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3)
- 2023(11673)
- 2022(9969)
- 2021(8866)
- 2020(7324)
- 2019(16513)
- 2018(16361)
- 2017(31324)
- 2016(16877)
- 2015(19220)
- 2014(19488)
- 2013(18931)
- 2012(18013)
- 2011(16599)
- 2010(17140)
- 2009(16326)
- 2008(15900)
- 2007(15154)
- 2006(13905)
- 2005(12993)
- 学科
- 济(89516)
- 经济(89340)
- 管理(55592)
- 业(48200)
- 企(42732)
- 企业(42732)
- 方法(29278)
- 数学(23308)
- 数学方法(23109)
- 中国(22202)
- 地方(20605)
- 制(20388)
- 业经(20046)
- 财(19941)
- 农(19191)
- 学(16831)
- 体(15247)
- 理论(14250)
- 融(14181)
- 金融(14174)
- 银(14088)
- 银行(14067)
- 地方经济(13754)
- 行(13572)
- 和(13341)
- 环境(11928)
- 农业(11832)
- 策(11819)
- 贸(11739)
- 贸易(11727)
- 机构
- 大学(256183)
- 学院(255309)
- 济(115873)
- 经济(113447)
- 管理(94786)
- 研究(91548)
- 理学(79572)
- 理学院(78708)
- 管理学(77555)
- 管理学院(77045)
- 中国(71230)
- 财(56947)
- 京(54297)
- 科学(49683)
- 所(45843)
- 财经(43757)
- 江(41283)
- 中心(40784)
- 研究所(40485)
- 经(39381)
- 农(37315)
- 经济学(36819)
- 北京(34567)
- 院(32579)
- 范(32564)
- 经济学院(32555)
- 师范(32253)
- 财经大学(32118)
- 州(31869)
- 业大(31763)
- 基金
- 项目(155944)
- 科学(123763)
- 研究(117928)
- 基金(113909)
- 家(97623)
- 国家(96801)
- 科学基金(83195)
- 社会(79025)
- 社会科(74057)
- 社会科学(74034)
- 省(59994)
- 基金项目(58615)
- 教育(54590)
- 自然(50114)
- 划(50024)
- 自然科(48970)
- 自然科学(48957)
- 自然科学基金(48117)
- 编号(47237)
- 资助(46892)
- 成果(40686)
- 部(35688)
- 重点(35315)
- 课题(34341)
- 发(34041)
- 制(33990)
- 国家社会(32651)
- 创(32066)
- 教育部(31458)
- 性(30923)
- 期刊
- 济(144880)
- 经济(144880)
- 研究(85989)
- 中国(58384)
- 财(46128)
- 管理(40764)
- 学报(36023)
- 农(35507)
- 科学(34629)
- 融(29505)
- 金融(29505)
- 教育(29056)
- 大学(28730)
- 学学(27028)
- 财经(24398)
- 经济研究(23440)
- 农业(22773)
- 技术(22742)
- 经(21171)
- 业经(21013)
- 问题(18076)
- 贸(14468)
- 技术经济(13667)
- 世界(13252)
- 国际(12959)
- 理论(11990)
- 现代(11844)
- 经济管理(11834)
- 统计(11814)
- 改革(11710)
共检索到416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旭
"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的前提下,改革面临的任务就是在过去市场取向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探索期,加速体制转换.因此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解决好我们面临着的一系列战略抉择.1.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倒底需不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高速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景焘
(一) 江泽民同志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科学论断,极其深刻地总结了我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经验,诊治了我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问题上常犯的“恐资病”,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长期争论的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结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平
1992年10月24日,商业部胡平部长应邀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关于商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讲话,阐述了四个问题:一、14年来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新体制;三、必须把商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大力发展;四、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搞好商业改革和发展。这篇讲话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结合我国商业实际,概括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场流通革命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指明了90年代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征得胡平部长同意,现选登这篇讲话的第二个问题,着重论述建立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实现社会化、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洪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4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围绕改革以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向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方向进行的。通过这1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铁映
本文是李铁映同志参加中国体改研究会1994年海口年会的发言。本文认为,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必须准确评估资产,界定产权,明确法人财产权,必须合理解决企业的历史负担,必须在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把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发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配套起来,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领导体制。本文还认为,应在培育市场体系中,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应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尚全
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对于加快改革和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同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市场经济下的自由平等竞争性、多种成份共存性、相互交叉经营性、商业手段现代性、服务范围广泛性增强。供销社要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式下发展,关键在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重塑供销社市场机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改革现有机制和重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它有什么特性? 简单地讲,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来活动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所谓市场,一般是指交换商品的场所。大家知道为了市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才算是商品。因此,有了商品就必然有市场。但是,有时商品交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因此,市场实质上是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也是商品经济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由所有各自具有经济利益和决策权的买卖双方组成,这些独立的买卖双方按照市场价格和规则交换各自占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以便实现各自经济权利。市场起着分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作用,调节生产和消费,把社会上无数独立的和分散的商品经济活动联成一体,推动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黑爱堂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要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河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法律地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中国当前实际出发,必须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为此,又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法律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仕元
回顾改革开放15年的历程,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参照世界上市场经济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大体上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对我们来说还不熟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尚待实践中去发展、去认识、去解决。因此,这里仅仅是提供一个轮廓性的框架,指出一些需要深化研究的课题。 首先需要指出,这个基本框架是由四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搞市场经济必须包括的基本内容,或者叫主体框架,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体系;劳动和社会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这四根支柱缺一不可,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既是经济改革实践向前推进的逻辑结果,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的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首先必须解决市场运作主体、市场调控主体和市场体系的建设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镜泉
一、财政必须通过改革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轨道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财政是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财政改革,大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转变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它虽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但其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这里所说的转变职能,既不是要扩大其职能,更不是要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文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崭新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从理论上认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我们创建新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福成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商品流通新体制,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第一阶段商品流 通体制改革回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