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4)
2023(11871)
2022(10065)
2021(9228)
2020(7527)
2019(16811)
2018(16426)
2017(31720)
2016(17146)
2015(19002)
2014(19195)
2013(18566)
2012(17199)
2011(15601)
2010(15986)
2009(15094)
2008(15053)
2007(13551)
2006(12161)
2005(11400)
作者
(49144)
(41371)
(40773)
(39246)
(26500)
(19771)
(18745)
(15471)
(15454)
(15020)
(14048)
(13852)
(13616)
(13411)
(13156)
(12712)
(12174)
(12060)
(12042)
(11787)
(10401)
(10161)
(10031)
(9422)
(9275)
(9262)
(9244)
(9220)
(8240)
(8100)
学科
(64562)
经济(64455)
管理(55937)
(51481)
(43375)
企业(43375)
方法(24863)
(21905)
数学(21374)
数学方法(21050)
(19773)
(19427)
中国(18937)
业经(15540)
(14015)
贸易(14005)
(14005)
银行(13989)
(13723)
(13408)
(13223)
(13055)
金融(13053)
(12769)
(12769)
财务(12727)
财务管理(12698)
(12417)
地方(12212)
企业财务(12078)
机构
大学(244637)
学院(243928)
(103230)
经济(100937)
管理(92030)
研究(86292)
理学(77738)
理学院(76907)
管理学(75668)
管理学院(75194)
中国(68251)
(54403)
(51319)
科学(49475)
(43459)
财经(41132)
中心(39860)
(38693)
研究所(38637)
(38569)
(37311)
业大(33200)
北京(32593)
经济学(32086)
(31497)
(30936)
师范(30613)
财经大学(30610)
(30385)
农业(29838)
基金
项目(158195)
科学(125749)
研究(117520)
基金(116341)
(101850)
国家(100633)
科学基金(86042)
社会(76024)
社会科(72147)
社会科学(72131)
(60527)
基金项目(59620)
自然(54285)
教育(54193)
自然科(53021)
自然科学(53006)
自然科学基金(52098)
(51570)
资助(47955)
编号(46459)
成果(40021)
(35963)
重点(35893)
(34770)
(33602)
课题(33460)
(33396)
(32394)
国家社会(31988)
创新(31315)
期刊
(119060)
经济(119060)
研究(78573)
中国(54199)
(43544)
管理(37549)
学报(36793)
(36284)
科学(34313)
(31346)
金融(31346)
大学(28800)
教育(27330)
学学(27099)
农业(23955)
财经(21031)
技术(20908)
经济研究(19179)
业经(18165)
(18068)
问题(14977)
(13790)
国际(12796)
(12196)
(11915)
理论(11546)
世界(11392)
科技(11235)
现代(11058)
技术经济(10935)
共检索到38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知仁  乔依德  
本文以美联储为例,梳理了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央行通过影响风险感知的渠道驱动本国及全球金融周期并挑战全球金融稳定的一些典型事实。基于此,本文厘清了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社会需要建立系统重要性国家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逻辑。最后,本文提出协调机制的宗旨、目标和有建设性的具体建议。这些成果将为2016年G20会议及其他国际多边会议在全球金融治理领域内的议题设置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小娟  
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存在着两种机制:随机性或相机性协调机制和规则性或制度性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采用哪种机制,主要取决于国家间不同的经济融合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一般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而由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数据因统计时间等因素而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央行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的作用也存在一定时滞性,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对当期经济目标进行反应,也很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一般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而由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数据因统计时间等因素而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央行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的作用也存在一定时滞性,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对当期经济目标进行反应,也很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灿  蔡学军  
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及建议刘光灿蔡学军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晓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对预期变量的应用以及对预期引导的重视都成为前瞻性货币政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逻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修平  
1994年以前,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分离,基本不存在冲突问题。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先后出现三次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主要是因为稳定汇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失灵、资本管制的失效等几方面原因。在当前情况下,应该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国债市场、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理、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更好地解决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问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