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1)
2023(9100)
2022(7388)
2021(6834)
2020(5808)
2019(12820)
2018(12717)
2017(23767)
2016(13379)
2015(15147)
2014(15367)
2013(14908)
2012(13557)
2011(11897)
2010(12041)
2009(11592)
2008(11773)
2007(10722)
2006(9376)
2005(8760)
作者
(37017)
(30885)
(30751)
(29670)
(19552)
(14611)
(13970)
(11752)
(11484)
(11287)
(10749)
(10339)
(10208)
(10107)
(10033)
(9349)
(9213)
(9093)
(8840)
(8649)
(7902)
(7590)
(7459)
(7201)
(6990)
(6921)
(6914)
(6828)
(6323)
(6160)
学科
管理(48190)
(42954)
经济(42864)
(40689)
(35750)
企业(35750)
(32065)
(21815)
税收(20369)
(20201)
(17015)
(15782)
财务(15746)
财务管理(15700)
财政(15297)
方法(15223)
中国(15039)
企业财务(14937)
(13427)
(12883)
(12468)
数学(12412)
数学方法(12247)
业经(11553)
(10398)
体制(9954)
(9792)
银行(9773)
地方(9253)
理论(9207)
机构
学院(181488)
大学(180733)
(70732)
经济(69083)
管理(64693)
研究(60807)
理学(54495)
理学院(53897)
管理学(53035)
管理学院(52693)
(51072)
中国(48474)
(38226)
科学(35815)
财经(34506)
(31111)
(30957)
(30368)
(28145)
中心(27284)
研究所(26993)
财经大学(25038)
业大(24128)
北京(24059)
(23060)
(22922)
(22457)
经济学(22219)
(21881)
农业(21787)
基金
项目(114073)
科学(89078)
研究(86202)
基金(81686)
(70849)
国家(70237)
科学基金(59797)
社会(54730)
社会科(51817)
社会科学(51807)
(44790)
基金项目(42363)
教育(39684)
(37390)
自然(36540)
自然科(35669)
编号(35658)
自然科学(35658)
自然科学基金(34990)
资助(32986)
成果(31496)
(27308)
重点(25938)
课题(25662)
(25418)
(24268)
(23796)
(23486)
国家社会(22917)
项目编号(22656)
期刊
(85005)
经济(85005)
研究(63564)
(46904)
中国(43835)
学报(29438)
(26475)
管理(25328)
科学(24276)
大学(22717)
教育(22191)
学学(21442)
(17956)
财经(17889)
(17425)
金融(17425)
农业(17264)
(15747)
(15182)
技术(14780)
税务(14001)
经济研究(13865)
业经(12837)
会计(12353)
财会(12147)
问题(10611)
(9836)
(9782)
财政(9782)
(8723)
共检索到297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一是建立透明预算制度。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都要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尤其是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二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结合修订有关法律规定,清理规范重点支出与年度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政府收支要全部纳入预算,明确"四本"预算的收支范围和功能定位,加大相互之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乔  黄思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服务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也进一步为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的税收法律制度不健全、中央和地方税收事与财权利不匹配、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应在《决定》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现代化的税收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的税收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局绘就了未来我国改革的总路线图,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并对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等提出了具体的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兴云  
2018年以来,山东各级财政扎实开展"财税改革深化年"活动,按照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调动基层积极性的要求,本着系统集成、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及时推出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绩效预算、资金整合等一系列刀刃向内、具有"四梁八柱"意义的改革举措,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基础。(一)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调控保障能力。针对山东省区域间财力差异大、部分县(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省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见事早、行动快,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各项部署,以继续走在前列为目标,坚持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相结合,扎实有序推进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制度、财政分配、财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起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支出结构合理优化、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省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见事早、行动快,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各项部署,以继续走在前列为目标,坚持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相结合,扎实有序推进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制度、财政分配、财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起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支出结构合理优化、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改革作了系统部署,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财税改革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关键是要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目标,加快实现一个重大变化,着力完善两个权责划分,切实完成三项清理任务,重点深化四项税制改革,全力推进五项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为财政事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10月28日,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山东省财税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接受记者采访,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热点问题作了详细阐释。深化财税改革,四大任务最紧迫"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财税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紧紧抓住不放,持续深入进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各位常务理事:今天我们召开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要求,部署当前财政学会有关研究工作。刚才几位常务理事的发言,敞开思想,交流了自己学习三中全会的体会,对今后的改革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谈谈个人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和财政部党组工作部署,对学会当前研究工作讲几点意见。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开始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制度因应时代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财政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财政平衡与信贷平衡、物资平衡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财政最初主要是放权让利,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财政制度改革进入快轨道,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制度作相应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对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作了积极探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将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让非税收入成为预算监督的"制度性漏洞"。笔者认为,非税收入是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现代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绍光  王有强  
本文第一节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乡镇本级财政收入与上级转移支付的和不足以弥补乡镇政府的各项支出 (T1+T2 < G),“三乱”就难以避免。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为什么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一定会出现财政缺口呢?对此我们在第二节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节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结论是,农村税费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仅仅将“费”改为“税”并不能解决广大中西部农村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不进行更全面的财政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三乱”死灰复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什么是我们所说的“全面”改革呢?在第四节在介绍了美国的经验后,提议从3个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打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建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那么,现代财政制度与全口径预算管理有何必然联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将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让非税收入成为预算监督的"制度性漏洞"。可见,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非税收入。湖南作为率先在全国探索和推行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省份,能否在全口径预算管理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各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