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0)
- 2023(9460)
- 2022(7752)
- 2021(6943)
- 2020(5922)
- 2019(13042)
- 2018(12893)
- 2017(24357)
- 2016(13405)
- 2015(15115)
- 2014(15518)
- 2013(15016)
- 2012(13548)
- 2011(12056)
- 2010(12403)
- 2009(12144)
- 2008(12397)
- 2007(11511)
- 2006(10260)
- 2005(9722)
- 学科
- 企(74059)
- 企业(74059)
- 业(70220)
- 管理(65783)
- 济(53430)
- 经济(53304)
- 财(26391)
- 方法(21909)
- 业经(21637)
- 务(20364)
- 财务(20330)
- 财务管理(20308)
- 企业财务(19306)
- 制(18731)
- 体(15044)
- 技术(14761)
- 数学(14058)
- 数学方法(13931)
- 理论(13445)
- 划(13252)
- 中国(12741)
- 和(12567)
- 策(12322)
- 企业经济(12225)
- 体制(12200)
- 农(11391)
- 经营(11281)
- 技术管理(10739)
- 银(9765)
- 银行(9748)
- 机构
- 学院(200662)
- 大学(197188)
- 济(82113)
- 管理(81154)
- 经济(80349)
- 理学(68674)
- 理学院(68058)
- 管理学(67234)
- 管理学院(66846)
- 研究(61300)
- 中国(49844)
- 财(45650)
- 京(41152)
- 财经(34835)
- 科学(34128)
- 江(33052)
- 经(31310)
- 所(30286)
- 中心(28257)
- 农(27110)
- 研究所(26638)
- 业大(25736)
- 财经大学(25557)
- 北京(25480)
- 州(25262)
- 经济学(24752)
- 商学(23865)
- 商学院(23645)
- 院(22695)
- 经济学院(22170)
- 基金
- 项目(125251)
- 科学(100341)
- 研究(94249)
- 基金(91903)
- 家(78602)
- 国家(77841)
- 科学基金(68769)
- 社会(61502)
- 社会科(58238)
- 社会科学(58224)
- 省(49783)
- 基金项目(47990)
- 教育(43582)
- 自然(43384)
- 自然科(42425)
- 自然科学(42412)
- 自然科学基金(41736)
- 划(40648)
- 编号(37925)
- 资助(37064)
- 成果(31715)
- 制(30060)
- 部(28214)
- 创(28163)
- 重点(27826)
- 业(27260)
- 课题(26654)
- 创新(26159)
- 发(25391)
- 国家社会(25380)
共检索到312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兆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森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政企不分是国有粮食系统的最大弊端 ,也是 1 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 [1 998]1 5号 )把政企分开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 ,表明中国改革者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着深刻认识。实行政企分开 ,一方面需要破除现实中的旧体制 ,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要破除人们心中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改革措施不到位或在落实中变形 ,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旧的观念不能容忍新的利益调整造成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不仅是一次体制的转换 ,更重要的是一次人的改造 ,我们要对实行政企分开、塑造新型粮食流通主体的艰巨性有一个充分认识 ,对此要有足够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吉 邵青
政企分开新论●张传吉邵青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我们所谈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政企分开。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则离不开政企分工。人们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搞得好,一定是政企分开了;而某些国有企业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钦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元日希
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日希(西南财经大学)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政资分开我国18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政企不分的问题在相当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发展了股份制,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平 崔钊 孔东风
关于政企分开的研究张志平崔钊孔东风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央就已经提出,要解决我国传统体制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中央又把政企分开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主要特征之一提了出来。去年,江泽民总书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长雄 林锦文
一、历史回顾1979年,我县组建了第一个林业科研机构——林业科学研究所,迈出了科技兴林的第一步。10年来已有次生林改造、焦艺夜蛾病虫史研究、深山含笑试验、防火隔离网生物带建设等十几个科研项目获得成功,其中有一些项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产生了一定的效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大悟
政企分开──上海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创造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良好条件王大悟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政企分开。然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管理,既有观念的转变和利益的调整,也有改革实践中的操作难度。在市场经济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与政企分开霍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及运作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政企分开就是其中关键的配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祥荣
“政企分开”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运作金祥荣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及政企分开问题,在理论认识和机制安排上都大大深化了,已不再是停留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原则等浅层问题的讨论上,而是在政府干预或调节的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管益忻
我国的股份制改造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离我们作为目标为之奋斗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差甚远。问题的真正症结,还是在政企关系未分清,政企职能未分开上。这确确实实是当前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改革的主攻方向。 作如此的判断,这不仅因为时到今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仍然只是行政性管理部门,还没有真正成为投资公司、投资银行等企业法人,也不仅因为企业的“二个一把手”的任免权仍然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银温泉
政企分开的可行性研究银温泉(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政企分开是改革的难点之一,政企不分直接阻碍了企业改革的深入。本文针对现代企业制度内涵中的政企分开这一重要内容,从国有产权拥有和行使的角度探讨政企分开的可行性。一、政企分开的涵义按照政府的有关文件及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