"出主意、"示范引导"来规范的自然资源日常督察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督察制度 督察机构 例行督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研究目的:以专项督察为例,剖析国家土地督察信息公开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并借此为优化其公开方式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对《国家土地总督察公告》中专项督察公开的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分别从土地管理官员和群众的角度分析导致案件公开风险的因素。研究结果:土地督察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广泛性有待加强,土地专项督察中重大土地违法信息公开的需求与风险并存,且信息公开风险受到公开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要充分掌握信息公开主动权,加大投入进行土地督察信息公开建设,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机制以及公开后的舆情监测机制亟待建立。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专项督察 信息公开 社会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会强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澳大利亚成立了金融服务督察机构。金融督察服务机构的独立裁判人员为不能直接与金融服务提供者解决纠纷的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免费、公平和易得的争议解决途径。这一外部的争议解决途径作为一个法院程序的替代性解决方案,是建立在金融服务提供者参与的基础之上,能通过协商和让步解决争议。金融督察服务机构的独立争议解决程序涵盖银行、信用、贷款、财务规划、投资、股票经纪、基金管理、集合退休金信托等金融服务领域里的消费者投诉。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我国应在金融法中引入"消费者"的概念,成立我国的金融服务督察机构。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海嵩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扭转了传统科层治理逻辑在问责机制上的不足。基于丰富的督察问责实践,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的制度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有助于总结和发现督察问责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效能。通过权威的公开渠道全面获取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评估督察问责成效、挖掘深层次规律,可以发现:环保督察问责的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影响环保督察问责实效的因素具有复杂性;环保督察问责效力的持续性还可进一步提升。在编纂环境法典的时代背景中,我国环保督察问责制度应在规范化和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发挥预期功效,推进环境法的体系化。
关键词:
环保督察 环境责任 制度绩效 环境法典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马奔
研究了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对于土地督察制度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发现,城乡规划督察制度中的组织架构、监管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于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土地督察制度需要从加强立法、完善组织架构、开拓社会监督渠道、完善人员遴选程序、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督察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土地督察 城乡规划督察 比较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和国家审计制度,都具有监督公权力的功能。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都属于专门性监督、行政监督,监督权都属于政府部门。因此,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国家审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有效的监督模式,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独立性比较:国家审计机构和业务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与监督对象的关系。监督主体不依附于监督对象,或行动上保持一定距离,是实现监督活动有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为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吕晓 谭梦
研究目的:运用政策分析框架剖析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体系合理性,并借此为土地督察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技术手段。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行计量和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督察制度存在内部结构失衡,与核心业务和工作机制相关的制度条款不足,土地督察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土地管理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研究结论:适度降低内部管理制度工具使用频率,加大相关政策实施力度,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对已有业务加以适度整合并考虑与其他制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詹晨晖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非农化中中央政府、土地督察部门、地方政府和公民间博弈关系,探讨实施土地督察制度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研究结果:中央政府应当采取适宜强度的土地督察制度,给予土地督察部门足够的激励和合理而明确的耕地保护目标,使公民成为耕地保护博弈中的重要一方。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采取土地督察制度,地方政府违规是两者间博弈的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邓辉 甘天琦 涂正革
本文从官员震慑、企业惩罚和社会动员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CSEP)的现实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CSEP "立竿见影"地改善了中国大气质量,高度集权式的环境执法抑制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污染排放,且具有显著的长期效果,"回头看"政策强化了治理成效。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强有力的行政管制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CSEP制度"抓住主要矛盾、盯住少数关键"的治理模式初见成效,但制度化和法治化道路仍需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
中国环境治理 中央环保督察 大气质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永祥
自2006年至今,中国的土地督察制度已经运行7年多,在规范土地利用、纠正土地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农业用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中国土地督察制度还不成熟,在实践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结合俄罗斯的农村土地督察制度,提出从以下方面完善中国的土地督察制度:积极推进土地督察制度法制化;完善土地督察体制,赋予督察机构查处权;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新波
"限制监管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监管机构在监管程序设计设置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目前,我国在进行土地督察过程中采取的土地例行督察、审核督察、专项督察、巡视督察和警示督察等形式,虽然都有一套相对规范的程序,但在程序设置中行政相对人参与不足是个突出问题。因此,借鉴国外增设装置程序的经验,探索完善土地督察程序的形式,对于推动我国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夏云娇
西澳矿业督察员制度对预防和解决涉矿纠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介绍和研究西澳矿业督察员制度的有关督察员的任命及行政职能、管辖、程序、送达、非正审命令、审理、证据等内容,指出了该制度对我国矿权管理的启示:重视矿权争端的事前行政规制、保障矿业和谐发展,强化司法审查、规范矿业行政执法的裁量权,采用利益激励机制、发挥当事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配合作用,立法完备周延、确保矿业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将为我国矿业管理规范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矿业督察员 行政执法 西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王宇 胡宗义
中国生态环境监管历经"督查"到"督察"的制度转变,为探究国家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效果、演变逻辑及启示提供了绝佳契机。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对中央环保督察前后进行评估,利用中国311个地级行政单位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央环保督察的两个阶段都能够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显著作用,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首轮督察和第二轮督察存在短期的持续性。中央环保督察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城市类型、地理区位、人口结构和污染程度等异质性方面首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环保督察都出现了显著的特征,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文的研究为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区域、规划中央环保督察的合理框架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