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0)
2023(6450)
2022(5046)
2021(4686)
2020(4033)
2019(8880)
2018(8705)
2017(16266)
2016(9106)
2015(10408)
2014(10564)
2013(10270)
2012(9325)
2011(8151)
2010(8337)
2009(8084)
2008(8412)
2007(7521)
2006(6555)
2005(6209)
作者
(24823)
(20996)
(20690)
(19951)
(13307)
(9866)
(9522)
(7831)
(7827)
(7628)
(7139)
(6948)
(6882)
(6870)
(6772)
(6288)
(6156)
(6061)
(5967)
(5963)
(5298)
(5146)
(4894)
(4796)
(4718)
(4704)
(4655)
(4645)
(4181)
(4085)
学科
管理(38022)
(32318)
(32054)
经济(31980)
(28636)
企业(28636)
(26609)
(14385)
财政(12979)
(12934)
财务(12912)
财务管理(12868)
企业财务(12285)
方法(11926)
中国(11470)
(10251)
(10064)
(9967)
数学(9776)
数学方法(9649)
业经(9213)
体制(8791)
(7501)
银行(7493)
(7266)
制度(7235)
(6972)
(6849)
地方(6699)
(6416)
机构
大学(126870)
学院(126299)
(52970)
经济(51833)
管理(47097)
研究(42453)
理学(39752)
理学院(39330)
管理学(38841)
管理学院(38586)
(38005)
中国(34156)
(26461)
财经(25139)
科学(23351)
(22559)
(21189)
(20696)
中心(19075)
财经大学(18252)
研究所(18198)
(17725)
经济学(16868)
北京(16683)
业大(15679)
(15572)
(15346)
经济学院(15048)
(15043)
(14856)
基金
项目(78736)
科学(62543)
研究(59937)
基金(57875)
(49350)
国家(48927)
科学基金(42446)
社会(39630)
社会科(37557)
社会科学(37550)
(30325)
基金项目(30041)
教育(27709)
自然(25613)
(25040)
自然科(24987)
自然科学(24981)
自然科学基金(24534)
编号(23747)
资助(23087)
(21440)
成果(20948)
(18261)
重点(17967)
课题(17275)
(16811)
国家社会(16777)
(16609)
教育部(16133)
(16031)
期刊
(63929)
经济(63929)
研究(44702)
(36644)
中国(31128)
管理(19377)
学报(18179)
(16959)
科学(16422)
大学(14920)
学学(14053)
财经(13812)
教育(13623)
(13614)
金融(13614)
(11708)
农业(10775)
经济研究(10490)
技术(10334)
会计(9820)
业经(9435)
财会(9284)
(8220)
财政(8220)
问题(8128)
(7120)
(6673)
(6496)
通讯(6259)
会通(6243)
共检索到20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连起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这项改革与实现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休戚相关,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报告基石"。当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制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收付实现制基础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无法准确记录政府资产负债信息。在收付制下,政府"隐性债务"成为政府财务报表"背后的幽灵",这种"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开始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制度因应时代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财政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财政平衡与信贷平衡、物资平衡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财政最初主要是放权让利,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财政制度改革进入快轨道,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制度作相应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对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作了积极探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先德  
预算,简单地讲就是对收支进行预计、测度。微观上有家庭预算、企业预算,宏观上有政府预算、国家预算,也就是国家的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有别于家庭和企业的预算,因为国家预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收支计划,还体现了一些政策,与一个国家政府职能活动和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国家预算反映国家的政策和意图,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的政策制度、收支活动、资金安排等统称为预算信息。按照国际惯例,预算信息分为可以公开的信息和不能公开的信息。预算公开是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丽生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向。我们要把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改革实践以及财政发展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财政制度涉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以及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是经济与政治的结合体,是深深嵌入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连海  郭秀景  秀灵  
今年以来,河北省怀来县财政局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快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提升财政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所有政府预算项目进行逐项梳理,测算部门申报限额,梳理政策性增支需求,对项目支出需求从政策依据、数据测算、来源性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从国家治理高度,明确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重要的战略取向。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同步推进了税制改革,后经20余年的改进调整,较好规范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为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1999年,我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本文首先回顾了新中国财政制度演进的历史脉络,以便揭示财政制度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等非正规制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本文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逻辑起点,服务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纳税人及政府间关系的重新定位。最后本文认为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需要制定财政基本法,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以营改增为突破口,完善税收制度体系;加强预算制度建设,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乔  黄思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服务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也进一步为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的税收法律制度不健全、中央和地方税收事与财权利不匹配、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应在《决定》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现代化的税收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的税收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一是建立透明预算制度。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都要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尤其是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二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结合修订有关法律规定,清理规范重点支出与年度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政府收支要全部纳入预算,明确"四本"预算的收支范围和功能定位,加大相互之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改革作了系统部署,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财税改革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关键是要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目标,加快实现一个重大变化,着力完善两个权责划分,切实完成三项清理任务,重点深化四项税制改革,全力推进五项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为财政事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将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让非税收入成为预算监督的"制度性漏洞"。笔者认为,非税收入是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现代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绍光  王有强  
本文第一节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乡镇本级财政收入与上级转移支付的和不足以弥补乡镇政府的各项支出 (T1+T2 < G),“三乱”就难以避免。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为什么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一定会出现财政缺口呢?对此我们在第二节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节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结论是,农村税费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仅仅将“费”改为“税”并不能解决广大中西部农村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不进行更全面的财政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三乱”死灰复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什么是我们所说的“全面”改革呢?在第四节在介绍了美国的经验后,提议从3个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打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