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4147)
- 2022(12143)
- 2021(11678)
- 2020(9900)
- 2019(23128)
- 2018(23785)
- 2017(45671)
- 2016(25381)
- 2015(29122)
- 2014(29602)
- 2013(28563)
- 2012(26090)
- 2011(23735)
- 2010(24245)
- 2009(22206)
- 2008(21850)
- 2007(19619)
- 2006(17362)
- 2005(15467)
- 学科
- 济(96951)
- 经济(96841)
- 管理(72681)
- 业(66994)
- 企(56291)
- 企业(56291)
- 方法(46217)
- 数学(40219)
- 数学方法(39494)
- 中国(28296)
- 农(25999)
- 财(23425)
- 业经(21272)
- 学(21225)
- 制(20661)
- 理论(18977)
- 地方(18777)
- 贸(17847)
- 贸易(17836)
- 易(17350)
- 农业(16664)
- 银(16429)
- 银行(16387)
- 和(16300)
- 行(15679)
- 教育(15307)
- 技术(15207)
- 融(14552)
- 金融(14544)
- 体(14446)
- 机构
- 大学(362383)
- 学院(359811)
- 管理(140916)
- 济(136350)
- 经济(133031)
- 理学(121405)
- 理学院(120040)
- 管理学(117623)
- 研究(117287)
- 管理学院(116956)
- 中国(87702)
- 京(78284)
- 科学(73495)
- 财(65113)
- 所(59202)
- 农(56034)
- 研究所(53720)
- 江(53529)
- 业大(53169)
- 中心(52379)
- 财经(51557)
- 北京(50040)
- 范(49404)
- 师范(48943)
- 经(46493)
- 农业(43948)
- 州(43860)
- 院(42843)
- 技术(40163)
- 经济学(39437)
- 基金
- 项目(237695)
- 科学(184934)
- 研究(176459)
- 基金(168416)
- 家(145844)
- 国家(144614)
- 科学基金(123369)
- 社会(106441)
- 社会科(100636)
- 社会科学(100607)
- 省(94179)
- 基金项目(88667)
- 教育(83725)
- 自然(80758)
- 划(79243)
- 自然科(78853)
- 自然科学(78836)
- 自然科学基金(77369)
- 编号(74833)
- 资助(71190)
- 成果(62735)
- 重点(52891)
- 课题(52691)
- 部(52054)
- 发(50010)
- 创(48995)
- 项目编号(46240)
- 创新(45490)
- 科研(45271)
- 大学(44800)
- 期刊
- 济(152118)
- 经济(152118)
- 研究(107748)
- 中国(71187)
- 学报(56039)
- 管理(54008)
- 教育(51051)
- 科学(50807)
- 农(50483)
- 财(48194)
- 大学(42668)
- 学学(39242)
- 农业(34981)
- 技术(33447)
- 融(30072)
- 金融(30072)
- 业经(26115)
- 财经(24569)
- 经济研究(24086)
- 图书(22788)
- 经(20866)
- 问题(19983)
- 理论(17958)
- 业(17710)
- 技术经济(17398)
- 科技(17095)
- 统计(16798)
- 实践(16498)
- 践(16498)
- 商业(16431)
共检索到532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章豹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客观需要 ,也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当前应深化科技体制与高教体制改革 ,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 ,逐步建立以重点高校为主要基地 ,高校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密切结合的基础研究体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基础研究 科技体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希贵 李凌艳 辛涛
随着学校自主管理权的扩大,学校自我诊断被认为是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学校自我评估相比,它在价值取向、程序与方法,以及结果应用等方面更强调学校的自主性。国际上的学校自我诊断源于商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与模型,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有目的、周期性、系统而持续的数据、信息收集与分析,强调结果用于学校决策。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我们应该着力于从学生的视角深入收集信息,同时建立三角认证的多角度信息比较途径,并从学生的变化中建立动态信息机制,从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自我诊断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国屏,陈冬生,江嵩,刘容光,李正风,李光哲,袁萍,高润生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相关措施。本文认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应突出重点、控制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整体实力。要完善吸引和稳定优秀科学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造就若干学术造诣精深、在世界上有较大或一定影响的科学家;形成一支适应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与特点、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人才队伍 战略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传杰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关系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就政策、经费、体制、人才、领域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政策:保证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政策稳定,统一战略思想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前提。基础研究要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因为,一方面,基础研究本身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任何中断势必造成前功尽弃,只有坚韧不拔地追求,才有望得到基础研究的甘果。另一方面,当代基础研究常依赖于有活力的研究群体。这种群体的活力和工作效率,又来自于群体内部的合理“生态结构”。显然,这种良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时间为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光友
基础研究可以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全面型”,就是对所有的基础研究领域者予以支持,以求获得科学技术的全面优势。这类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苏联,英国、法国也曾一度实行过这种战略,但终因力不从心而时续时断。二是“半面型”或称高技术型,就是对所有的(或近乎所有的)有关高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都予以支持,以保持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而在一般的纯粹基础研究方面就不一定是那么重视,资助可能比较少。日本、西欧等许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子良 王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应加大投入强度宋子良,王平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发表的论文数约占全国科技论文数的60%,超过了科研机构,而且绝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国外大学相比,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世界公认的最具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曦临
