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1)
2023(12766)
2022(10774)
2021(9589)
2020(7842)
2019(17711)
2018(17207)
2017(33694)
2016(18190)
2015(20027)
2014(20286)
2013(19901)
2012(18831)
2011(17097)
2010(17630)
2009(16689)
2008(16407)
2007(15016)
2006(13652)
2005(12877)
作者
(52759)
(44405)
(44021)
(42271)
(28568)
(21131)
(19999)
(16851)
(16675)
(16130)
(15540)
(14731)
(14590)
(14313)
(14251)
(13648)
(13070)
(13046)
(12720)
(12682)
(11383)
(10901)
(10676)
(10200)
(10027)
(10011)
(9937)
(9777)
(8982)
(8621)
学科
(90735)
经济(90627)
管理(59799)
(53076)
(43622)
企业(43622)
方法(29760)
数学(26026)
数学方法(25718)
(24497)
中国(22415)
地方(21276)
(21148)
(20959)
业经(18502)
(16921)
(14838)
银行(14816)
(14582)
(14257)
财务(14220)
(14215)
(14213)
金融(14210)
财务管理(14190)
农业(14025)
(13911)
贸易(13900)
地方经济(13786)
企业财务(13542)
机构
学院(266433)
大学(265390)
(123451)
经济(120961)
管理(98857)
研究(96647)
理学(83463)
理学院(82563)
管理学(81363)
管理学院(80843)
中国(74657)
(61643)
(54879)
科学(53947)
(48931)
财经(46843)
研究所(43428)
中心(43231)
(42880)
(42338)
(41145)
经济学(39524)
经济学院(35088)
(34940)
北京(34851)
业大(34591)
财经大学(34419)
(33048)
(32987)
师范(32693)
基金
项目(166901)
科学(132659)
研究(124221)
基金(122409)
(106022)
国家(105146)
科学基金(90228)
社会(82100)
社会科(78024)
社会科学(78007)
(64179)
基金项目(62792)
教育(56838)
自然(55718)
自然科(54424)
自然科学(54411)
自然科学基金(53488)
(53452)
资助(50813)
编号(48563)
成果(41653)
(38161)
重点(37824)
(36939)
(36072)
课题(35309)
国家社会(34747)
(34289)
(34220)
教育部(33174)
期刊
(148712)
经济(148712)
研究(89806)
中国(57240)
(49669)
管理(40526)
(38501)
学报(37627)
科学(35677)
(31501)
金融(31501)
大学(29621)
学学(28173)
教育(27146)
农业(25259)
经济研究(25076)
财经(24931)
技术(22831)
(21581)
业经(21332)
问题(18559)
(15451)
技术经济(14246)
国际(13647)
世界(13350)
统计(12942)
(12521)
现代(12180)
经济管理(11912)
(11808)
共检索到42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文月  任保平  
第一,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互动。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等收入新阶段、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对增长数量的正向反馈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培育并发挥高效的创新驱动能力。因此,需要切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各领域的创新活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具体来看。一是应在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文月  任保平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信长星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玉文  
科技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包含着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在整个社会巨型系统和人的可控范围内,人类是完全可以建构起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科技与道德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科技促进社会进步,进而服务于人类的目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燕清  龚高健  
闽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闽台港口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而推动闽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可以通过构建“环台湾海峡国际航运中心”、“环台湾海峡临港工业走廊”、“环台湾海峡港口物流系统”、“环台湾海峡滨海旅游繁荣圈”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鑫  
实现高职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高职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服务互动机制、良性激励互动机制以及良性监督互动机制,才能真正促进高职办学与地方经济的共同进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  张小建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智全  唐姣美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现状,研究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探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的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蒙丽琴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了颇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与扎实的文化根基,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且持续的旅游方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民俗文化,又充分利用了民俗文化的传统价值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从而形成一种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其现状,然后又介绍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具体途径,从而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好的推动乡村旅游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子云  
第一,抓好制度顶层设计。在产业政策取向上,要更加鼓励和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业、资源消耗低和产出回报高产业、清洁生产和负面影响低产业。在税务政策取向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业、资源消耗低和产出回报高产业、清洁生产和负面影响低产业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与财政资金支持。在信贷政策取向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业、资源消耗低和产出回报高产业、清洁生产和负面影响低产业给予更加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在考评制度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苑琳   崔树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路征  
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认为应该在保持对高收入人群和发达地区足够的激励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本流动、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实现向兼顾公平的增长战略转变,并强化利益扩散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南锐  杨浩  
本文以北京为样本,基于199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选取社会治理政府投入、社会组织规模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多元社会治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多元社会治理与经济增长之间未实现良性互动,具体表现为:政府投入、社会组织规模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政府投入、社会组织规模的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为此,应当科学把握二者间关系以实现多元社会治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加政府投入水平,优化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志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大市场对资本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一种新型的政银企合作关系就成为各级金融机构、企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全新的视角,从搭建信用合作平台、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信用扶持力度、尝试信用贷款新法四个方面,并结合实际,阐述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政银企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艳  漆雁斌  贾阳  
低碳农业内涵的碳汇效应使低碳农业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粮食和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基本功能,而且具有对接碳金融市场的潜在物质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低碳农业—碳金融良性互动,并得出了构建低碳农业碳金融市场体系、低碳农业碳金融组织体系、低碳农业碳金融产品体系和低碳农业碳金融政策体系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