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5)
2023(9406)
2022(7806)
2021(7350)
2020(6058)
2019(14170)
2018(14344)
2017(28695)
2016(15285)
2015(17632)
2014(17789)
2013(17767)
2012(16782)
2011(15520)
2010(16094)
2009(15095)
2008(14898)
2007(13595)
2006(12595)
2005(11947)
作者
(45784)
(37631)
(37441)
(35703)
(23978)
(17750)
(17160)
(14461)
(14391)
(13711)
(12812)
(12636)
(12161)
(12123)
(11796)
(11630)
(11187)
(10920)
(10818)
(10764)
(9762)
(9340)
(9213)
(8609)
(8586)
(8518)
(8449)
(8449)
(7647)
(7302)
学科
(72525)
经济(72459)
管理(39989)
(39570)
(30453)
企业(30453)
方法(29410)
数学(26568)
数学方法(26058)
中国(24365)
(20045)
银行(20033)
(19436)
地方(19260)
(19032)
(18447)
业经(15510)
(15480)
金融(15479)
(14902)
(13227)
贸易(13210)
(12774)
农业(12706)
(11374)
(11117)
(11110)
制度(11100)
地方经济(10684)
理论(10269)
机构
学院(224722)
大学(222513)
(95456)
经济(93273)
管理(83996)
研究(77779)
理学(70046)
理学院(69265)
管理学(67893)
管理学院(67474)
中国(66834)
(48980)
(47668)
科学(45109)
(39942)
财经(36166)
中心(35956)
(35540)
研究所(35399)
(35339)
(32523)
北京(32431)
(29814)
(29550)
师范(29526)
业大(29196)
经济学(29152)
(27619)
农业(27347)
财经大学(26671)
基金
项目(134158)
科学(104701)
研究(100942)
基金(94502)
(80948)
国家(80262)
科学基金(68246)
社会(62787)
社会科(59686)
社会科学(59669)
(53626)
基金项目(48564)
教育(47068)
(44713)
编号(42408)
自然(42303)
自然科(41260)
自然科学(41253)
资助(41102)
自然科学基金(40458)
成果(35382)
(34138)
课题(30371)
重点(30220)
(29470)
(27722)
发展(27674)
(27211)
创新(26003)
项目编号(25535)
期刊
(114251)
经济(114251)
研究(76171)
中国(50510)
(37155)
金融(37155)
(34482)
管理(33874)
(33756)
学报(29475)
科学(28823)
教育(27921)
大学(23223)
技术(22089)
农业(21891)
学学(21655)
业经(20093)
经济研究(18955)
财经(18090)
(15407)
问题(15259)
统计(13167)
(12387)
理论(12320)
技术经济(12051)
商业(11988)
(11713)
国际(11377)
(11125)
实践(11076)
共检索到36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光焰  张一敏  
作者认为我国国债发行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复合型的市场发行模式。并根据不同时期对复合国债发行模式作出不同的选择,即近、中期模式为:以承销发行为主,公募发行为辅,行政摊派为必要时的补充;远期模式为:以招标、承销发行为主,直接向个人发售为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书文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我国国债发行从行政摊派走向市场化的竞标承销 ,国债发行制度已日臻完善 ,国债市场的功能也得到了发挥 ;然而 ,我国国债发行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制约了国债发行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剖析我国国债发行制度创新的误区入手 ,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债发行制度做现实剖析和前瞻性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雯  王俭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义群  钟兴文  胡征月  
本文从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国国债发行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分析与降低国债发行成本的措施分析等三个方面作出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津  
与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的国债发行是很不规范的。本文从准确认识国债的性质出发,对我国今后的国债发行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转变国债发行对象、转变国债发行品种、财政部门自设国债发行机构的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中国国债续发行框架,对提高国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国债一二级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G20国家和我国已有的国债续发行实践经验,按照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实际、统筹考虑中国国债市场长远发展和当前金融国债市场发展阶段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国债续发行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智武  胡唐济  
凭证式国债就是国家在国债发行时采用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单”特定凭证进行筹资的一种方式。自1994年开始发行以来,因其品种齐全、收益稳定、滚动发行、变动灵活等特点,既满足了广大居民参与国债投资的需要,又能很快地为政府筹集资金,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凭证式国债现已成为我国国债市场的主力品种。但从近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桔花  
一、赋予国债全新的形象 1、国债品种结构多样化。根据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要求,在现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基础上,发行储蓄债券、贴水债券、存本取息债券、折扣公债等。债券期限可短至一两个月,长至十年、十五年。针对不同购买对象确定不同期限,对储蓄债券应多发一至三年期的。国债名称要不断更新,可根据募集资金的用途命名,如三峡建设公债、粮食公债。可根据发行对象命名,如金融债券、社保债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添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1996年以后,中央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通货紧缩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在此宏观形势下,凭证式国债存在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 一、凭证式国债期限结构单一。现在国家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期限大部分为2年、3年、5年期。并且三种期限中2年、5年期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群  
借鉴以上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模式,结合中国债券发行的实践,中国的债券发行模式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在发行主体上,允许更多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未来的改革应该放宽条件,允许试点以外更多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考虑到地方政府举债和中央政府举债有很大的不同,中央政府可以借新还旧,而地方政府的债务承受能力远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军民  赵旭  杨义群  
影响国债发行额的因素主要取决于 M2 。衡量国债规模的增长空间应从总量分析入手 ,这对确定适度的发债规模、引导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国债发行成本的优化与否涉及面广 ,影响力大。优化国债发行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国债二级市场偏高的收益率 ,优化国债期限结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芬菲  周子康  杨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预计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将持续保持高位。在此背景下,研究优化国债发行结构、控制国债发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国债发行结构不合理、国债还本不均匀、举债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本文以国债发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面向财政需求的国债发行随机优化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国债发行应满足的财政需求、余额管理、利率风险、期限结构、平滑性及自身限制等约束条件,同时也刻画了国债发行中利率变化、财政收支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在提高模型普遍适用性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举债成本,促进国债结构的均衡合理,优化国债发行体系,防范和控制国债市场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文奇  
我国资金市场主导利率是官方利率,国债发行利率是其从属利率。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尽管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仍然是决定国债发行利率的主导因素,但由于国债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它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功能,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国债发行利率对利率的变动有了很强的预测作用。本文通过对二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Chow检验来实证这个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