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
- 2023(1306)
- 2022(1152)
- 2021(1149)
- 2020(996)
- 2019(2208)
- 2018(2294)
- 2017(4421)
- 2016(2206)
- 2015(2505)
- 2014(2534)
- 2013(2567)
- 2012(2370)
- 2011(2351)
- 2010(2421)
- 2009(2211)
- 2008(2133)
- 2007(2179)
- 2006(2132)
- 2005(1732)
- 学科
- 济(9892)
- 经济(9760)
- 管理(8472)
- 企(8397)
- 企业(8397)
- 业(7377)
- 方法(5102)
- 和(5017)
- 理论(4795)
- 业经(4441)
- 社会(3462)
- 经济理论(3454)
- 企业经济(3439)
- 学(3423)
- 中国(3310)
- 农(2977)
- 技术(2971)
- 策(2383)
- 技术管理(2337)
- 财(2242)
- 制(2199)
- 工作(2013)
- 划(2005)
- 教育(2001)
- 科学(1970)
- 数学(1823)
- 数学方法(1796)
- 障(1638)
- 保障(1637)
- 社会保障(1637)
- 机构
- 大学(36459)
- 学院(34555)
- 管理(15546)
- 理学(13244)
- 理学院(13103)
- 济(12992)
- 管理学(12942)
- 管理学院(12866)
- 经济(12651)
- 研究(11427)
- 中国(7993)
- 京(7632)
- 财(6792)
- 科学(6709)
- 江(5712)
- 所(5619)
- 范(5591)
- 师范(5569)
- 中心(5258)
- 财经(5166)
- 研究所(4933)
- 北京(4653)
- 师范大学(4563)
- 经(4551)
- 社会(4311)
- 农(4308)
- 州(4289)
- 业大(4218)
- 财经大学(3754)
- 院(3648)
共检索到56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Abdul Waheed Khan 张晓娟 江媛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卡尔·达尔曼等著)的介绍与评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以及在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经济转型 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国华
我们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 ,应该充分重视知识价值的实现 ,而知识价值的实现就在于知识的流动。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流动的网络系统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的知识流动系统很不完善 ,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知识流动系统的诸多不利因素 ,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尽快建立起一个完善、高效的知识流动系统。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流动系统 建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定权
把信息单元视为文献单元和知识元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文献单元间的参考文献链接和知识元名(或与知识元相关的文字)到知识元的知识元链接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这两种链接的建立过程、建立规则以及技术难点。认为从理论上研究知识链接的建立规则对知识链接系统和知识服务系统的开发大有裨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郭天奎
知识社会、知识工人与教育李森,郭天奎编译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彼德·F·得拉克尔(PeterF.Drucker)最近在《大西洋月刊》中撰文指出,知识已经成为继“劳动力、原料、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之后的第四大关键要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成为知识社会,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荷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价值,对社会亦极为重要。本文回顾了学术自由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揭示这一概念是如何围绕着知识而建构的,指出在这一理念在西方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并论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学术自由的历史与现状,最后提出如何重塑这一普世理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FID建立知识论坛在国际文献联合会(FID)100周年之际,理事会决定改进FID的基础结构和建立FID知识论坛的决定,其目的在于尽可能以最好的形式向信息团体和信息用户提供相关信息,开展最新信息服务。为此,FID业务小组的主要工作有:①设立FID的网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白宗新
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是知识的两种不同储存方式,都应受到重视。个人知识具有个人性、内在性和自组织性;社会知识具有公共性、外显性和多样性。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是互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教育对知识的选择应围绕促进个人知识生长的目的,整合社会知识,突显个人知识以及重视社会知识中的内隐知识和个人知识中的缄默知识。
关键词:
个人知识 社会知识 教育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在知识社会中 ,知识构成人的主要生存处境 ,“知识生存”成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学校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维护知识环境 ,关注知识环境是使教育真正与人的生存相统一的基础。从人的生存处境出发 ,思考人与知识的关系 ,这是知识社会探讨知识观的根本出发点。人如何与知识相处 ,是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知识社会是一个知识高度丰富、知识价值大大提高的社会。在知识社会中,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大学将不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机构。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境,现代大学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在知识社会,办好大学理念、办学制度,需要更新组织边界需要重构,组织功能,需要精简在与其他知识机构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知识社会 大学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荣山
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王荣山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是完全必要的。(一)社会保障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各种社会保障基金数量已相当大,情况又特别复杂,完全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宾建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兴起了一波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文章围绕三个主要假设而展开。第一,公民社会的基础结构正在渐进演变,文章从企业文化、公民文化、话语文化和日常文化四个场域进行了探讨。第二,这些结构是自上而下由党和国家启动的。第三,正在兴起的是一个威权的公民社会类型。文章的结论是,中国不会自动地产生一个名副其实的公民社会,但也许会强化民主结构并因此推动未来向公民社会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姝娉
为了使知识产品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入企业。用于生产。创造效益;提出建立促进转化和优化配置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工程;及建立科学完善的知识产品交易机构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