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5)
- 2023(7222)
- 2022(6073)
- 2021(5731)
- 2020(4854)
- 2019(11054)
- 2018(10909)
- 2017(19338)
- 2016(11495)
- 2015(13313)
- 2014(13232)
- 2013(12462)
- 2012(11646)
- 2011(10798)
- 2010(10941)
- 2009(10273)
- 2008(10072)
- 2007(9345)
- 2006(8396)
- 2005(8000)
- 学科
- 管理(35642)
- 济(34718)
- 经济(34632)
- 业(28461)
- 企(24902)
- 企业(24902)
- 制(13559)
- 方法(13264)
- 财(13189)
- 中国(12771)
- 数学(11023)
- 数学方法(10819)
- 学(9574)
- 农(9368)
- 体(9316)
- 教育(9161)
- 业经(8905)
- 体制(7847)
- 理论(7752)
- 银(7556)
- 银行(7527)
- 务(7495)
- 财务(7474)
- 财务管理(7451)
- 行(7203)
- 企业财务(7087)
- 融(7009)
- 金融(7007)
- 划(6450)
- 贸(6223)
- 机构
- 大学(162569)
- 学院(154192)
- 研究(57799)
- 济(57679)
- 经济(56169)
- 管理(52858)
- 理学(44550)
- 理学院(43898)
- 管理学(42866)
- 管理学院(42570)
- 中国(42317)
- 京(35947)
- 科学(35658)
- 财(31420)
- 所(29973)
- 农(28575)
- 研究所(26851)
- 江(26452)
- 中心(25660)
- 范(24416)
- 师范(24103)
- 业大(23841)
- 财经(23157)
- 北京(23064)
- 农业(22521)
- 院(21420)
- 经(20983)
- 州(20111)
- 教育(20019)
- 师范大学(19405)
- 基金
- 项目(100617)
- 科学(79080)
- 研究(74284)
- 基金(71507)
- 家(63262)
- 国家(62683)
- 科学基金(52606)
- 社会(45788)
- 社会科(43155)
- 社会科学(43143)
- 省(39707)
- 教育(37893)
- 基金项目(36891)
- 划(35028)
- 自然(34163)
- 自然科(33360)
- 自然科学(33346)
- 自然科学基金(32784)
- 编号(30005)
- 资助(29481)
- 成果(27536)
- 重点(23915)
- 制(23464)
- 课题(23464)
- 部(23351)
- 创(21256)
- 大学(21206)
- 发(21069)
- 教育部(20109)
- 创新(19787)
共检索到259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笔者对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教师学术成长的制度性因素提出看法,并进行了具体的政策选择分析。首先,要让教师在学术框架内成长,杜绝学术的关系化和官本位;其次,为年轻人搭建实现其学术梦想的平台,在他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支持;第三,为教授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建立以学术职业声誉为主导的教授评价制度。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术成长 机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大学是高度制度化的组织,大学的知识活动及其管理均有相应的制度。大学的学术制度主要涉及教学、科研及学术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包括学科制度、学位制度、教学制度(学分制、讲座制、导师制、研讨班和实验室制度)、学术评价和晋升制度等等。近年来,学术组织、学科分类、学科史以及学科文化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当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时候,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同时游离于行政与学术的二维场域。身处行政场域与学术场域的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在评价语境、评价主体、评价逻辑、评价制度、评价性质、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学术场域特征日渐式微,行政场域特征强势主导。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应符合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价值标准,即符合学术职业的根本特征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明晰学术职业的基本特性,强化学术场域的自主性;尊重知识生产的客观规律,弱化行政场域的控制性;突出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景坤
学术自由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是由大学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也被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所印证。美国学术自由思想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在充分借鉴并广泛吸取社会生活和制度中的许多共同主张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学术自由思想和以终身教职为核心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美国 学术自由 逻辑基础 制度保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懿辉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激励制度对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满足间的关系与影响,针对国内一教学研究性大学分析,尝试延续理论及补偿理论以外的解释角。本研究发现,在高校教师人口属性变项"教育程度、性别、职务类别"对激励制度与工作投入、工作满足皆具有影响,本研究实证结果,激励制度与工作投入、工作满足三者存在正相关。研究者根据本研究之发现与实证结果,进一步提出管理应用及后续研究之建议。
关键词:
激励制度 高校教师 工作满足 工作投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
高校建立绩效工资体系,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因而,应探索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对教师职业压力与其行动取向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竞争性的制度安排是其中的重要压力源。它以压力传递的方式激发了教师工作时间的投入与学术产出数量的增长,但也塑就了教师对颠覆性原创研究风险规避的行动取向。因此,如何遵循学术创新活动的规律,通过制度改进克服这种悖论,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与学术事业的真正繁荣。
关键词:
学术职业 教师压力 制度效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与非学术劳动力市场相比,学术劳动力市场受到更多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表现在学术人员的工作具有更大的保障和稳定性、学术人员工资的变动弹性较小。在学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殊的教师聘用制度。以终身教授制为代表的教师聘用制度,既具有保护学术自由的制度含义,也具有提高效率和激励作用的经济含义,是制度和效率有机作用的结果。在借鉴大学管理的国际经验、建立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时,设计一个兼顾社会制度与效率因素的教师聘用制度是关键所在,而我国目前缺少办学自主权是制约大学学术自由和效率提高的瓶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春芬 李志峰
学术职业专业化是大学教师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但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教师发展专业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教育进修方案不能落实;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发展保障体系不健全;大学教师发展评价失真;等。对此,大学应以专业化为方向,构建大学教师发展制度。
关键词:
大学教师发展 学术职业 专业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张斌贤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赛扬
教师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新理念,是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宏观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化的系统性、连续性、终身性的客观认可,是对我国教师培养由师范院校单独承担转向多元开放格局后如何确保教师质量的制度设计。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要转变对教师教育管理的方式,大学要积极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鸿
现行大学制度的功利导向、行政泛化,是导致学者"以学术为生"并使其异化的诱因。大学制度的重建首先是价值的重构。大学只有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出发,确立对学术本体的追求,才能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以学术为业"的境界,实现"为大学"和"为教师"的双赢。
关键词:
学者 学术活动 大学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燕 张应强
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引发大学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认识论根源在于传统的学术观。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现实适切性。但仅从理论上呼吁确立教学学术的思想和观念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确立保障教学学术的相关制度。论文以此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大学教学评价作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监督、调控、管理的重要形式,彰显着一种政府的干预力量,与大学的学术自由形成了矛盾、冲突,实质上体现了学术发展力量和政府管理力量的最终博弈。评价干预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评价的行政管理化走向应引起深思。
关键词:
评价 干预 学术自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