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1)
2023(9188)
2022(7848)
2021(7339)
2020(6355)
2019(14249)
2018(14187)
2017(28720)
2016(15581)
2015(17464)
2014(17695)
2013(17355)
2012(16277)
2011(14911)
2010(15321)
2009(15004)
2008(14974)
2007(13625)
2006(12457)
2005(11711)
作者
(43723)
(36265)
(36206)
(34760)
(23296)
(17091)
(16659)
(13823)
(13784)
(13276)
(12378)
(11974)
(11763)
(11631)
(11566)
(11328)
(10776)
(10721)
(10630)
(10545)
(9205)
(8822)
(8806)
(8330)
(8311)
(8223)
(8141)
(8125)
(7235)
(7021)
学科
(58599)
经济(58499)
管理(52135)
(49259)
(39384)
企业(39384)
方法(24225)
(21726)
数学(21545)
(21424)
数学方法(21270)
中国(20935)
(17856)
(16289)
银行(16279)
(15549)
业经(13498)
(13441)
贸易(13432)
(13288)
金融(13286)
(13206)
(12822)
(12565)
(12558)
财务(12526)
财务管理(12490)
企业财务(11835)
(11372)
保险(11281)
机构
学院(224241)
大学(224224)
(98990)
经济(96788)
管理(87255)
研究(74412)
理学(72877)
理学院(72148)
管理学(71172)
管理学院(70720)
中国(64384)
(55815)
(46942)
财经(41671)
科学(39647)
(37611)
(36825)
(35574)
中心(34828)
研究所(32080)
财经大学(30779)
经济学(30746)
(30741)
北京(30578)
(28027)
经济学院(27604)
(27202)
业大(26888)
(26534)
师范(26325)
基金
项目(134208)
科学(106581)
研究(103269)
基金(98277)
(83145)
国家(82436)
科学基金(71126)
社会(66744)
社会科(63296)
社会科学(63283)
(50644)
基金项目(50565)
教育(47605)
自然(43610)
(42943)
自然科(42548)
自然科学(42537)
编号(42522)
自然科学基金(41796)
资助(41505)
成果(36938)
(31584)
(31458)
课题(30087)
重点(29754)
(28253)
(28112)
教育部(27748)
(27497)
国家社会(27318)
期刊
(115788)
经济(115788)
研究(78072)
中国(47323)
(43410)
管理(34663)
(34307)
金融(34307)
(28579)
科学(26798)
学报(26628)
教育(22834)
大学(21858)
财经(21242)
学学(20517)
经济研究(18670)
业经(18573)
技术(18562)
农业(18391)
(18073)
问题(15389)
(14078)
理论(12751)
国际(12381)
实践(11413)
(11413)
现代(10896)
技术经济(10852)
统计(10352)
商业(10177)
共检索到361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宁静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9月25日,四川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另据2008年9月4日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发布的权威报告,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人民币。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地震保险制度,保险赔付比率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树峰  
地震保险在国外多震国家是地震灾害补偿的主要手段。我国是地震高发区,应该加速构建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在地震保险制度安排上,政府应该发挥主导和统筹的作用。地震保险的经营主体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风险控制,积极利用各种工具实现风险的再转移和再分散。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祖荣  
我国属地震多发国,目前对地震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和社会捐赠,这种补偿方式不能满足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为了更科学有效地应对地震风险,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政府要加快地震保险立法工作,推动地震保险工作的开展;要构建多层次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分散地震风险;要加强地震保险技术研究,提高地震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中  张玉红  
中国是一个高地震风险的国家,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中国有必要建立地震保险制度,而且当前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中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应该遵循"安定灾民生活为主,补偿灾害损失为辅"的指导原则;根据该原则,强制家庭住房和生命线项目投保地震保险;政府需要通过建立地震保险基金并采取其他措施支持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楠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现状后,认为我国现有的地震保险制度中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财产保险中地震责任缺位、风险转嫁渠道狭窄及民众投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为借鉴,充分利用保险职能,从完善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开发地震附加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将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我国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祖荣  
我国面临严重的地震风险。保险是有效应对地震风险的市场机制,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减轻财政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地震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采取国家财政和社会捐赠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风险,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区分住宅与非住宅,区分城市住宅与农村农房,逐步建立起"基本保障,广泛覆盖"的政策性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和商业地震保险共同保障、全方位、多层次的地震保险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苑达  
借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经验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 ,应将居民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与企业财产地震保险严格区分开来 ,居民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共同充当承保主体 ,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则由商业保险公司单独承担保险责任 ;直接规定同一的绝对额作为居民家庭财产的最高承保限额 ,并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承保额上有一定的差别 ;设立专业地震再保险公司 ,合理划分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的保险责任 ;设立独立的险种 ,在既定承保限额内单独承保居民家庭财产的地震风险 ;尽可能降低居民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费率水平 ,并对不同风险区域实行差别费率 ;将财政补偿基金纳入保险补偿基金渠道 ,并按保险的原则和方式加以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祖荣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据中国民政部报告,截至8月25日四川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6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另据2008年9月4日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锦芳  
自1966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至今已经过了46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数10次大地震的考验,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巨额损失赔付再次证明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成熟性。然而,尽管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日本是地震高发国,未来若再发生巨大地震,现行的地震保险制度难以应对巨额的损失赔付。因此,日本国内目前已开始酝酿修订地震保险制度。本文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地震保险制度调整为切入口,在总结分析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改革的要点及方向,以期对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孙黎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是世界上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今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更是让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备受关注,研究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对探索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几点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斌  
目前,在一些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在抗震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地震保险制度的缺失,我国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亟需构建巨灾保险制度,以保障和服务民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小敏  
我国处于典型的大陆地震区,面临着严重的地震风险。保险是有效应对地震风险的市场机制,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震风险的特殊性和地震保险的社会公益性,在地震保险制度建设中,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其主要责任包括:建立必要的法律环境;设立必要的管理机构;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实行优惠政策,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远汉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指出,2006~2020年我国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再次为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起一个比较有效的地震保险制度并非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历史也不过十几年而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主义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应该通过推动建立地震保险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