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6)
- 2023(14949)
- 2022(12285)
- 2021(11106)
- 2020(9369)
- 2019(20998)
- 2018(20742)
- 2017(39405)
- 2016(21494)
- 2015(24029)
- 2014(24055)
- 2013(23859)
- 2012(22154)
- 2011(20068)
- 2010(20690)
- 2009(19677)
- 2008(19692)
- 2007(18080)
- 2006(16357)
- 2005(15460)
- 学科
- 济(100978)
- 经济(100832)
- 业(89550)
- 企(81508)
- 企业(81508)
- 管理(80608)
- 方法(38808)
- 业经(32449)
- 财(31481)
- 数学(29988)
- 农(29842)
- 数学方法(29563)
- 中国(27988)
- 制(24073)
- 地方(22692)
- 务(22006)
- 财务(21963)
- 财务管理(21925)
- 农业(21186)
- 企业财务(20782)
- 技术(20323)
- 体(17661)
- 和(17496)
- 理论(17244)
- 策(17112)
- 银(16887)
- 银行(16852)
- 划(16761)
- 融(16504)
- 金融(16502)
- 机构
- 学院(317677)
- 大学(312113)
- 济(133208)
- 经济(130518)
- 管理(122944)
- 研究(109696)
- 理学(103902)
- 理学院(102806)
- 管理学(101041)
- 管理学院(100457)
- 中国(87071)
- 京(67510)
- 财(66125)
- 科学(65678)
- 农(56939)
- 所(56754)
- 江(51875)
- 研究所(50476)
- 财经(50283)
- 中心(49568)
- 业大(46222)
- 经(45359)
- 农业(44447)
- 北京(43125)
- 州(40896)
- 院(39809)
- 经济学(39636)
- 范(38152)
- 师范(37680)
- 省(37075)
- 基金
- 项目(200561)
- 科学(159219)
- 研究(146946)
- 基金(144919)
- 家(126219)
- 国家(125044)
- 科学基金(108112)
- 社会(93808)
- 社会科(88946)
- 社会科学(88925)
- 省(81356)
- 基金项目(75113)
- 自然(69650)
- 自然科(68057)
- 自然科学(68038)
- 划(67024)
- 自然科学基金(66858)
- 教育(66725)
- 资助(60135)
- 编号(58322)
- 发(47586)
- 成果(47424)
- 重点(45625)
- 创(45183)
- 部(43779)
- 业(42509)
- 课题(41998)
- 创新(41541)
- 制(40912)
- 国家社会(38572)
- 期刊
- 济(161726)
- 经济(161726)
- 研究(98392)
- 中国(72913)
- 财(54988)
- 农(54480)
- 管理(54322)
- 学报(47506)
- 科学(45873)
- 农业(36960)
- 大学(36857)
- 学学(34967)
- 融(34272)
- 金融(34272)
- 教育(33542)
- 技术(30661)
- 业经(28336)
- 财经(25826)
- 经济研究(24934)
- 经(22270)
- 业(21446)
- 问题(20438)
- 技术经济(18231)
- 科技(16337)
- 现代(15687)
- 贸(15679)
- 世界(15536)
- 统计(15480)
- 策(14943)
- 商业(14860)
共检索到506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庆伟
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一种新型企业模式,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使科学技术这个社会生产力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科技先导型企业,是指那种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吸收与开发应用科技进步的能力,迅速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形成经济规模,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一、科技先导型企业发展机制的构成概括地说,机制是指一定的系统事物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栾庆伟
一、科技先导型企业的内涵和特点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一种新型企业模式,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使科学技术这个社会生产力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青春 刘世华 杨雪 姜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秋贵
花宝沟煤矿,在国家对煤炭企业"关小、改中、建大"政策指导下,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经过三年努力,成效显著。一是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将一座年产21万吨的小型煤矿,改建成年产90万吨的"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并建成配套90万吨洗煤厂,积极建设科技型地面企业,实现了安全效益双赢;二是打造绿色矿山,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和谐矿区,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矿区展现出和谐文明的勃勃生机和风貌;三是坚持以煤为主,多业并举,实现一矿两厂,向着高科技、集团化目标迈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永江
建立和完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是在对如下两个问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和论述的。一 ,人类在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 ,国民经济的主体经济的产业性质是不同的 ,已经和将要经历的主体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二 ,人类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之一是劳动力及其劳动力管理体制。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区别中 ,关键的要素是劳动力在主体经济发展中的性质及其管理体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肖元真
技术先导型企业,亦称为科技先导型企业,对于它的定义,目前还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认为:还是称“技术先导型企业”为宜。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虽然是非常密切的,但就其本质来说,是有区别的。技术是以社会经济的效用为第一,而科学则以追求现象或效用根源的真理为中心,可以不与社会经济现实要求直接结合。目前,科学和技术的体系都越来越复杂,互相交错,难以划界限。一般认为,科学是由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与技术要加以区别。企业是注重于物质财富开发的生产经营组织,利用传统的成熟技术、适用技术,或高新技术,来开发出有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以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基础,用技术开发带动企业发展是企业迅速发展乃至国民经济高效发展的主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和治理整顿的深入,各界人士对此观点已基本取得共识,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应运而生。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以技术开发为主要手段,大面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生产出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对行业其它企业具有技术带动和扩散作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市场需求,将先进而适用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开发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并为社会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阳文军 李云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薇 伍志文
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一种必然的制度选择,是重塑银企关系、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需要。目前制约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四个主要约束因素———传统信用文化约束、企业信用市场约束、法律环境约束、网络技术约束必须尽快解决,以期推动我国企业信用制度的早日建立和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康晶 张荣 张少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集群缺少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使集群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甚至有碍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生存和整个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集群的运行机制,提高集群的竞争力,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必经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艳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家的作用日显重要。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是搞活企业,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中外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能够使本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商战”中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能够在社会上产生示范效应,引来一大批企业仿效,使整个社会的经营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还能创造大批的市场机会和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没有这批人,在市场经济中再好的外部环境、制度和机会,也难以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难以扭转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难以应付未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如何认识企业家的本质、规范企业家的行为、完善企业家的机制,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家队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非平 杨守正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了,才能使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真正保持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广大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要全党重视,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为企业技术改造创造良好的条件,搞好大中型企业是大有希望的。本文就此问题略抒管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克勇
我国国有企业从建国之初发展至今,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学习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国情的特殊性,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外部法规不完备,内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不合理,缺少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股权高度集中问题,需要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和改善公司治理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激励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