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1)
2023(10204)
2022(8936)
2021(8627)
2020(6993)
2019(16390)
2018(16354)
2017(31562)
2016(17346)
2015(19614)
2014(19705)
2013(19714)
2012(17849)
2011(15696)
2010(15596)
2009(14061)
2008(13739)
2007(11538)
2006(9924)
2005(8498)
作者
(49014)
(40510)
(40244)
(38545)
(25785)
(19502)
(18405)
(16132)
(15334)
(14485)
(13956)
(13466)
(12833)
(12689)
(12448)
(12389)
(12248)
(12125)
(11506)
(11308)
(10065)
(9772)
(9639)
(9225)
(9123)
(8976)
(8954)
(8930)
(8083)
(8017)
学科
(65368)
经济(65285)
管理(54280)
(49628)
(42546)
企业(42546)
方法(31905)
(30290)
数学(27625)
数学方法(27325)
中国(17792)
(17441)
(14998)
(14894)
地方(14874)
财务(14833)
财务管理(14785)
业经(14664)
企业财务(14074)
(13277)
财政(12927)
理论(11687)
农业(11437)
(11109)
(10757)
贸易(10753)
(10418)
(10415)
环境(10391)
技术(10343)
机构
大学(239745)
学院(237885)
管理(98416)
(90496)
经济(88441)
理学(86014)
理学院(85093)
管理学(83720)
管理学院(83312)
研究(76860)
中国(56300)
(50863)
科学(49687)
(49280)
(38535)
财经(36164)
业大(35827)
(35768)
研究所(34995)
中心(34245)
(33521)
(32776)
北京(32138)
(31054)
师范(30806)
(28276)
农业(27960)
(27137)
财经大学(26811)
经济学(26168)
基金
项目(167871)
科学(131426)
研究(123053)
基金(121509)
(105356)
国家(104480)
科学基金(90123)
社会(75948)
社会科(71937)
社会科学(71915)
基金项目(65658)
(65460)
自然(59483)
自然科(58076)
自然科学(58063)
自然科学基金(56975)
教育(55711)
(54954)
编号(50666)
资助(49703)
成果(41050)
重点(36883)
(36566)
(34749)
(34668)
课题(34204)
科研(32370)
创新(32313)
项目编号(31774)
教育部(31354)
期刊
(97451)
经济(97451)
研究(72017)
中国(42930)
(40916)
学报(37947)
管理(34870)
科学(34468)
(31739)
大学(28492)
学学(26783)
教育(25467)
农业(22539)
技术(19701)
财经(17186)
(16973)
金融(16973)
经济研究(15498)
业经(15481)
(14381)
图书(13492)
理论(12630)
问题(12473)
科技(11920)
实践(11804)
(11804)
技术经济(11299)
财会(11085)
(11063)
会计(10968)
共检索到341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培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财富总量也成倍地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状况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国富民穷的分配格局已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基于我国国富民穷的现实,分析了这种财富分配格局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提出一些实现国民同富的政策措施,以缓解当前国富民穷的堪忧局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新中国建立之后,收入分配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其调节范围的限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在借鉴工业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节范围更为广阔、意义更为深刻的现代国民财富分配体系和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宪春  
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包括住户、法人企业和政府单位)可以按照其经济活动的特征划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常住机构部门,这三大常住机构部门构成这个国家的经济总体。一个机构单位的财富指的是其拥有的所有资产价值减去所有未偿还的负债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纯威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强化造成的内外经济失衡格局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着"不可能三角"、货币冲销、国民财富流失等多种困境。通过长、短两种视角的实证分析发现,实施短期以稳定汇率为核心、重视价格型政策运用和长期以调控央行国外资产为核心、重视规模型政策运用的协同策略,是摆脱货币政策困境、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有效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亮才  杨育民  
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的成因形形色色,市场经济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某些缺陷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些缺陷往往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克服。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富分配不公问题,就必须借助于非市场机制,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适当干预,从而使社会财富分配满足时代的正义要求。财富分配不公既存在于一国之内,也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中国现代发展模式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解决国内和国际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吕宗耀  
局部无餍足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立论基石。根据戈森第一定律和实际生活经验,真实的消费量在固定期限内存在饱和性。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把消费域仅仅集中在无餍足性域内不符合真实的消费规律。从宏观经济层面引入消费具有餍足性假设,对收入—消费曲线进行两阶段线性化模拟,得到包含收入分配变量的国民收入决定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国民收入的变动影响因素,认为技术创新是影响收入分配和国民总收入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外生因素。在没有重大技术创新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份额,能克服由生产能力过剩回到均衡状态过程中带来的经济萧条,为宏观上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为基础,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比例变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留存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劳动报酬占比下降6.66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的经营性留存占比有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的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生产税净额和社会保险收入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由于缴纳收入税,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则继续上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与初次分配相比有所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的幅度趋小,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对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相对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强化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万军  张懿佼  
利用中国2005—2014年资金流量表和财政年鉴的数据,探究居民、政府和企业部门在国民总收入的占比变化。结果表明:在初次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在2005—2009年间有明显的大幅上升,而在2009年之后的上升幅度则较小,政府部门上升幅度变化不大,但企业部门却逐年下降;在再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上升幅度并不明显,企业部门逐年下降趋势不变,政府部门上升幅度较明显。因此,为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必须提高劳动者和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财富存量的大小不仅影响到社会成员初次分配的份额大小以及差距的大小,而且决定再分配可能的限度和规模。反过来,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会影响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会影响到财富长期稳定的增长。我国目前财富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是政府收入过高、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劳动者收入偏低。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调整政府和居民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和改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特别是最低工资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路新民  
人活多久才算是满足了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不是搞生命科学的,即便是搞生命科学的人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人活得很短暂,但是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有的人活得很长久,但却没有给人类留下一丁点儿的财富。财富与人生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而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必然联系。这个精神状态,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与否,而是指在他的有生之年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人,各有各的活法。但作为人类的一份子,究竟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为后人留下多少遗产?我不是人类的评论家,也无需评论人的贡献。我想借此说的是中国教育技术界的泰斗人物南国农老先生的90岁生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吾金  
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以商品交换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之后,"市场"不仅以其巨大的魔力改变了财富的存在方式,而且使财富本身也感染了这种巨大的魔力。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就像一个神通广大的炼金术士,当财富通过炼金炉两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已经完全不认识它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政  
一种自我肯定的信念。一种不服输的拼搏意志,一种征服一切的精神——这些,才最终使人类能够掌握精神财富并创造物质财富,这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根本的能力与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这可以称之为财富的母体,财富中的财富。正是因为这种征服的精神,这种财富中的财富,人类才成了世界的主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