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6)
2023(7384)
2022(6069)
2021(5506)
2020(4538)
2019(10274)
2018(9972)
2017(18543)
2016(10321)
2015(11900)
2014(11727)
2013(11659)
2012(10715)
2011(9823)
2010(9793)
2009(9254)
2008(9388)
2007(8786)
2006(7834)
2005(7187)
作者
(30156)
(25593)
(25271)
(24116)
(16049)
(12098)
(11457)
(9746)
(9504)
(9197)
(8731)
(8503)
(8412)
(8172)
(8113)
(7900)
(7437)
(7251)
(7246)
(7210)
(6339)
(6207)
(6200)
(5875)
(5789)
(5754)
(5692)
(5590)
(5120)
(4968)
学科
(41028)
经济(40956)
管理(35930)
(30437)
(24853)
企业(24853)
(14353)
方法(13744)
(13187)
(13123)
中国(11976)
数学(11338)
业经(11248)
数学方法(11226)
地方(10414)
(9107)
农业(8997)
环境(7880)
(7682)
金融(7679)
(7638)
银行(7630)
(7624)
体制(7616)
(7313)
(7266)
财务(7236)
财务管理(7217)
(7025)
企业财务(6848)
机构
学院(147902)
大学(147261)
(61862)
经济(60490)
管理(54668)
研究(53111)
理学(45906)
理学院(45393)
管理学(44689)
管理学院(44393)
中国(41914)
(31964)
(31907)
科学(30897)
(28091)
(26573)
中心(24884)
(24725)
财经(23810)
研究所(23617)
业大(22665)
农业(21693)
(21465)
北京(19974)
(19521)
经济学(19138)
(19051)
(18791)
师范(18596)
(18141)
基金
项目(97207)
科学(76668)
研究(73307)
基金(69835)
(61486)
国家(60949)
科学基金(51639)
社会(47153)
社会科(44529)
社会科学(44522)
(37983)
基金项目(36535)
教育(33432)
自然(32182)
(31895)
自然科(31289)
自然科学(31281)
自然科学基金(30730)
编号(29745)
资助(27819)
成果(24896)
(24150)
重点(22463)
(21999)
课题(21584)
(21244)
(20484)
国家社会(19864)
创新(19355)
(19116)
期刊
(74507)
经济(74507)
研究(46741)
中国(37839)
(27027)
(26087)
学报(22625)
管理(21928)
科学(21137)
教育(18833)
农业(18254)
大学(17951)
学学(16671)
(16017)
金融(16017)
技术(13754)
财经(12423)
业经(11969)
(10746)
经济研究(10597)
问题(9890)
(9856)
(7461)
现代(7175)
理论(7046)
世界(7036)
技术经济(6983)
(6906)
图书(6891)
科技(6794)
共检索到239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贵舫  丁秀平  
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主要以促进产量增长为目标的粮食支持政策以及具有高度"政策市"特点的粮价形成方式存在着变革的必要。对此,本文在结合我国粮价形成机制中面临的双重性以及粮食生产者对成本、价格、市场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者的行为特点,探讨合同订购制取代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前景,确定并完善建立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和方向,以稳定粮食主产区的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造强  李霄汉  鲍宁智  崔俊辉  
该文提出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核心区由70个县(市、区),面积超过200万hm2,集中连片,建成后商品粮达到110亿kg。并论述了核心区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的五项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凤廷  侯云先  胡会琴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可为粮食生产提供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对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粮食物流运作需要扩展为沿供应链向上游前移与生产环节对接或向下游后移与加工环节衔接的网链结构,寻求供应驱动链、需求驱动链的链内协同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对接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企业效益,同时更好地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实现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国生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论述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搞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金融支持,统筹兼顾解决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风险控制、金融生态、制度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三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但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要求河南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星焱  李雪  
建立合理有效的粮食生产价格形成机制,是确保工农城乡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中国粮食生产价格形成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RSVAR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粮食生产价格与市场粮价、种粮成本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种粮成本利润对粮食生产价格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为长期因果关系,但不具有短期因果关系;新世纪以来的粮食生产价格形成机制中,市场粮价已经成为主导因素,种粮成本的影响则十分微弱;粮食生产价格对市场粮价、种粮成本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粮食收购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不通畅,价格形成侧重流通领域、而偏离生产领域等问题,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芳  
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粮食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分析,提出了构建竞争性、多层次、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以期为发展多种性质共存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英  
促进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河南是全国的人口、农业和粮食大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的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在全国最具代表性。解决河南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露  
在我国粮食连续三年丰收的背景下,2006年我国粮价却逆市上扬。从对这一现象进行解析出发,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价格机制的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凯  
李军教授等的新作《气候变化对清代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2021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更是中国社会的重中之重,对历史时期粮食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粮食问题。该书以清代华北平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光远  
一、粮价改革的反复说明我们对粮食供求特点的认识尚不清楚 我国价格改革自粮价始,而粮价改革又是反复最多的改革。1979年我国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其中粮价比1978年提高了20.72%,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到1984年,总产量突破4000亿公斤。面对大好形势,国家于1985年再次进行粮价改革,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素琴  李烆一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出现了要素禀赋优势逆转,即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导致了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这些因素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文章提出了引导投入务工与务农劳动力结构比例、妥善处理土地开发和保护耕地关系、以市场手段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松义  
在1994年第1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上,本人以《清代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为题,就有清时期南方诸省的粮食亩产、总产和人均粮食拥有量,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把目光移到北方旱作区,看一看在鸦片战争前夕,那里的粮食生产达到了什么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