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8)
- 2023(9287)
- 2022(7929)
- 2021(7537)
- 2020(6369)
- 2019(14348)
- 2018(14147)
- 2017(28302)
- 2016(15466)
- 2015(17527)
- 2014(17734)
- 2013(17481)
- 2012(16350)
- 2011(14682)
- 2010(15125)
- 2009(14728)
- 2008(14931)
- 2007(13500)
- 2006(12267)
- 2005(11422)
- 学科
- 济(56803)
- 经济(56706)
- 管理(56633)
- 业(50063)
- 企(41947)
- 企业(41947)
- 财(32930)
- 方法(22412)
- 制(21390)
- 中国(20250)
- 数学(19754)
- 数学方法(19497)
- 农(17905)
- 务(16780)
- 财务(16747)
- 财务管理(16691)
- 企业财务(15843)
- 财政(14478)
- 银(14154)
- 银行(14144)
- 体(13561)
- 行(13420)
- 业经(13354)
- 贸(12498)
- 贸易(12490)
- 易(12273)
- 策(12064)
- 政(11733)
- 体制(11573)
- 度(11461)
- 机构
- 学院(220110)
- 大学(219133)
- 济(96146)
- 经济(94035)
- 管理(84101)
- 研究(73257)
- 理学(70613)
- 理学院(69920)
- 管理学(69025)
- 管理学院(68595)
- 中国(60903)
- 财(60076)
- 京(45806)
- 财经(42029)
- 科学(39182)
- 经(37796)
- 所(36561)
- 江(35555)
- 中心(33679)
- 研究所(31577)
- 财经大学(30612)
- 农(29849)
- 经济学(29784)
- 北京(29668)
- 州(27486)
- 经济学院(26768)
- 院(26714)
- 范(26345)
- 业大(26157)
- 师范(26146)
- 基金
- 项目(130429)
- 科学(102911)
- 研究(101581)
- 基金(94375)
- 家(79590)
- 国家(78896)
- 科学基金(67798)
- 社会(65006)
- 社会科(61654)
- 社会科学(61642)
- 省(49853)
- 基金项目(48572)
- 教育(47053)
- 编号(42385)
- 划(41651)
- 自然(40815)
- 自然科(39793)
- 自然科学(39784)
- 资助(39472)
- 自然科学基金(39068)
- 成果(37253)
- 制(30934)
- 部(30624)
- 课题(30011)
- 重点(29102)
- 性(28146)
- 发(27668)
- 创(26970)
- 教育部(26881)
- 国家社会(26526)
共检索到359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包宁 龙朝晖
第一,规范政府预算的内容。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制度中,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是造成预算刚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的预算是一个统一的计划,包括政府所有部门的开支,且每项开支都应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础上,按照支出的轻重缓急加以区别。将预算外和制度外收支都纳入预算统一进行管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其根本上在于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将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不允许有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项目。行政机关不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文翔 杨雪鸫 李萌 朱昌兵 杨发勇 张均平
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四伏,经济普遍低迷,但德国却一枝独秀,成为欧洲经济的引领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科学制定了持续稳定的财政预算政策,并以有效的制度规范来约束政府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政策。一、德国财政预算政策的总体情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联会
一、中国财政预算制度的演进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预算制度。 1.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预算制度及特点。 1949—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财政预算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财政预算包括的内容多、范围广。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预算既包括各级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鹏程
公务卡制度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对规范公务支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务卡制度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公务卡制度还须从预算管理、执行监督、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实现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一平
实践证明,不分资金性质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不利于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实行政经分离,严格划分财政预算资金和国营企业积累资金的界限,分别建立国家行政经费预算和国民经济发展建设预算,简称二式预算.其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国家职能的不同需要,促进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一、实行政经分离,划分资金界限,建立二式预算的意义1.明确资金的性质,分别满足国家职能的不同需要.国家财政预算资金与国营企业积累资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家财政预算资金是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广西财政厅以《广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为顶层设计,全面贯彻落实财政改革重大战略部署,围绕规范预算管理、推进税制改革、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三大重点,扎实做好广西财政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笑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许多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俄罗斯通过设立预算稳定基金为政府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保证了国家经济社会形势的稳定。设立财政稳定基金,将政府在资源丰沛期获得的一部分"超额"收入存储起来,以备资源枯竭和爆发突发性事件时使用,以保证国家财政和经济社会的平衡运行。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预算稳定基金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所发挥作用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完善预算稳定基金管理,建立财政应急储备机制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稳定基金 金融危机 财政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剑文 郭维真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财政的公共性体现了财政目的的公共性,财政产品的公共性,以及制度层面的公共性。作为公共财政目标的组成,复式预算的建立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财政职能的完善和中国式公共财政转型的进程。作为复式预算组成部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仅体现了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而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对推动我国财政转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如何建立,特别是在财政转型的路径选择方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职能如何与公共财政预算进行合理的界分,无论在理论或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探讨我国财政转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兰珍
新预算法对各级政府的理财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规定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意识,尤其要对"三公"经费、会议接待费、专项公用经费等编实、编细、编准、编制全部门预算,实施精细、精准财政预算管理,杜绝无预算的支出和虚假列支。当前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财政收入增减因素分析肤浅。一般预算收入进度按当期实际收入与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思霞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扬
一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从某个角度可以反映一国政府公平和民主的程度。表面上,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对政府经济资源的再分配,但其深层次却是对政府公共权力的再调整。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改革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逐步从基数法向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法过渡,加快支出标准建设,优化编制程序,细化编制预算,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清理和规范财政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GDP挂钩事项,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剑,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从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现状考察入手,系统分析了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 ,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邢铁
财政预算和决算属于国民经济管理的范畴。预算即在一年或一定时期之初计划安排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决算即在一年或一定时期过后总结清算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越到近现代国家的财政预算和决算进行得越细致严格,越在古代进行得越粗略。但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战乱分裂和统一王朝的极为腐朽黑暗的时期外,每个统一王朝都有全国性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不仅制度化,而且有着明确的指导原则。所以如此的原因,就在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不仅需要庞大的财政收支,需要严格的计划和清算,并且有能力进行计划和清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