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9)
2023(5224)
2022(4559)
2021(4190)
2020(3769)
2019(8407)
2018(8483)
2017(15433)
2016(8514)
2015(9418)
2014(9587)
2013(9213)
2012(8668)
2011(8012)
2010(8470)
2009(8086)
2008(7888)
2007(7587)
2006(7115)
2005(6580)
作者
(25300)
(20769)
(20704)
(20029)
(13318)
(10017)
(9550)
(8185)
(8069)
(7730)
(7157)
(7094)
(7000)
(6911)
(6691)
(6445)
(6222)
(6107)
(6062)
(5938)
(5590)
(5187)
(5126)
(5041)
(4866)
(4844)
(4722)
(4585)
(4420)
(4323)
学科
(30381)
经济(30234)
管理(22740)
(18952)
(17214)
企业(17214)
中国(11137)
(10528)
方法(10324)
(9859)
理论(9522)
(9169)
(8910)
业经(8383)
(7715)
(7509)
银行(7489)
(7234)
(7222)
教育(6988)
地方(6639)
(6358)
金融(6351)
数学(6337)
数学方法(6151)
农业(5687)
(5279)
制度(5277)
体制(5017)
(4929)
机构
大学(117056)
学院(114763)
研究(43913)
(42010)
经济(40760)
管理(39802)
中国(35356)
理学(32378)
理学院(31951)
管理学(31172)
管理学院(30932)
(26689)
科学(26451)
(24144)
(22938)
(22597)
(21696)
中心(21013)
研究所(20332)
(17375)
财经(17330)
北京(17278)
农业(17216)
师范(17165)
业大(16995)
(16772)
(16646)
(16006)
(15440)
技术(14175)
基金
项目(70188)
科学(54090)
研究(53159)
基金(48943)
(43042)
国家(42603)
科学基金(35344)
社会(33599)
社会科(30431)
社会科学(30419)
(27936)
教育(25469)
基金项目(24534)
(23610)
编号(22577)
自然(21688)
自然科(21221)
自然科学(21209)
成果(21093)
自然科学基金(20826)
资助(20396)
课题(17069)
重点(15930)
(15294)
(14387)
(14005)
(13962)
项目编号(13928)
(13879)
科研(13256)
期刊
(55849)
经济(55849)
研究(40593)
中国(33809)
教育(22126)
学报(21860)
(21691)
(20353)
科学(18128)
管理(16917)
大学(16651)
(15524)
金融(15524)
学学(15008)
农业(13438)
技术(10446)
财经(9314)
图书(9013)
业经(8749)
经济研究(8391)
(8040)
(7091)
书馆(6979)
图书馆(6979)
问题(6934)
(6529)
职业(6079)
(6053)
论坛(6053)
(6023)
共检索到203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祥毅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能够保证市场交易正常进行的社会机制。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是以法律为基础,系统、完善、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资信信息为支撑,有效的政府监管为手段的有机整体。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学敏  马丽玉  季曦  
建立全国统一模式的农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是今后我国征信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农户信用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通过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尝试克服现有信用风险评估模式的缺点,为构建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统一信用风险评估模式提供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刚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其前提是建立完善规范的个人信用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华  
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我国急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体系的内容,包含个人资信档案登记,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超前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个人信用的管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良好的信用理念道德教育和有利于信用制度推广的环境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卉宇  何建敏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制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构建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必须经历四个关键路径: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确定个人信用管理模式,完善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个人信用体系的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工程。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为主体,以信用活动者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旨在规范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机制。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玉霞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中介市场发展滞后、信用法制体系缺失、失信惩戒机制薄弱等问题。今后,要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健全征信立法和征信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信用评级结果互认机制和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积极发展信用中介组织等,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晓倩  韩锟  
本文从对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环境恶化的现状出发 ,对信用体系不健全的表现进行了系统分析 ,认为信用体系不健全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效运行 ;并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介绍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现阶段,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信用体系建设实质上面临着"转型+重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缘、地缘信用体系要向社会信用体系转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诚信意识的重建,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人信用观念淡薄,社会诚信意识弱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立平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起步阶段 ,各种失信现象屡屡发生 ,信用危机一触即发。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欠缺和法律制度的不甚完善。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市场主体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原因 ,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几点设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晖  
信用担保业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应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安全而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我国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建设我国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已有专业信用担保机构300多家,担保基金70多亿元,累计担保金额120多亿元。我国入世后,金融业和广大民营企业均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主要思考如何建立我国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促进我国的民营企业和金融业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市场经济是法制、竞争和信用的有机结合体,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在法制与信用结合基础之上的竞争体系。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总体要求,我国今后特别是“十五”期间,应把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化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和实质性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才生  
“东北金融问题”的解决、东北地区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以及东北地区吸引大量外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振兴东北的前提,而这些都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振兴东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振兴东北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在重新界定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导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梅林  陈晔  
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开始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改革也到了关键时刻,加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是当务之急,同时又要采取比较稳健的原则,建立一套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做为后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优势就是可清楚地看到别人已走过的路,设计出我国经济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的正确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