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6)
2023(10239)
2022(8752)
2021(7899)
2020(6896)
2019(15770)
2018(15724)
2017(31867)
2016(16882)
2015(19309)
2014(19188)
2013(19433)
2012(18389)
2011(16713)
2010(16888)
2009(16181)
2008(16235)
2007(14794)
2006(13420)
2005(12579)
作者
(49895)
(41499)
(41080)
(39552)
(26641)
(19836)
(18950)
(15909)
(15749)
(15133)
(14367)
(14061)
(13414)
(13399)
(13345)
(13106)
(12296)
(12139)
(12134)
(12011)
(10497)
(10381)
(10097)
(9492)
(9472)
(9403)
(9400)
(9293)
(8382)
(8035)
学科
(71803)
经济(71679)
管理(54876)
(50425)
(41562)
企业(41562)
方法(34176)
数学(31004)
数学方法(30822)
(27212)
(23951)
银行(23805)
(23775)
(22354)
中国(21687)
(18156)
(17637)
金融(17635)
(15141)
业经(14929)
(14877)
制度(14871)
(14746)
贸易(14735)
(14377)
(13777)
财务(13755)
财务管理(13709)
企业财务(13097)
体制(13059)
机构
大学(250276)
学院(245594)
(109402)
经济(107200)
管理(94151)
研究(84101)
理学(79445)
理学院(78657)
管理学(77682)
管理学院(77224)
中国(74096)
(59252)
(52938)
科学(46078)
财经(45429)
(42330)
(41241)
(40500)
中心(39732)
(38949)
研究所(37293)
经济学(35517)
财经大学(34000)
北京(33908)
业大(33242)
经济学院(32196)
农业(32010)
(30651)
(30586)
(29234)
基金
项目(153661)
科学(121628)
基金(114455)
研究(112493)
(99071)
国家(98312)
科学基金(84116)
社会(74256)
社会科(70586)
社会科学(70571)
基金项目(59399)
(57869)
自然(52842)
教育(52161)
自然科(51601)
自然科学(51586)
自然科学基金(50737)
(49609)
资助(48301)
编号(43666)
成果(37280)
(36581)
重点(34734)
(34048)
(32568)
(32173)
教育部(31916)
国家社会(31504)
课题(31186)
人文(30381)
期刊
(121388)
经济(121388)
研究(82985)
中国(52467)
(46678)
(43264)
金融(43264)
管理(37354)
学报(36831)
(36200)
科学(33378)
大学(28997)
学学(27438)
财经(24348)
农业(22510)
教育(21684)
(20664)
经济研究(20339)
技术(19055)
业经(18144)
问题(16588)
(15112)
理论(14077)
国际(13870)
实践(12524)
(12524)
技术经济(11840)
统计(11394)
(11252)
商业(11210)
共检索到394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玲  郭旭红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中所蕴含的潜在风险不断加大,对金融监管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条件下金融风险的传导方式与途径的分析,指出了加强金融协调监管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统筹协调的金融监管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统筹协调的金融监管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戴玉明  
当前国际上金融竞争愈发激烈,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进行有效银行监管,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银行监管历史较短,现有监管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监管协调机制刚刚起步,协调监管效率较差。本文反思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从银行监管者的角度出发,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监管协调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若干建议,力求对提高监管有效性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镜  齐萌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溪  
一、信托型企业年金面临的风险我国实行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信托制度的特点是信托财产的权利主体与利益主体的分离,使受益人在无需承担财产管理责任的情况下享受到财产的利益。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既涉及到发起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在通胀预期高企、利率市场化风潮逼近之下,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失衡问题正日益尖锐化,长期回避资产证券化将可能积累系统性风险20世纪70年代前后首次在美国出现的资产证券化,经过80年代的发展之后迅速传到了国内。1992年海南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发行的"三亚地产投资券",被视为国内资产证券化之发轫。经过持续试点,十年之后的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松林  任玉珑  
在以往协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电力协调监管的概念,分析其内涵;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包含4个层次的中国电力协调监管的组织结构,以及3方面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最后,进一步提出中国电力协调监管的措施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吕旭红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且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不协调。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迫切需要依法建立经常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纯  王颖  
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主流的金融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而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何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现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卫东  晏艳阳  
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危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两种金融监管模式的优点,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艳  
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和国际化的金融背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就成为近几年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红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用于养老的福利保障计划,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的环境下产生的,并成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文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及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目前金融业经营体制综合化趋势,认为现有分业监管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监管体制协调。基于对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论和建议是: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在分工与协作中,应尽量通过信息共享和相互提供服务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各自的职责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双边或多边紧急磋商制度;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使其发挥更高层次的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明凯  杨富玉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协调监管现状,提出需要构建金融协调监管服务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合作、标准统一"。本文依照"导构整合、标准统一、取之于斯、用之于斯"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基于SOA方法和XBRL标准的平台建设方案,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文章最后对金融协调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机制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