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8)
- 2023(10136)
- 2022(7980)
- 2021(7147)
- 2020(5992)
- 2019(13199)
- 2018(13245)
- 2017(24673)
- 2016(13281)
- 2015(15398)
- 2014(15666)
- 2013(15272)
- 2012(13523)
- 2011(11703)
- 2010(12208)
- 2009(11589)
- 2008(11748)
- 2007(10627)
- 2006(9709)
- 2005(9192)
- 学科
- 业(71993)
- 企(66246)
- 企业(66246)
- 济(57666)
- 管理(57624)
- 经济(57575)
- 业经(26225)
- 农(23873)
- 财(22402)
- 方法(21330)
- 务(17300)
- 农业(17261)
- 财务(17246)
- 财务管理(17232)
- 中国(16776)
- 制(16351)
- 企业财务(16104)
- 技术(15093)
- 数学(13762)
- 数学方法(13605)
- 体(13385)
- 理论(13216)
- 策(12834)
- 和(12406)
- 划(12068)
- 经营(10903)
- 地方(10792)
- 企业经济(10624)
- 体制(10578)
- 贸(9982)
- 机构
- 学院(196845)
- 大学(188682)
- 管理(79589)
- 济(79253)
- 经济(77395)
- 理学(66746)
- 理学院(66131)
- 管理学(65333)
- 管理学院(64958)
- 研究(61630)
- 中国(50589)
- 京(40873)
- 财(39379)
- 科学(36290)
- 农(35729)
- 江(33614)
- 所(31361)
- 财经(29848)
- 中心(28346)
- 业大(28142)
- 农业(27874)
- 研究所(27717)
- 经(26881)
- 州(26262)
- 北京(25642)
- 院(23076)
- 技术(22738)
- 范(22636)
- 商学(22386)
- 师范(22382)
- 基金
- 项目(122629)
- 科学(97008)
- 研究(93616)
- 基金(86838)
- 家(74491)
- 国家(73692)
- 科学基金(64701)
- 社会(59245)
- 社会科(56004)
- 社会科学(55988)
- 省(51025)
- 基金项目(45402)
- 教育(41381)
- 划(40668)
- 自然(40428)
- 自然科(39507)
- 自然科学(39493)
- 编号(38853)
- 自然科学基金(38830)
- 资助(34320)
- 业(31887)
- 成果(31031)
- 创(28740)
- 发(27131)
- 课题(27071)
- 重点(26723)
- 创新(25823)
- 部(25672)
- 制(24615)
- 项目编号(24473)
共检索到315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登才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也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有关物流业的重要文件,更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丁俊发 丁俊发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首先要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提出单位。后来遇到金融危机,被列入了十大振兴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本文认为,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绘就了我国物流业振兴的蓝图,为今后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文章指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六个方面的重点和亮点:第一,首次完整、科学地提出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从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四个层面,明确了物流业短期和中长期的十大任务;第三,重点规划了九大物流工程;第四,描绘了中国物流业点线面结合的三维空间布局;第五,明确了物流业本身的发展思路和应该达到的目标;第六,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政府作为,要求政府做好统筹协调、改革体制、完善政策、企业重组、优化布局、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调整和振兴规划 重点 亮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研组
前不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了三个调研组,历时两个多月,对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六省区进行了调研,分别召开了十多个座谈会,听取了近百家企业的情况介绍,并实地考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邹晓美
健全而完善的物流法制既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依托和动力,也是贯彻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法制保障。但目前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不少立法空白;物流立法缺乏国际视野,立法质量不高。为加强和完善我国物流立法,有必要制定统一的物流立法规划,增强物流立法的协调性;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物流立法的系统性;加强物流重点领域立法,使物流业有法可依;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物流立法水平。
关键词:
物流业 物流立法 物流法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学工
随着《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一出台以来,物流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实现物流的科学发展,农产品物流将是重中之重。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德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代物流业被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得很快,无论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系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学菊
在研究信阳物流业发展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信阳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高标准规划,物流规模不经济;缺少现代物流意识,条块分割严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等,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打破条块分割、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建立物流人才储备等对策。
关键词:
信阳 现代物流业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超峰
本文认为,振兴我国物流业,当务之急是做好十件事情: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物流;二要客观评价物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三要确定国家物流管理体系和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四要加强物流市场建设与规范运作;五要研究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方法和路径;六要综合规划我国的物流设施;七要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八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九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十要大力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关键词:
物流业 振兴 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登才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从本源来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最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四个方面。在这四要素基础上,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了功能维要素、物理维要素、市场维要素和环境维要素等四维要素。这四维要素借助一定的体系关联模式建立连接关系,形成了体系结构,并在一定的物流服务运作机制下,开展物流服务运作,实现物流服务体系功能。所以,物流服务运作机制是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关键。文章提出,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三个阶段,即加紧建设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和日趋完善阶段;主要工作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快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释放;二是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德平
一、纳税服务的具体内涵 一般来讲,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或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根据税收法律规定,为纳税人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提供的规范、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内容的总称。为了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把握纳税服务的内涵,更好地指导税收工作实践,本文对纳税服务的主体、本质和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增伟
振兴物流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必要举措,是实现行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商贸物流业的地位稳步提升,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大,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成本高、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落实《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必须统一指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农村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并加强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规划 振兴 物流业 商贸物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迟福林
下一步的国家治理转型,重要的是以法治建设为重点,法治为先、法治为重、法治为大,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许多新观点和新举措。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行动纲领。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