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38)
2022(1336)
2021(1182)
2020(1041)
2019(2303)
2018(2398)
2017(4082)
2016(2538)
2015(2861)
2014(3109)
2013(3000)
2012(2765)
2011(2541)
2010(2857)
2009(2814)
2008(2804)
2007(2597)
2006(2606)
2005(2605)
2004(2225)
作者
(7435)
(6100)
(6072)
(6027)
(3944)
(2944)
(2884)
(2362)
(2359)
(2323)
(2189)
(2155)
(2117)
(2072)
(2005)
(1974)
(1896)
(1848)
(1804)
(1769)
(1759)
(1555)
(1527)
(1514)
(1480)
(1454)
(1453)
(1397)
(1351)
(1290)
学科
(9359)
经济(9332)
管理(7594)
(6050)
(5074)
企业(5074)
(4826)
中国(3780)
(3377)
(3189)
(3057)
银行(3056)
(3002)
(2957)
地方(2929)
教育(2574)
体制(2565)
业经(2519)
制度(2518)
(2518)
方法(2342)
(2333)
金融(2333)
(2149)
农业(2066)
理论(2041)
(1852)
数学(1842)
税收(1763)
数学方法(1750)
机构
大学(34736)
学院(34003)
(12947)
研究(12946)
经济(12487)
管理(11995)
中国(11428)
理学(9135)
理学院(9032)
管理学(8836)
管理学院(8758)
(8322)
(8083)
(7880)
科学(7110)
中心(6876)
(6499)
(6204)
(5995)
(5815)
(5562)
研究所(5557)
师范(5519)
财经(5509)
北京(5451)
(5301)
银行(5107)
(4833)
(4828)
人民(4797)
基金
项目(17567)
研究(14263)
科学(13441)
基金(11676)
(9816)
国家(9685)
社会(8504)
科学基金(8127)
社会科(7985)
社会科学(7981)
(7209)
教育(7019)
成果(6366)
编号(6306)
(5953)
基金项目(5563)
资助(5145)
课题(5023)
自然(4683)
自然科(4569)
自然科学(4567)
自然科学基金(4469)
(4253)
重点(4044)
(3872)
(3794)
(3770)
项目编号(3761)
规划(3584)
大学(3415)
期刊
(19758)
经济(19758)
研究(14558)
中国(11256)
教育(7953)
(6951)
(6601)
金融(6601)
(5815)
管理(5495)
学报(4714)
科学(4146)
大学(3796)
图书(3751)
技术(3545)
农业(3238)
学学(3146)
业经(3138)
书馆(3103)
图书馆(3103)
财经(2882)
问题(2620)
经济研究(2525)
(2509)
(2194)
论坛(2194)
农村(2156)
(2156)
职业(2147)
理论(2077)
共检索到6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钢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主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选拔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三是老百姓对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的要求更为强烈。为此,要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建立基础教育与高考改革的联动机制,建立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招生考试的录取模式,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高考综合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革  桑锦龙  杨君  
我国高考综合改革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从分批推进的实践来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选择性”政策设计的育人初衷面临现实挑战,“唯分数论”积弊仍然存在,以及考试评价作用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彼此影响,内在作用机制复杂。深化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从核心素养导向、人才选拔推动、学生发展为本、考试评价促进,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促进教学、考试、招生一体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先进  张睦楚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亚群  
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大框架和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高考综合改革任务紧、涉及面广,包括招生计划、考试形式与内容、录取机制、监督机制、试点方案、组织领导六个方面十大要点。推进这项改革,需选择正确的改革路径。从实践来看,新一轮高考改革采取循序渐进、配套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国荣  
网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它发展至今不过是短短的几年,但它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本文针对目前网络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以期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考试模式与评价体系,积极寻求提高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学铁  邢光军  
我国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其在教育性质、结构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体制机制、质量效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特点,并针对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实施多样化的招生宣传方式、完善多维度的招生工作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靖宇  
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秉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实践认识论,考察江苏样本,推进新高考“3+1+2”模式行稳致远,要构建科学选科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选考科目偏差的问题,推进国家选才要求、学生成才需求和社会公平追求有机统一;要完善多元综合的招生体系,强化高考综合改革目标性和公平性的统一,兼顾弱势人群的机会公平与较好资质禀赋特别是智力超强人群的结果公平;要发挥高考评价的导向效应,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着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教学生态;要筑牢平安高考的底线思维,适应疫情常态化和新兴科技革命挑战,稳定社会预期,突出数字赋能,提升应急处置规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傅欣  
学校探索校本评价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考综合改革形势为背景,从实施维度、主体维度和目标等方面提出校本评价实践困境,分析校本评价的理论内涵。提出校本形成性反馈评价体系建设策略,从评价主体多元关联、评价维度指标形成性过程、评价过程的效果性反馈以及技术性增效拓展等四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最后,就校本形成性反馈评价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刘超  
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考生个人意愿、条件,将准备接受下一阶段教育的考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选拔分流到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在选拔分流的依据、方式、理念三个方面深化改革,在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与合理预期,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高考综合改革成功经验融入“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推进技能考试体系建设,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途径,引导考生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适配衔接发展,对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分流的科学性、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我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以来,在考试科目、考试方式、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初步达成政策目标。后续省份借鉴试点省份经验,调整改革方案,保障了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的稳妥推进,也促进了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考综合改革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为改革政策目标与现实基础的冲突、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利益相关群体多元诉求的冲突以及高考改革的效率、科学与公平价值导向的冲突等。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教育系统内外部改革难度的增加,稳妥推进高考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吕文慧  
高考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大型考试,其录取规则的制定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高考录取模式改革目标是制定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高校良好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录取模式。从效率的角度讲,最佳的规则是实现考生与高校之间的稳定匹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当前,我国不同省份在高考录取模式方面既有一定的趋同性,又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深入比较不同录取模式的综合效果,并与改革的最终目标相比较,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敏强  刘晓瑜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评价考试体系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应辩证地看待传统的考试方法,批判地继承传统考试的优点,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对传统的中小学评价考试观进行改革,还要引进相应的现代评价考试理论和方法,树立以激励学生发展,发展学生专长的评价考试观,使用先进的评价考试技术方法,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考试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池泽新  洪涛  胡艳  张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运而生。如何兼顾知识、能力和公平,更加科学地选拔合格人才,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入学考核体系建设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将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融合的模式,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入学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玉祥  
传统模式中,文理考生之间泾渭分明,在投档录取上相互之间并不发生联系。只要允许高校设置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就无法在新高考中按传统思维分院校开展投档录取。新的招生理念是投档时不再"投档到校",而改为"投档到志愿单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