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0)
- 2023(12198)
- 2022(9647)
- 2021(8849)
- 2020(7546)
- 2019(16539)
- 2018(17052)
- 2017(33044)
- 2016(18193)
- 2015(20667)
- 2014(20997)
- 2013(20614)
- 2012(18802)
- 2011(16746)
- 2010(17277)
- 2009(16749)
- 2008(16807)
- 2007(15701)
- 2006(14378)
- 2005(13304)
- 学科
- 业(85431)
- 济(77958)
- 经济(77841)
- 企(67834)
- 企业(67834)
- 管理(62762)
- 农(46080)
- 农业(30401)
- 业经(30206)
- 方法(29817)
- 财(25808)
- 中国(24966)
- 数学(21909)
- 数学方法(21797)
- 制(21472)
- 务(17782)
- 财务(17748)
- 财务管理(17724)
- 体(17305)
- 技术(16916)
- 企业财务(16718)
- 策(16216)
- 理论(14420)
- 贸(14389)
- 贸易(14381)
- 银(14189)
- 银行(14169)
- 易(14020)
- 和(13974)
- 行(13695)
- 机构
- 学院(271083)
- 大学(262696)
- 济(116557)
- 经济(114249)
- 管理(106793)
- 理学(90530)
- 理学院(89752)
- 管理学(88622)
- 管理学院(88155)
- 研究(87132)
- 中国(72257)
- 农(58705)
- 财(56465)
- 京(55346)
- 科学(49836)
- 农业(44877)
- 江(44192)
- 所(44160)
- 财经(43623)
- 业大(42342)
- 中心(40625)
- 经(39311)
- 研究所(39209)
- 北京(34530)
- 州(34382)
- 经济学(34359)
- 范(32192)
- 师范(31862)
- 财经大学(31340)
- 经济学院(31172)
- 基金
- 项目(166181)
- 科学(131539)
- 研究(127950)
- 基金(119271)
- 家(101858)
- 国家(100760)
- 科学基金(87098)
- 社会(82618)
- 社会科(77854)
- 社会科学(77835)
- 省(67722)
- 基金项目(63122)
- 教育(57062)
- 编号(54495)
- 划(54066)
- 自然(52791)
- 自然科(51554)
- 自然科学(51541)
- 自然科学基金(50655)
- 资助(47034)
- 成果(43860)
- 业(38583)
- 发(37598)
- 创(37262)
- 部(37170)
- 课题(36704)
- 重点(36308)
- 制(34066)
- 创新(34026)
- 国家社会(33774)
- 期刊
- 济(144089)
- 经济(144089)
- 研究(81665)
- 农(61388)
- 中国(57756)
- 财(45327)
- 管理(42431)
- 农业(40938)
- 学报(38266)
- 科学(37074)
- 融(31478)
- 金融(31478)
- 业经(30655)
- 大学(30529)
- 学学(29104)
- 教育(27064)
- 技术(25336)
- 财经(22108)
- 经济研究(21056)
- 业(21024)
- 问题(20260)
- 经(19093)
- 技术经济(15439)
- 农村(15068)
- 村(15068)
- 农业经济(14535)
- 世界(14517)
- 商业(14438)
- 贸(14069)
- 版(13914)
共检索到424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文 江三良
发展我国农业的最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在我国,传统农业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对主体的要求,而当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使得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业主体不是过剩而是短缺,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主体。
关键词:
农业 农业主体 农民素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布权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机理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国才 潘锦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工哺农"主要是借政府"有形之手"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利益回馈,"以工促农"则是借市场"无形之手"实现工业对农业的自然促动。推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以工哺农"与"以工促农"不可偏废,一方面要通过"以工哺农"来为"以工促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工促农"来引导"以工哺农"的方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都兴方 郭军
村实行公司化管理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兴方,郭军所谓村实行公司化管理,就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村,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成为融农、工、商综合经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运用公司制的管理方法,管理村里的经济和各项事务,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少华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合约关系构建,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当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合约签订、履行及违约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风险亟待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锋
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从业人数减少及人地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而单纯依靠化肥、农药、农业机构等农业技术进步对土地单产的增长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心、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培育专业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并构建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制度变迁 世界经验 中国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岳含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却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要素。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土地流转困难、资金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认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基础上,探索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及保证实现的注意事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裘玲玲 徐萍平
在分析农业科技革命的内涵及当代农业科技革命宏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探讨农业科技革命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指出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现阶段农业科技革命和创新中的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措施也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参 3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艳军 陈秧分
环境问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注重从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双管齐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推动农业生产地方化,以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艳军 陈秧分
环境问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注重从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双管齐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推动农业生产地方化,以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黎明 袁兰
文章依据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客观标准 ,参照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农业现代化指标设置 ,在实事求是、系统性、阶段性、可比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权威性、透明性、完整性、无重复性的原则指导下 ,运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闻大中
20年前,中国科学院在湖南的桃源、河北的栾城和黑龙江的海伦开始了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工作。第一步是在这三个县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制订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和设想。当时这三个县所制订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基本战略和设想中,都把建立合理的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强
本文分析了农户兼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主体农业现代化的三个阶段,以及我国在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及有利条件,提出了主体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主体农业,农户兼业化,现代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超 钱晓颖
论文从"新四化"之间的联系出发,通过年度数据对比,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探讨以及利用VAR模型、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研究方法的分析,揭示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