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0)
2023(8783)
2022(7588)
2021(7168)
2020(6072)
2019(13788)
2018(14127)
2017(27453)
2016(15575)
2015(17821)
2014(18129)
2013(17909)
2012(17180)
2011(15832)
2010(16317)
2009(15620)
2008(15345)
2007(14407)
2006(13277)
2005(12405)
作者
(47779)
(39340)
(39113)
(37758)
(25232)
(18680)
(18046)
(15190)
(15149)
(14646)
(13423)
(13147)
(12983)
(12913)
(12848)
(12319)
(11780)
(11772)
(11609)
(11588)
(10330)
(9969)
(9833)
(9212)
(9123)
(9072)
(9057)
(8826)
(8179)
(8032)
学科
(56767)
经济(56684)
管理(43037)
(38164)
(29871)
企业(29871)
方法(22277)
中国(20199)
数学(19563)
数学方法(19278)
(18794)
(17800)
(17263)
(14059)
银行(14020)
(13744)
(13529)
(13439)
贸易(13428)
(13132)
业经(11974)
(11885)
金融(11878)
(11789)
(11658)
农业(11192)
地方(11058)
理论(10176)
(9985)
(9631)
机构
大学(223897)
学院(223551)
(90916)
经济(88584)
研究(83536)
管理(78070)
中国(67859)
理学(64087)
理学院(63347)
管理学(62172)
管理学院(61763)
科学(49763)
(49704)
(49181)
(44642)
(42253)
研究所(39630)
(38548)
中心(38415)
财经(36208)
农业(33378)
(32572)
业大(32541)
北京(32492)
(30309)
(30222)
(29597)
师范(29197)
(28372)
经济学(27463)
基金
项目(132359)
科学(101148)
研究(98317)
基金(92393)
(81406)
国家(80673)
科学基金(65866)
社会(58614)
社会科(55326)
社会科学(55314)
(51798)
基金项目(46391)
教育(46126)
(44779)
自然(41909)
编号(41567)
自然科(40839)
自然科学(40818)
资助(40811)
自然科学基金(40080)
成果(37417)
课题(31035)
重点(30252)
(29703)
(28882)
(26474)
(26113)
科研(25146)
项目编号(25076)
(25008)
期刊
(111614)
经济(111614)
研究(77273)
中国(53194)
(39419)
学报(37554)
(37110)
(32850)
金融(32850)
科学(32375)
管理(31626)
教育(31147)
大学(28091)
学学(26074)
农业(25826)
技术(19388)
财经(18427)
业经(18272)
经济研究(18260)
(15915)
问题(14967)
(14138)
国际(12835)
图书(12535)
(12493)
理论(12185)
实践(10924)
(10924)
(10798)
(10596)
共检索到374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珏  王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这三个渠道各自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不是平行地、各自独立地发挥功能,而是形成有机的整体。然后,通过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现状,认为仅仅改善和疏通信贷渠道并不是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关键,建立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是迫切的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祁玉清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比,2000—2021年中国的M_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偏差的波动性更大;从M_2/GDP看,2000—2022年,中国M_2/GDP的值从1.34增加到2.2,平均值为1.78,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美国(0.64)、日本(1.63)和欧盟(0.88)。中国货币政策指标相对宽松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生产结构延长、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本深化,不断叠加的货币政策价格影响的滞后效应,存量资产交易影响等。中国利率走廊区间相对较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特征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传导渠道通畅,但实际作用还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总体对货币政策利率不敏感,存贷差大制约贷款利率下降空间。优化货币政策,需充分认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尽可能避免对利率的长期扭曲和干扰,统筹考虑货币政策短期效果和长期经济发展演变态势,健全与LPR改革相适应的FTP体系,提高投资对当期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淼  
在我国,影子银行系统已经深深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影子银行的两部门金融系统的DSGE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子银行与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问题。随后采用Bayes技术估计了稳态下模型中的参数,再对稳态下的模型施加外部冲击,可以观测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具体传导途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乐延  
文章从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结构入手,回顾了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总体进程,指出利率市场化建设的关键步骤是要打通市场型利率与管制型利率间的联动性,顺畅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为此,当务之急是应从完善基准利率曲线、健全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市场成员风险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推进国内债券市场建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祥秦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可能途径出发 ,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宪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它既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国货币当局无法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对被西方理论界誉为经典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旨在为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常军  佟淼  
本文融合我国取消利率管制初期的利率粘性特征、企业杠杆率差异和影子银行因素,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不同企业部门杠杆率差异水平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不同存款利率水平下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导效果上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当企业杠杆率差异维持在合理区间内,货币政策向主要经济变量传导是有效的,且随着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并处于一定区间内,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实现对经济微调上更具优势,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更适于刺激总产出的快速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构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转变政策调控方式、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提升政策效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将更趋多元化,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加困难;中央银行在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中兼顾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的平衡与转换能力的要求更高;中短期结构性政策工具虽然有利于稳增长,但需要解决中短期政策工具与长期目标之间的期限匹配、发挥政策工具的市场调节功能以及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搭配等问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换则面临多元目标下的相机抉择向单一规则转型、调控时机把握、调控力度掌控以及利率调控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爱婷  
本文从分析资产价格波动与物价稳定的关系入手,通过探讨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稳定与银行体系稳定目标之间的冲突,研究了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资产价格的波动作出反应的问题,提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尤其是随着东亚金融危机的出现和我国旨在防止危机影响的“稳健”货币政策的连续实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而货币传导机制问题提上了重要日程。1997年以来,为了消除东亚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下滑,我国及时采取了旨在扩张的“稳健”货币政策,在1996年5月、8月两次降息的基础上,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徐德财  赵晶  
本文基于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价格体系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传导机理。结果表明,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构成了中国价格体系短期下行的动力;虽然中国价格体系对美国投资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具有短暂免疫性,但随后会形成具有差异性特征的冲击;M2主导的美国市场流动性对中国价格体系形成显著且持续性最长的正向溢出,而路径主要为贸易、信贷、利率和预期等渠道。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选择必须基于外部冲击表现出灵活性和针对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燕  凌亢  吴九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