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5)
2023(10307)
2022(8221)
2021(7197)
2020(5941)
2019(13187)
2018(13130)
2017(25249)
2016(13924)
2015(15910)
2014(16420)
2013(15751)
2012(14683)
2011(13530)
2010(13943)
2009(13176)
2008(12738)
2007(12034)
2006(10950)
2005(10297)
作者
(42558)
(35564)
(35294)
(33816)
(22633)
(16645)
(15990)
(13830)
(13550)
(12843)
(12268)
(11868)
(11699)
(11603)
(11424)
(10802)
(10528)
(10398)
(10114)
(9920)
(9254)
(8983)
(8742)
(8285)
(8084)
(7897)
(7852)
(7715)
(7312)
(7080)
学科
(80270)
经济(80194)
管理(42179)
(34723)
(28098)
企业(28098)
方法(24746)
数学(21260)
数学方法(21149)
中国(20803)
地方(20298)
(17110)
(16757)
业经(16184)
(15982)
(14341)
地方经济(13008)
(12267)
(11964)
金融(11957)
农业(11094)
(11067)
银行(11034)
(10648)
理论(10317)
(10119)
环境(9594)
(9290)
贸易(9282)
(9199)
机构
大学(209909)
学院(209833)
(96009)
经济(94031)
研究(78587)
管理(74754)
理学(62795)
理学院(62056)
管理学(61000)
管理学院(60611)
中国(60353)
(46098)
科学(45209)
(44949)
(40953)
研究所(36401)
财经(35298)
(34943)
中心(34350)
(33544)
(31889)
经济学(31201)
北京(28742)
业大(28471)
(28050)
经济学院(27597)
农业(27087)
(27045)
师范(26732)
(26327)
基金
项目(129410)
科学(101369)
研究(94909)
基金(93541)
(81816)
国家(81146)
科学基金(68439)
社会(62202)
社会科(58874)
社会科学(58857)
(50189)
基金项目(48069)
教育(42963)
自然(41736)
(41623)
自然科(40794)
自然科学(40779)
自然科学基金(40065)
资助(38561)
编号(37495)
成果(31765)
重点(29329)
(29132)
(28330)
课题(27412)
国家社会(26437)
(25806)
教育部(24427)
创新(24294)
(24280)
期刊
(119959)
经济(119959)
研究(70352)
中国(46984)
(37445)
学报(33780)
(33007)
管理(31022)
科学(30481)
大学(25821)
学学(24510)
(23400)
金融(23400)
教育(21879)
农业(21491)
经济研究(20590)
财经(19614)
技术(18611)
业经(17340)
(17101)
问题(15369)
(11611)
技术经济(11531)
世界(11071)
(10779)
国际(10561)
统计(10512)
商业(10274)
现代(9701)
(9672)
共检索到340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就是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1]宏观调控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新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必须从了解其提出的背景出发。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属性中,较为重要的是安全性、质量性、福利性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安全性与效率性、政府与市场等的重要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克鉴  
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理念,指出全面开放是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质量是效率的宏观度量,效率则是质量表现的微观基础,实现质量和效率变革又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转变
关键词: 效率提升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桂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学习和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时,对于什么是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展开了讨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标题下,习近平总书记一共讲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属于现代化经济体系里的内容,还是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手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公丕宏  张磊  
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的江苏省,经济综合实力稳步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正在绘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江苏版本。在这一进程中,既发挥强政府作用,实现有力、有效的治理,又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用心用情为企业解困助力,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推进制造业高端发展,创新财政与资金支持方式,推动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在绘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蓝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现代金融不仅是整个现代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金融"。现代化经济包含着广泛的涵义,与追赶型、粗放式发展的经济体系不同,强调的是具有更高效益的经济增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密切关联。文章认为,从逻辑来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从历史来看,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保障;从新时代实践来看,可从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探索中,应使二者相互结合,以实现彼此促进和共同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孙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符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基本国情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包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创新地位、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等六个方面。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放管服"改革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深化制度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华汉阳   朱启贵   李旭辉  
本文基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1”战略构想,从7个维度选取33个指标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以及四大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大;空间分布上呈现非均衡性和渐进演化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揭示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2020年,习近平对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间点、"十四五"时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和重点,以及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术界围绕习近平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重点是理论、量化评价、实践路径和构建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郝晓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本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基本精神,系统梳理和解读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认为税收是联系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纽带,税制改革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为此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