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
2023(59)
2022(56)
2021(58)
2020(47)
2019(83)
2018(94)
2017(187)
2016(91)
2015(103)
2014(124)
2013(105)
2012(110)
2011(107)
2010(124)
2009(82)
2008(90)
2007(83)
2006(72)
2005(57)
作者
(303)
(242)
(239)
(218)
(150)
(113)
(108)
(101)
(92)
(87)
(86)
(86)
(84)
(84)
(81)
(81)
(77)
(72)
(68)
(66)
(66)
(63)
(61)
(59)
(57)
(57)
(57)
(57)
(52)
(51)
学科
管理(280)
教育(196)
中国(175)
(123)
(121)
(121)
人事(119)
人事管理(119)
经济(119)
(107)
理论(99)
政治(87)
工作(85)
思想(85)
(82)
德育(82)
思想政治(82)
政治教育(82)
治教(82)
(79)
企业(79)
(74)
制度(69)
(69)
(65)
社会(63)
(60)
(59)
(57)
残疾(56)
机构
大学(1079)
学院(1057)
研究(389)
管理(358)
(302)
中国(301)
理学(290)
理学院(284)
管理学(273)
管理学院(272)
科学(251)
(238)
技术(234)
(231)
(226)
(225)
师范(223)
(222)
教育(220)
经济(211)
(209)
北京(202)
中心(201)
研究所(201)
职业(199)
(191)
(190)
师范大学(185)
(184)
(177)
基金
项目(694)
研究(564)
科学(523)
(433)
基金(431)
国家(425)
科学基金(330)
教育(317)
社会(292)
(272)
社会科(257)
社会科学(257)
(251)
成果(249)
编号(241)
课题(238)
资助(217)
自然(214)
(211)
自然科(209)
自然科学(209)
自然科学基金(207)
基金项目(186)
科研(163)
(151)
重点(148)
项目编号(146)
(145)
研究成果(143)
(142)
期刊
中国(826)
教育(495)
(385)
经济(385)
研究(309)
学报(215)
管理(209)
科学(186)
(174)
大学(173)
职业(159)
(156)
学学(151)
(142)
(142)
劳动(142)
技术(130)
图书(124)
农业(119)
国特(117)
(117)
特殊(117)
特殊教育(117)
书馆(104)
图书馆(104)
技术教育(100)
职业技术(100)
职业技术教育(100)
(83)
金融(83)
共检索到2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近年来,萧山区将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资源教室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一、以"零拒绝"为目标,实现适宜性教育安置,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通过区办特教学校、片设辅读班、镇建资源教室、校随班就读等多种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残疾孩子生活在融合与无障碍的氛围中。在城市,实现了"零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岩华  叶立言  
本文在分析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需要建立稳定的教育支持系统。该系统应包括领导组织、指导、实施三个结构层次 ,并应做好规划、筛查、培训等工作。同时 ,还应从经费投入、办好特教学校、加强宣传和注重科研四个方面积极推动该系统的运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素红  朱媛媛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需要理解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明确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目标,建构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此外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经费的支持保障体系须是正义的。随着政府加大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投入以及普通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会逐步完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是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但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还比较薄弱,主要问题是经费无法得到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编制无法落实、资源教室或中心数量有限且设备设施缺乏,已建成的资源教室或中心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完善县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首先要提高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特殊教育执行能力,其次要完善县级随班就读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互补的两线保障体系,也要建设数量合适、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人员配备齐全、设备实用充足的三级支持保障体系,促进随班就读可持续发展,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林刚  
文章以深圳、南昌、兰州三市问卷调查为基础,就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水平、满意度和需求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疾人社会权利整体上还处于浅度配置和轻度配置阶段,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整体偏低。因此,作者建议从社会权利重度配置和深度配置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通过实验干预的方法,探讨了随班就读普通儿童对肢残儿童态度改善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条件:实验组、控制组)×2(描述人物:普通儿童、肢残儿童)的混合实验设计,操纵直接接触、扩展接触、观点采择的活动任务,对普小80名儿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对比,在实验组条件下,3-4年级的普通儿童对肢体残疾儿童的群际态度偏差变小,接纳态度显著提高,对肢体残疾儿童的交往倾向也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莲俊  昝飞  
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行是推进融合教育开展,提升特殊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资源教室的建设尚未取得最理想成效,功能也未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本文从体系建构的视角出发,结合资源教室建设与运行的现实,对布局不平衡、网络不健全、资源不匹配、专业性不足的"四不"现象进行反思,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升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文宝  
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随班就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了解各地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情况,对于我们从政策、法制、理论和实践等层面深化和完善随班就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的实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占锁  马秀杰  贾晓敏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来自河北省6个地区的39所有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残疾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和教师对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对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随班就读生体育意识差,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都很低,教学内容"常人化",不符合残疾儿童特点。文章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潘镭  张延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的目标。这个总体目标既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方向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一致,同时要求继续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全纳教育模式,使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一、随班就读是我国发展全纳教育的重要方式全纳教育(也称为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特殊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秦莉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从"大福利"视角看,要加快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福利体系的研究与建设,扩大残疾人福利范围,增加残疾人福利水平。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福利水平可以从生活救助、教育扶助、就业服务和康复服务四个维度来考量,只有通过建立残疾人事业的财政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提高残疾人自身的竞争力等措施才能保证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福利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方俊明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要求"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那么,哪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根据我国实际怎样发展,是贯彻文件时要认真领会和把握的关键点。一、发展哪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从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来看,人的一生应该接受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等不同阶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代懋  
残疾人就业政策制定的挑战在于既要保障残疾人员的基本生活,也要提供充足的措施以支持他们融入社会和工作。因此,大多数OECD国家经过长期探索,对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了从保障到融合的转型,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政策。需求政策包括定额就业、反歧视立法、雇主津贴、庇护工作岗位;供给政策包括职业康复、培训项目、就业援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瑄  
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障人权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残疾人就业是民生问题,也是残疾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工作持续改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水平有较大提升、服务机构工作能力有所提升。但从人权保障视角来看,残疾人就业还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低下、残疾人就业能力不足、社会环境不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残疾人就业权利的实现,不利于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应该从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权,改进工作机制、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