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比较其特点和服务功能,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针对现存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不足,借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论",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文化自觉论"作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寻求更合理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信息资源共建模式 文化自觉论 图书馆联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战略性基础研究作为国家战略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满足国家需求和服务国家意志的内涵要旨,其战略特性主要从基本性质、作用效能、职责使命三个维度呈现出来。根据所构建的运作模型,战略性基础研究的依托主体主要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对象在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中介载体是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平台,支撑体系则是提供全面支持的完整规划安排。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在资源要素上占据独特优势,但在战略性投入、突破性成果、长远性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应基于所构建模型和现状分析结果,从完善基础政策、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主体职责、推动协调平衡等维度优化实践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敏元
当前我国林业正处于全面调整、实施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 ,建立新的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现代林业的新视角、从社会生态建设对林业的需求出发 ,提出并系统阐明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的构想 :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 ,从我国林业的实际出发 ,适应时代的要求 ,满足社会多种需求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全面经营森林资源 ,突出生态效益 ,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以科教兴林为动力 ,建立林业的大经营、大流通、大财经体系 ,开展分类、分区、分块经营和重点工程建设 ,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对这一新林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设计
关键词:
新林业 发展战略 生态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旭东 郝刚 岳汉萍
文章研究了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两个基础理论问题:范式与主体。首先通过对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及展望,提出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范式。进而通过与实体企业战略管理的比较,对虚拟企业战略管理主体进行研究。辨析虚拟企业战略、虚拟企业核心层战略及虚拟企业盟主战略等极易混淆的重要概念,提出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导向主体和执行主体的概念,分析其功能和特点并运用典型案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检验,为对虚拟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虚拟企业 战略管理 范式 主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晨 陈云伟
对于作为所有技术问题总机关的基础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宏观政策方面系统、全面地论述,特别是针对实际行动层面的系统讨论。鉴于此,梳理我国中央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总结得出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基础研究的六方面共性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当前基础研究发展存在组织攻关模式单一、好奇心驱动的研究项目布局不足、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组织管理匮乏、人才发展环境受限、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与开放合作交流受阻等六大问题,基于此提出强化建制化攻关组织模式、设置自由探索式研究项目、制订新管理机制、营造稳定人才成长氛围、探索适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开放合作机制等加强我国基础研究的六点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全面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志军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总开关”的重要性愈加凸显。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达1951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连续四年超6%,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但是,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不明显。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扮演着基础研究“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多重角色,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独特优势。现阶段如何推动有实力的企业深度参与基础研究,这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炳成 李洪伟
丰田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汽车制造业及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制造业最有竞争力的生产模式。丰田生产模式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从日本引入我国,但我国大部分相关企业却至今没有真正实现丰田生产模式,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移植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形成了沃麦克等人所称的"扩散的困惑"。本文在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本土的丰田汽车公司及中国广州丰田汽车公司的实例研究,认为供应商集群是整个丰田生产模式的基础,它是实现零库存的根本条件,而过去的研究比较重视丰田汽车公司内部管理,却普遍忽视了这一问题。本文同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迎春
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普遍处于15%25%之间。多数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企业、大学和非营利部门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尽管各国基础研究执行主体各异,但企业均对基础研究给予足够重视。从资助方式来看,主要创新型国家对基础研究一般都采取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方式。与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存在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不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等学校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偏低,基础研究经费长期依赖竞争性支持等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基础研究 配置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朱长久
以发达国家依托大学发展基础研究和进行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为镜鉴,着眼于我国高校原创力的增强,对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了诊断,从总量经费的部门配置结构、R&D三类经费分配结构、高校间资源配置结构、经费来源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略。
关键词:
高校 基础研究 投入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