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2)
2023(18340)
2022(15589)
2021(14594)
2020(12132)
2019(27787)
2018(28167)
2017(53176)
2016(29278)
2015(33032)
2014(33578)
2013(32995)
2012(30733)
2011(27956)
2010(28421)
2009(26443)
2008(26135)
2007(23496)
2006(21339)
2005(19702)
作者
(87164)
(71980)
(71913)
(68202)
(45999)
(34429)
(32573)
(28098)
(27432)
(26213)
(24634)
(24491)
(23401)
(23116)
(22573)
(22114)
(21382)
(21335)
(20779)
(20722)
(18445)
(17999)
(17503)
(16475)
(16260)
(16254)
(16205)
(16050)
(14745)
(14376)
学科
(118491)
经济(118336)
管理(87425)
(82061)
(67582)
企业(67582)
方法(46059)
数学(38986)
数学方法(38531)
中国(37526)
(33759)
(31248)
(29120)
业经(28404)
地方(27754)
(25670)
技术(23122)
(22688)
银行(22630)
农业(22184)
(21789)
(21114)
金融(21106)
(21042)
贸易(21024)
理论(20420)
(20366)
(20324)
(19065)
环境(19060)
机构
大学(422544)
学院(420457)
(167861)
经济(163932)
管理(159730)
研究(149184)
理学(135340)
理学院(133761)
管理学(131582)
管理学院(130803)
中国(113281)
(92986)
科学(91130)
(82740)
(76760)
(70183)
研究所(68880)
中心(66452)
(65775)
财经(63465)
业大(61356)
北京(60066)
(57838)
(57358)
师范(57252)
农业(54512)
(54234)
(52854)
经济学(49838)
技术(47094)
基金
项目(272046)
科学(212310)
研究(203423)
基金(192948)
(167938)
国家(166472)
科学基金(141175)
社会(125541)
社会科(118800)
社会科学(118773)
(107528)
基金项目(101564)
教育(93922)
(90309)
自然(89475)
自然科(87287)
自然科学(87265)
自然科学基金(85697)
编号(84348)
资助(79377)
成果(71294)
重点(61268)
(61085)
课题(60023)
(59939)
(56903)
创新(53153)
项目编号(51663)
(51553)
教育部(51113)
期刊
(198427)
经济(198427)
研究(134794)
中国(95222)
学报(66126)
(65030)
(63304)
管理(63285)
科学(60897)
教育(57952)
大学(50229)
学学(46613)
农业(44446)
(42700)
金融(42700)
技术(39881)
业经(32787)
财经(31546)
经济研究(30722)
(27005)
问题(25783)
图书(23181)
(22827)
科技(21864)
技术经济(21194)
理论(20977)
(19634)
(19556)
论坛(19556)
现代(19269)
共检索到660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政  
建立我国工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张政大量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比较,充分揭示出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一般规律: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必须以振兴经济为主要目标,必须建立起完整的、以经济系统为主体、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科学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劲生  
作为软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兵,借笔会机会谈一点感想,以就教软科学界的前辈和朋友们。软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决策科学,是为决策服务的。软科学又是一门综合的知识体系,依靠其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忠泰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条件已经形成,但在陕西,这种微观基础远未形成。研究提出新时代陕西实现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五方面路径和政策措施: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着力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以切实落实"陕九条"政策为突破口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名利双收"并向企业流动;以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实现陕西原始创新,强化大型企业和工程的集成创新,突出中小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解决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过剩、越位和错位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萍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路径和特征、改革趋势等方面对30余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玉民  周文磊  赵作权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以科技主体目的、科技系统结构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基本问题、原则及特征,并对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建人  
一、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加强科学经济学的研究《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改革已在全国展开。改革的主要精神是充分发挥经济机制的作用,去除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积弊,搞活科技工作,使之与经济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使改革顺利地进行,不仅要有新的科技管理政策与制度,而且应该重视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使政策、措施有科学的依据。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理论问题很多,例如: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条件下,科研成果为什么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秉充 ,施慧敏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机械工业科技体制已经进行了探索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到1984年止,机械工业部直属的62个科研院所中,有22个院所实行有偿合同制,其中大部分停发了科研事业费。北京机床研究所1984年科研成果商品化总值突破三千万元,比1983年增长一倍,1984年科研生产净收入达到440万元,完成计划的137.5%。当然,这些改革是局部的,初步的,还没有在总体上突破。机械工业科技体制还存在许多弊病,主要是科研单位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压力和活力,科研与生产结合得不够紧密,技术进步较慢;研究开发体系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比较突出;科技管理在宏观上没有抓好重点,在微观上抓得过细;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不能合理流动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仲文  
一、机械工业面临的形势“七五”期间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它面临着既可喜又严峻的形势。1、机械工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七五”期间国民收入与工农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6.7%的需要,机械工业必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为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提供大批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成套技术装各,并且要求超前供货和服务周到,以促进和推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为“七五”计划的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树言  
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继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之后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次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改变多年来实行的科技成果无偿转让、科研选题不直接与市场联系、条块分割、军民分割、国家对科研机构统包统揽、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现状。要使科技工作能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使技术成果商品化,大力开拓技术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永秀  范省伟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的总体水平低、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西部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投融资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成果法律保护等等方面提出了西部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虹文  杨艳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科研机构条块分割、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以及运行机制不畅等弊端 ,需要进一步在农业科技组织机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古冰  
今年一至二月,我国科技主管部门先后两次邀请部分美籍华人专家来京座谈,就提议中的科技体制改革决定提出意见。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共25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大学、企业界和联邦政府研究机构。这些专家中的许多人都曾多次来华,对国内各方面情况相当熟悉。此次,他们应邀参加科技体制改革的讨论,心情十分高兴。他们表示,在中国进行重大改革的历史性时刻,能参加这样重要的讨论,实为平生最感快慰和最为荣幸的事。他们认为,邀请国外专家讨论中央重大决策,这种做法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必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科技工作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肩负着为振兴国民经济服务的重任。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相应地进行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并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