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9)
- 2023(14278)
- 2022(12499)
- 2021(11956)
- 2020(10091)
- 2019(23396)
- 2018(23838)
- 2017(46082)
- 2016(25171)
- 2015(28302)
- 2014(28693)
- 2013(28099)
- 2012(25581)
- 2011(23164)
- 2010(23506)
- 2009(21766)
- 2008(21608)
- 2007(18913)
- 2006(16997)
- 2005(15521)
- 学科
- 济(94897)
- 经济(94754)
- 管理(75475)
- 业(70197)
- 企(58802)
- 企业(58802)
- 方法(42290)
- 数学(36462)
- 数学方法(36016)
- 财(28937)
- 中国(27928)
- 农(26471)
- 制(26087)
- 业经(22242)
- 学(19636)
- 银(18363)
- 银行(18317)
- 贸(18192)
- 贸易(18181)
- 易(17724)
- 体(17542)
- 行(17495)
- 地方(17441)
- 农业(17168)
- 务(16958)
- 财务(16884)
- 财务管理(16842)
- 理论(16564)
- 融(16397)
- 金融(16392)
- 机构
- 大学(358851)
- 学院(355178)
- 济(141887)
- 管理(139225)
- 经济(138602)
- 理学(119526)
- 研究(118897)
- 理学院(118211)
- 管理学(116286)
- 管理学院(115626)
- 中国(90752)
- 京(77360)
- 财(71655)
- 科学(70856)
- 所(59590)
- 财经(55718)
- 研究所(53512)
- 中心(53374)
- 农(53326)
- 江(52254)
- 经(50506)
- 业大(50481)
- 北京(49779)
- 范(46910)
- 师范(46478)
- 院(43247)
- 经济学(42578)
- 州(42199)
- 财经大学(41502)
- 农业(41478)
- 基金
- 项目(233804)
- 科学(183127)
- 研究(174601)
- 基金(168645)
- 家(145918)
- 国家(144692)
- 科学基金(123915)
- 社会(108610)
- 社会科(102842)
- 社会科学(102816)
- 省(90251)
- 基金项目(89548)
- 教育(80945)
- 自然(79526)
- 自然科(77573)
- 自然科学(77555)
- 自然科学基金(76166)
- 划(76151)
- 编号(72131)
- 资助(69645)
- 成果(60470)
- 部(52498)
- 重点(51915)
- 课题(49986)
- 发(49128)
- 创(48413)
- 制(45914)
- 教育部(45339)
- 创新(45162)
- 项目编号(44759)
- 期刊
- 济(160449)
- 经济(160449)
- 研究(112151)
- 中国(70769)
- 财(54865)
- 管理(53988)
- 学报(53398)
- 农(48985)
- 科学(48983)
- 教育(44005)
- 大学(41486)
- 学学(38511)
- 融(34946)
- 金融(34946)
- 农业(33476)
- 技术(31714)
- 财经(27662)
- 业经(25600)
- 经济研究(25103)
- 经(23535)
- 问题(21138)
- 图书(18821)
- 理论(18667)
- 实践(16998)
- 践(16998)
- 科技(16621)
- 业(16548)
- 贸(16500)
- 技术经济(16464)
- 现代(16393)
共检索到53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乃旭 杨留花
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是弥补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效果欠佳的好方法。而德国的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借鉴德国转移支付改革的最新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方案。在尝试建立我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过程中,特别考虑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为保证富裕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公共支出的最优化理论,运用公共支出最优模型,测算了横向转移支付的幅度,即最高边际上缴率。并运用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效果进行了具体测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乃旭 宋静
1.纵向转移支付应起主要作用。德国原本是以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为主,联邦纵向拨款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但两德统一后由于东西德地区差异较大,无法依靠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实现均等化目标。因此两德统一后没有马上将东德各州纳入原西德的转移支付制度框架,而是在1991~1994年的五年过渡期采用了"德国统一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乃旭 宋静
德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对我国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德国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新的转移支付规则,本文详细介绍和对比了德国2005年前后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分析其对我国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有哪些启示与值得借鉴之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恩奉
本文在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特点 ,并借鉴国际经验 ,就分税制体制下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横向转移支付的配套措施等问题提出基本构想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谋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同级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以达到地区间相互支援、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这种方式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萌
在国家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从我国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看,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度之间存在矛盾,同时,我国各种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已经显现了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因此,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现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振华 焦玉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挺 何利辉
借助于德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思想,在非市场环境主义的框架下,设计针对中国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采取"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建立中国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并设计相应的机制和政策,保证横向生态转移支付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并对各地区产生激励约束效果,最终促使各个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从被动变为主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宗兆礼
西方国家转移支付制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我国有许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致伟
本文对我国纵向转移支付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构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设想。经过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纵向转移支付存在均等化效果有争议,对地方政府行为存在扭曲,没有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初步设想,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仍然是财力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应当更加侧重保证具有辖区外溢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横向转移支付实施的政府层级上,建议在省级范围内实行县域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具体的转移支付公式或资金分配方式可以由各省根据本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珏 王稳
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财政转移支付审计制度 ,对转移支付的审计标准、审计方式、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的处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各国转移支付审计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审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琳 孙磊
政府转移支付是调整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行政和经济效率,我国政府不断调整转移支付的方式和比重,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问题仍未解决。日本的行政体制与我国相似,且转移支付制度较为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包含了地方交付税、国库支出金、地方让与税和地方特例交付金四个模块,四种方式的资金来源、划拨方式、影响效果等各不相同。因此,充分了解日本转移支付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地方交付税 国库支出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晓凤 莫连光
构建和谐社会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非规范性。国家财政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日本是一个中央财政集中度较高的国家,其转移支付制度有着鲜明的特点。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规范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转移支付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机构设置,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转移支付制度 监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