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3)
2023(6259)
2022(5268)
2021(4752)
2020(4030)
2019(9151)
2018(9090)
2017(17205)
2016(9619)
2015(10967)
2014(10928)
2013(10863)
2012(10143)
2011(9325)
2010(9369)
2009(8964)
2008(8930)
2007(8265)
2006(7489)
2005(7159)
作者
(30090)
(25173)
(25038)
(23781)
(15965)
(12118)
(11301)
(9711)
(9580)
(9120)
(8706)
(8568)
(8424)
(8360)
(8246)
(7843)
(7522)
(7519)
(7411)
(7324)
(6307)
(6284)
(6229)
(5928)
(5796)
(5702)
(5648)
(5595)
(5221)
(5024)
学科
(36352)
经济(36268)
管理(33730)
(28138)
(24219)
企业(24219)
方法(14389)
(13190)
(13064)
数学(12235)
数学方法(12096)
(11573)
中国(9554)
(9142)
业经(8931)
(8598)
体制(7781)
(7445)
财务(7427)
财务管理(7401)
(7304)
银行(7277)
企业财务(7024)
(6992)
金融(6990)
(6950)
(6762)
贸易(6759)
(6613)
农业(6149)
机构
大学(143733)
学院(141070)
(59864)
经济(58613)
研究(53219)
管理(51040)
理学(43300)
理学院(42817)
管理学(42123)
管理学院(41872)
中国(41604)
科学(32044)
(31318)
(31099)
(30513)
(28296)
研究所(25295)
农业(24361)
中心(23950)
(23621)
业大(23540)
财经(23511)
(21312)
北京(19510)
(19253)
经济学(18674)
(18473)
财经大学(17554)
(17362)
经济学院(16649)
基金
项目(92221)
科学(72313)
基金(68148)
研究(64632)
(61413)
国家(60934)
科学基金(50869)
社会(41540)
社会科(39354)
社会科学(39344)
基金项目(35283)
(35224)
自然(33748)
自然科(32918)
自然科学(32904)
自然科学基金(32350)
(30582)
教育(29443)
资助(28364)
编号(24900)
(22313)
重点(21489)
(21313)
成果(21068)
(19330)
(19307)
创新(18314)
科研(18087)
课题(18072)
教育部(17888)
期刊
(68595)
经济(68595)
研究(44395)
中国(33613)
(27968)
学报(26474)
(25641)
科学(23364)
管理(21128)
大学(20092)
学学(19100)
农业(18767)
(15101)
金融(15101)
教育(13694)
财经(12484)
技术(11008)
(10709)
经济研究(10599)
业经(10051)
(9953)
理论(9178)
问题(8990)
实践(8326)
(8326)
(7779)
价格(7518)
业大(7420)
世界(7281)
(7181)
共检索到227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志荣  
建立和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新机制韩志荣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发展农业生产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与其他各项农业政策相互配合,促进了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和完善粮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邢孝兵  徐洁香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国计民生,是生存之本。它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制约。在WTO框架下,粮食进口关税大幅度下调,外国粮食将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我国政府对粮食价格及其形成机制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应对来自世界市场的冲击,增强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敏  
粮食价格形成和运行机制分析●严敏●赵昌文如果说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主要是从质的方面强调政府和市场在粮食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程度;那么,粮食价格运行机制则更多地是在量的方面反映粮食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对此,文章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探讨。严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夏庆利  
文章认为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近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 :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库存积压严重 ;再次出现“卖粮难” ,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经营成本过高 ,造成财政补贴不断增加 ,而农民却并没得到“粮改”的好处。作者提出 ,必须充分认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粮改”中的基础地位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目前粮食充裕 ,调控实力雄厚的有利时机放开粮食市场 ,试行以粮食现货市场决定粮食购销价 ,以期货市场预测远期价 ,以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作补充的新型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娟  任晓娜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实施,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从政策实施和政策变化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和波动机制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存在缺乏对分品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差异的研究,缺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政策实施前后对比的研究;对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社会福利变动的研究和评价较少等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敏芳  
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其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市场中供求双方利益。构建合理科学的粮食价格机制,能够有效防范价格的大幅波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粮食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虽然可以发挥价格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但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对粮食价格的调控作用,同时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加强信息发布,从而真正解决粮食市场的"买贵卖难"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予新  
协调与粮食价格有关的诸多矛盾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机制。健全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应以市场为主导,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价格杠杆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粮食价格调控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和市场形成互为补充、有机耦合的关系。"二力耦合式"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运行方式是:基础的市场和辅助的政府有机衔接;内生的市场和外生的政府内外呼应;微观的市场和宏观的政府相互结合;直接的市场和间接的政府良性互动;正常时的市场和异常时的政府互为分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何萍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机制实施以来,对于粮食稳定发展,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真分析这一机制的运行效果,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对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消费者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粮食价格调控机制执行效果评价(一)保持了粮食市场价格的总体平稳最低收购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是农业大省,也是产粮大省,粮食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对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的供求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状: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的提出自1979年以来,江西的粮食价格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祥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及其市场主体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改革开放前,政府影响力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以不断调适政府对粮食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力为主线,经历了从政府直接控制价格水平到间接影响价格水平形成的转折。总体而言,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时,往往通过政府强势的价格影响力来实现粮食增产,而当粮食供求关系偏松时,政府强势影响价格的弊端就会累积性呈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及其调整来看,我国一直没有找到粮食供求关系偏松状况下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济才  
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粮食主产区为投入重点,强力打造全国粮食核心产区,明显改善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效促进了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财政投入"一股独大"的状况长期存在,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分散投入问题比较突出,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户分散经营格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智先  
本刊于2009年第4期刊发了《粮食主产区"憋粮"现象的背景与诊断》(以下简称《背景与诊断》)一文,对近年我国粮食生产流通领域出现的"憋粮"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此文发表后,引起学界关注。现将争鸣及回应文章予以编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保护制度郭玮一、现行粮食保护价制度的问题我国对粮食实行价格保护,是从1996年开始的。1996年秋粮上市时,不少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很多粮食品种的国家定购价,已经接近或超过了粮食的议购价和市场价。1997年2月的数据显示,早籼优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平山  
保障粮食产量安全和价格稳定是永恒话题。当前我国提出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零增长"行动方案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更好实现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长短期平衡,需考察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关系与影响机制。本文在分析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走势的基础上,探究农资价格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相对小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并且农资总体价格以及化学肥料、农药的价格变动是粮食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在农资需求仍然较大的现实情况下,农资类价格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可忽视。在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控制农药、化肥等农资使用量,并从整体上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