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4)
- 2023(15689)
- 2022(13106)
- 2021(12010)
- 2020(9878)
- 2019(22036)
- 2018(21888)
- 2017(41174)
- 2016(22360)
- 2015(24997)
- 2014(25009)
- 2013(24405)
- 2012(22751)
- 2011(20943)
- 2010(21766)
- 2009(20951)
- 2008(19851)
- 2007(18533)
- 2006(17146)
- 2005(16074)
- 学科
- 济(109300)
- 经济(109117)
- 业(67303)
- 管理(62403)
- 农(50900)
- 企(47279)
- 企业(47279)
- 农业(33871)
- 中国(33685)
- 方法(33349)
- 业经(29829)
- 融(29389)
- 金融(29382)
- 制(28234)
- 银(28171)
- 银行(28153)
- 数学(27640)
- 地方(27512)
- 数学方法(27414)
- 行(27249)
- 财(26830)
- 体(20215)
- 学(19370)
- 理论(16798)
- 发(15544)
- 务(15183)
- 财务(15134)
- 贸(15128)
- 贸易(15108)
- 财务管理(15097)
- 机构
- 学院(319621)
- 大学(316121)
- 济(144925)
- 经济(141875)
- 管理(117081)
- 研究(113893)
- 理学(98165)
- 理学院(97180)
- 管理学(95766)
- 中国(95505)
- 管理学院(95175)
- 财(71488)
- 京(66408)
- 农(63908)
- 科学(61869)
- 所(56946)
- 中心(54592)
- 财经(54094)
- 江(52415)
- 研究所(50205)
- 经(48849)
- 农业(48486)
- 业大(45959)
- 经济学(45419)
- 北京(42059)
- 范(41484)
- 师范(41104)
- 州(40956)
- 经济学院(40445)
- 院(39546)
- 基金
- 项目(196218)
- 科学(155050)
- 研究(151739)
- 基金(141683)
- 家(120939)
- 国家(119745)
- 科学基金(102834)
- 社会(100512)
- 社会科(94251)
- 社会科学(94224)
- 省(77721)
- 基金项目(73623)
- 教育(69033)
- 划(63029)
- 编号(62677)
- 自然(60531)
- 自然科(59100)
- 自然科学(59086)
- 自然科学基金(58062)
- 资助(57221)
- 成果(53078)
- 部(44579)
- 课题(44432)
- 发(44251)
- 重点(44077)
- 制(42512)
- 国家社会(41752)
- 创(40671)
- 性(40502)
- 教育部(38804)
- 期刊
- 济(181296)
- 经济(181296)
- 研究(107303)
- 中国(78386)
- 农(66949)
- 财(56614)
- 融(50954)
- 金融(50954)
- 学报(45418)
- 管理(44352)
- 农业(44172)
- 科学(42881)
- 教育(37899)
- 大学(37024)
- 学学(34858)
- 业经(31095)
- 财经(28959)
- 技术(27944)
- 经济研究(27431)
- 经(25021)
- 问题(23381)
- 业(20858)
- 世界(18479)
- 农村(17067)
- 村(17067)
- 版(16555)
- 技术经济(16382)
- 贸(15977)
- 经济问题(15797)
- 农业经济(15563)
共检索到52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明云成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农村金融如何围绕这一个总目标来推进改革,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大课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群发 雷虹
文章认为.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着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差,人增地减矛盾突出,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1.培育市场主体。包括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和开拓市场;2.建立市场体系。主要是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大市场预测和信息系统;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其中,主要是加强资金流向的调控、农产品价格保护的调控、政策法规的调控和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万华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企业经营机制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企业内部审计这一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也要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改革?这是审计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企业内部审计改革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1993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引起全国人民的欣悦和世界上的普遍赞赏。在今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也曾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通货膨胀幅度过大、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驰、大量资金流向沿海若干地区炒股票炒房地产、各种开发区过多过滥、企业资金普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封铁石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金融部门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围绕这一课题,湖南省农村金融学会不久前召开了1992年年会,分别就农业银行体制改革、信用社改革、农村信贷改革、支持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现综述如下:一、关于农业银行体制改革问题1.农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是向商业银行转体变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仕元
本文系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在北京经济学院的报告,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允许农民家庭拥有生产自主权开始,其逻辑上的发展轨迹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改革使农民最终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推动在国民经济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斌 廖世兴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无疑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应该说,经过1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面对市场经济这一基础背景,这些改革探索则只能算是初步的、肤浅的。为此,必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思考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一、银行也要转换机制,走向市场。银行(此既指专业银行,也指其他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所经营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一切资金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这使银行成为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最直接体现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世界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构建,都必须顺应其自身的特征。否则必然会违反其规律,从而失去了科学性,导致经济体制的崩溃。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也必须如此。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大致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买卖自由,契约自由,愿买即买,愿卖即卖,价格一般也是自由形成,这与“命令经济”、“统制经济”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说,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用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表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引进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共性"机制,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制度创新。总之,要使市场经济的组织、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市场与社会主义是能够兼容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二者的"兼容度"最大增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柏麟 孙新雷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的认识深化,而且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总动员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