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6)
2023(12186)
2022(9969)
2021(9060)
2020(7749)
2019(17316)
2018(17189)
2017(32890)
2016(17860)
2015(19709)
2014(19687)
2013(19525)
2012(17532)
2011(15766)
2010(16260)
2009(15842)
2008(15901)
2007(14626)
2006(13105)
2005(11992)
作者
(50481)
(42878)
(42771)
(40054)
(27052)
(20429)
(19080)
(16607)
(16065)
(15232)
(14615)
(14339)
(13788)
(13635)
(13290)
(12736)
(12470)
(12391)
(12242)
(12232)
(10616)
(10592)
(10436)
(9977)
(9595)
(9587)
(9525)
(9484)
(8658)
(8479)
学科
(91243)
(81728)
经济(81595)
(73970)
企业(73970)
管理(68994)
(49465)
方法(34955)
农业(33004)
业经(31931)
(27781)
数学(27218)
数学方法(26829)
(21281)
(20079)
财务(20046)
财务管理(20022)
企业财务(18972)
中国(18487)
技术(16851)
(16366)
(16143)
(14766)
理论(13657)
(13289)
体制(13081)
(12908)
贸易(12901)
地方(12869)
(12583)
机构
学院(265073)
大学(255815)
(113912)
经济(111837)
管理(109829)
理学(94865)
理学院(94059)
管理学(92529)
管理学院(92064)
研究(80577)
中国(66704)
(57514)
(54681)
(51853)
科学(46286)
农业(43512)
业大(42716)
财经(42449)
(41841)
(39594)
中心(38674)
(38353)
研究所(35103)
经济学(33314)
(32378)
经济管理(31721)
北京(31652)
财经大学(30738)
经济学院(30046)
商学(29696)
基金
项目(171821)
科学(138179)
研究(128358)
基金(127113)
(108799)
国家(107688)
科学基金(95204)
社会(85188)
社会科(80475)
社会科学(80454)
(69835)
基金项目(67266)
自然(60362)
自然科(59034)
自然科学(59023)
自然科学基金(58012)
教育(57368)
(55564)
编号(52256)
资助(51075)
成果(40626)
(38811)
(38720)
(38464)
(38371)
重点(37622)
(37039)
创新(35372)
国家社会(35228)
课题(34886)
期刊
(137716)
经济(137716)
研究(74272)
(62235)
中国(53681)
(45376)
管理(43055)
农业(41866)
科学(37270)
学报(36495)
大学(30059)
业经(29972)
学学(29155)
(27530)
金融(27530)
技术(24573)
财经(21250)
(20988)
教育(19604)
经济研究(19054)
问题(18517)
(18208)
技术经济(15858)
农村(15196)
(15196)
农业经济(15018)
(14613)
世界(14136)
现代(13296)
统计(13295)
共检索到399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三农”政策和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三农”政策目标与最需要农业农村就业获利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不适配。农业农村不仅是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中老年农民的基本保障依托,而且是进城失败农民的最后退路。未来应当将适老型农业建设放在重点位置,通过建设适老型农业,将有限的农业农村获利机会留给数量庞大的农民弱势群体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只有将最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问题解决好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具有基础。“三农”政策目标不能简单地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分解出来,也不应从强国目标中对标对表出来,而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强国目标。也就是说,“三农”政策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三农”政策和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三农”政策目标与最需要农业农村就业获利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不适配。农业农村不仅是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中老年农民的基本保障依托,而且是进城失败农民的最后退路。未来应当将适老型农业建设放在重点位置,通过建设适老型农业,将有限的农业农村获利机会留给数量庞大的农民弱势群体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只有将最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问题解决好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具有基础。“三农”政策目标不能简单地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分解出来,也不应从强国目标中对标对表出来,而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强国目标。也就是说,“三农”政策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俊  
本文通过建立享老金制度成本模型并对我国农村地区建立享老金制度的财政成本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享老金制度的成本较低,即使在农村全面推广,在2050年人口深度老龄化来临之前的财政负担也很轻。广大发展中国家农村享老金制度成本的统计数据也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曰瑶  杨友孝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科技化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两个分离是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分离以及传统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的分离。增加农民收入的规模经济论与乡镇企业论的确有成功的典范,但是,对我国更多的农村地区来讲,不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专业化,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家庭组织起来,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巨大矛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历程、基本特点和显著优势,提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的总体目标,并且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外交以及国家统一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这是一份确立我国重大制度建构及其方向的统领性文件,具有极其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本文着重就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建构,作如下探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政策激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及不足。因此,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市场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垄断;在政策激励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集中的激励措施;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长健  黄岳文  李昭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国最重要的根基产业。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补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业补贴的本质是利益的补贴,其补贴的内容、形式和目的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利益属性,从利益的视角对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进行剖析,揭示其存在的本源性问题,并建构良性的利益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正松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和农业人口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促进农业人口合理流动提出若干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文静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地位。当前我国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菁  曲凌夫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整个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楚玲  
本文从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等方面论述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必要性,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湖南省农村试行的一些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及其利弊,最后提出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应采取的几项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文杰  
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吴文杰一、思路的引进在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了比较曲折的变革,呈现出一种阶段性迂回轨迹。土地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土地制度的变革反过来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农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坐田  
文章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难点,对建立和完善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薛兴利  靳相木  刘桂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