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6)
2023(6517)
2022(5478)
2021(5044)
2020(4413)
2019(10039)
2018(9837)
2017(18890)
2016(10141)
2015(11044)
2014(11273)
2013(10942)
2012(10193)
2011(9300)
2010(9280)
2009(8517)
2008(8683)
2007(8040)
2006(7106)
2005(6797)
作者
(30901)
(25657)
(25036)
(24309)
(16281)
(12292)
(11609)
(9764)
(9733)
(9336)
(8848)
(8607)
(8501)
(8361)
(8326)
(7840)
(7562)
(7433)
(7372)
(7302)
(6549)
(6470)
(6252)
(5930)
(5909)
(5716)
(5647)
(5603)
(5390)
(5238)
学科
(34563)
经济(34511)
管理(24806)
(22770)
(18896)
企业(18896)
(18433)
银行(18288)
(17401)
(17033)
方法(14282)
数学(12149)
数学方法(11960)
(11427)
金融(11420)
中国(10867)
(10608)
制度(10602)
(10375)
(10045)
业务(9504)
(9339)
(8600)
银行制(8231)
理论(7425)
业经(6815)
体制(6811)
地方(6073)
(5957)
财务(5925)
机构
大学(138353)
学院(135675)
(52303)
研究(51902)
经济(50962)
管理(47039)
中国(45900)
理学(39008)
理学院(38494)
管理学(37613)
管理学院(37343)
科学(32235)
(30962)
(29670)
(28333)
(27467)
研究所(24953)
中心(24378)
农业(23576)
(22734)
业大(21905)
财经(21645)
(21163)
银行(20282)
(19716)
北京(19530)
(18965)
(18815)
(18548)
(17673)
基金
项目(89222)
科学(68783)
基金(64359)
研究(62651)
(58152)
国家(57692)
科学基金(47767)
社会(38436)
社会科(36405)
社会科学(36396)
(34580)
基金项目(33000)
自然(31494)
自然科(30824)
自然科学(30808)
自然科学基金(30260)
(29831)
教育(29099)
资助(27320)
编号(24337)
成果(21231)
重点(20642)
(19575)
(18430)
(18423)
课题(18164)
(17966)
科研(17499)
计划(17430)
创新(17306)
期刊
(58043)
经济(58043)
研究(45460)
中国(33733)
(29098)
金融(29098)
学报(28084)
(26778)
科学(22981)
(22872)
大学(20587)
学学(19355)
管理(18353)
教育(17794)
农业(16128)
财经(11525)
技术(10818)
经济研究(10034)
(9845)
(8827)
业经(8496)
(7671)
业大(7475)
问题(7342)
理论(7025)
(6761)
国际(6711)
图书(6540)
实践(6384)
(6384)
共检索到226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勇  
1、以1998年保留的7个外汇清算分中心为基础的现有外汇清算体系是残缺不全的,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清算网,既影响清算效率,也不利于良好外汇清算秩序的建立。 2、银行和企业呼唤境内银行间外汇清算体系的完善。对于企业来说,要求提高外汇清算效率、加快外汇资金周转;对于大部分中小银行来说,要求享受平等外汇清算机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佳  曹雪锋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交易支付结算体系都与系统性风险相关。机构和市场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已多有论述,但交易支付结算体系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不仅学术界探讨得不多,而且在实践中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可能造成严重的隐患。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理论与实践、国际和国内经验等多角度论述银行间支付结算体系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安祺  
本文从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减小银行倒闭的外部性的角度出发 ,比较了两种存款保险方式———确定的存款保险和不确定的存款保险的优劣。针对中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成因以及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文章认为 ,现阶段中国不应建立确定的存款保险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本轮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会计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公允价值会计绝非本轮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但公允价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伟明  刁云涛  张鲁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间外币清算业务呈逐步扩大的态势,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外币业务平台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为此,本文从构架、硬件、法规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就构建全国统一的外币清算体系提出基本设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振一  
论建立三位一体税式调节分配体系的必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振一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展示了我国今后1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非常鼓舞人心,相信报告所提出的15年发展目标,经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国平  
本文从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及其统计的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我国统计体系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现扶,阐述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荣刚  梁琦  
银行和借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很大程度上要受益于银行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文章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抉择模型分析我国银行间信用信息共享与合作动力机制,得出在目前信贷市场结构下,各银行对信用信息共享程度的期望值不同,而公共机关强制的信息共享可能对银行的行为产生游离或参与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银行加深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公共征信系统和商业征信的共同辅助,形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永青  
一、课征绿色税收既可以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又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等绿色税收,并将税款用于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则可以使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在化,利润水平合理化,同时会相应的减轻那些合乎环境保护要求企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连生  张永红  李国胜  
针对目前国内水利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对项目前期的风险评估、项目后评价、运营综合管理重视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的全寿命周期评估决策程序,分析了项目后评价主要工作和基本原则,指出了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保平  
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是扩大内需、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城乡之间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城乡之间互动融合的双向流通体系转变。战略内容包括建设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市场体系、商贸组织体系、商贸服务体系、商贸流通现代业态体系。战略重点在于城乡市场分割的消除、新业态模式的引入、农村流通主体的培育、城乡流通在供应链上的联系等方面。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应从政策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几方面来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的支持系统。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陈晓更  
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来讲还是个新概念,企业面临的扩张风险、投资风险、理财风险、借贷风险、担保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已成为资产发生损失的重要原因。薄弱甚至缺失的风险管理要求中国企业尽早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慧  
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引导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新消费升级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新消费升级体系的重要意义首先,消费升级是推动经济持久增长的动力。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我国增长模式出现了历史拐点,拉动经济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青  
对建立商业银行兼并市场必要性的探析林青商业银行兼并市场,即把各种金融要素集合体的商业银行作为交易主体的市场。它属于产权转让范畴。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机构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这不只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演绎,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缪培根  
一、成立国家进出口银行,是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各国进出口银行都是为本国的贸易政策服务的.由于国际惯例和关贸总协定等组织对出口直接补贴的严格限制,许多国家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大都设立了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进出口银行,采取优惠的政策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