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0)
2023(6757)
2022(5889)
2021(5486)
2020(4899)
2019(11061)
2018(11299)
2017(21787)
2016(12159)
2015(13868)
2014(13987)
2013(13907)
2012(13169)
2011(12027)
2010(12497)
2009(12355)
2008(12276)
2007(11273)
2006(10438)
2005(9996)
作者
(34860)
(29025)
(28929)
(27928)
(18414)
(13718)
(13212)
(11010)
(10970)
(10617)
(9929)
(9673)
(9455)
(9417)
(9124)
(8955)
(8548)
(8492)
(8443)
(8442)
(7661)
(7100)
(6992)
(6648)
(6583)
(6581)
(6558)
(6549)
(5865)
(5602)
学科
(46761)
经济(46665)
管理(41068)
(36018)
(29903)
企业(29903)
方法(18874)
(17792)
中国(16728)
(16659)
数学(16490)
数学方法(16287)
(13501)
(11731)
银行(11721)
(11382)
(11247)
业经(10849)
(10054)
贸易(10044)
(9854)
(9603)
体制(9602)
金融(9601)
(9172)
财务(9140)
财务管理(9111)
(8619)
企业财务(8618)
制度(8588)
机构
大学(180118)
学院(177409)
(76657)
经济(74921)
管理(66393)
研究(59753)
理学(55452)
理学院(54860)
管理学(54012)
管理学院(53665)
中国(49854)
(43125)
(38581)
财经(32311)
科学(32168)
(29849)
(29123)
(28979)
中心(27767)
研究所(25937)
北京(25197)
(24805)
经济学(24125)
财经大学(23773)
(22841)
(22309)
师范(22109)
业大(21908)
经济学院(21655)
(21502)
基金
项目(104023)
科学(82036)
研究(79425)
基金(75917)
(64571)
国家(64015)
科学基金(54597)
社会(51477)
社会科(48761)
社会科学(48753)
基金项目(39199)
(39197)
教育(37360)
(33307)
自然(33141)
编号(32565)
自然科(32312)
自然科学(32304)
自然科学基金(31740)
资助(31685)
成果(29063)
(25426)
(24584)
重点(23344)
课题(23258)
(21710)
教育部(21586)
(21413)
(21336)
国家社会(21234)
期刊
(92651)
经济(92651)
研究(61856)
中国(40061)
(34319)
管理(28061)
学报(23639)
(23624)
金融(23624)
(23424)
科学(22458)
教育(21125)
大学(19110)
学学(17568)
财经(16977)
技术(15307)
农业(14670)
业经(14626)
(14547)
经济研究(14497)
问题(12952)
(11377)
理论(10178)
国际(9563)
实践(9066)
(9066)
图书(8827)
技术经济(8591)
现代(8402)
统计(8352)
共检索到293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平  李雪松  
缺陷汽车召回在国外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而有效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却刚刚起步。建立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张林  
为了加强对缺陷产品的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通过规章、法律的形式逐步建立了汽车、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召回制度。但现有的立法层次低、适用范围小。制定单独的缺陷产品召回法不符合我国产品质量管理立法的传统,应在《产品质量法》中增加缺陷产品召回的规定,同时在单项法规中作出特殊规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还要特别注意合理界定缺陷产品召回的范围、科学设置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机构、强化违反缺陷产品召回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佳  沈宏亮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的迅猛扩张,汽车质量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监管汽车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手段之一是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从2004年实施该制度以来,汽车召回数量、次数不断增长,但是对于汽车召回制度的效果缺乏客观的衡量与判定。本文构建了2006-2015年十八家典型制造商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缺陷汽车召回率与销量增长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产值、营业收入、资产增长率以及售后服务满意度对汽车销量具有正向影响,新车质量指数、汽车可靠性指数对汽车销量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最后从强化执行、降低召回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监管绩效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婷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调整当事人之间业已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管理,因而它属于典型的经济法制度。该项制度体现了经济法“私法公法化”的特点,同时融入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等经济法的理念,也体现了经济法的人文关怀,反映了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的本质,有助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和信用体系的构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丽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产品召回制度。鉴于目前频繁发生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伤害事件及不规范的产品召回实际,我国急需建立产品召回制度。针对我国目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现状,从立法层面上提出了关于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近年来,由于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引发的损害消费者权益及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但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法治化国家的今天,我国仍未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这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应尽快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悦  
本文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入手,简要叙述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界定、产品召回制度的特征,并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发展历程,从基本法律、法律责任、立法层次以及环保法规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现有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缺漏,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建议,包括完善现有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采用细化法律责任以加大惩罚力度,完善召回制度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健全产品信息系统等,以期对立法者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晨清  
缺陷产品召回不同于产品责任、商家的售后服务,而是一个全新的制度。在法理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既有公法成分,也有私法成分,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萌  
近年来,由于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引发的损害消费者权益及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所以,制定一部专门的《缺陷产品召回法》非常必要。在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的过程中,应准确的界定和规定召回制度中缺陷产品的概念及范围、立法模式和立法主体、程序、主管部门、法律责任及免责事由、配套条件等。同时应注意两点:一是重视对理论的研究和对实践的关注力度,保护消费者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竞争、有序、诚信的市场,逐渐使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与国际接轨,避免"中外有别"现象的发生,保护我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中的权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哲  
目前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存在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认识误区,如认为召回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者不负责任才造成的。实际中,因三包就可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从而替代召回,鉴于召回成本高,可用产品责任保险和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来转嫁这种风险等。导致实践中产品一经召回生产者即备受抨击的局面,对召回生产者则极力掩饰,不愿也不敢进行。严重影响了召回制度的有效实施和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客观而言,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系统性缺陷产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召回制度是有效消除该缺陷的唯一选择。显然,三包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竑  
近期,接连不断的我国出口产品被国外召回,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出现了信任危机。究其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在作怪外,与我国目前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国内的出口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及品牌,习惯于以低价占领市场,在缺乏有效惩治机制的情况下,不可避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祥佑  
产品召回制度是公法为弥补私法事后救济的不足,完善消费者保护体系的产物,公法中不存在抗辩问题。发展缺陷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系统性缺陷,规制发展缺陷是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主要目的。发展缺陷抗辩是消费者保护体系上的危险缺口,产品召回制度则是防止其滥用的补救性制度安排。产品召回属于公法义务而非私法责任,发展缺陷有助于厂商私法责任的减免而无助于公法义务的免除。售后注意义务的设定排除了厂商利用科技水平逃避召回义务的可能,强化了对消费者的保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培功  醋卫华  肖珉  
本文以2004~2009年发生的缺陷汽车召回事件为样本,首次实证检验了我国产品召回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召回厂商实施了严厉的惩罚。在公告日前后,召回厂商的股价下跌1.98%,平均每家厂商损失3.07亿元。与此同时,非召回厂商也受到召回事件的不利影响,表明召回事件具有负的行业外部性。进一步,我们发现,召回厂商的损失不受召回事件特征的影响。换句话说,资本市场能够识别并惩罚提供缺陷产品的厂商,但却无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召回事件区别对待。以上证据证实,即使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力量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企业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但是,市场机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明海  王吟吟  
近几年来屡次发生的召回事件,再度暴露了缺陷产品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重大伤害,也对国内企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指出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国内企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