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0)
- 2023(4475)
- 2022(3458)
- 2021(3364)
- 2020(2532)
- 2019(5500)
- 2018(5365)
- 2017(10316)
- 2016(5535)
- 2015(5924)
- 2014(5896)
- 2013(6056)
- 2012(5691)
- 2011(5335)
- 2010(5473)
- 2009(5169)
- 2008(4971)
- 2007(4755)
- 2006(4388)
- 2005(3882)
- 学科
- 农(47642)
- 农业(31843)
- 济(29585)
- 经济(29541)
- 业(24268)
- 业经(14131)
- 农业经济(12258)
- 村(9331)
- 农村(9314)
- 发(8963)
- 地方(8818)
- 中国(8007)
- 发展(7990)
- 展(7983)
- 管理(7333)
- 建设(7077)
- 土地(7026)
- 制(6612)
- 劳(6545)
- 劳动(6544)
- 农业劳动(6307)
- 收入(6267)
- 人口(6140)
- 及其(5989)
- 方针(5956)
- 分配(5869)
- 策(5850)
- 动力(5780)
- 劳动力(5761)
- 农业人口(5698)
- 机构
- 学院(82321)
- 大学(74648)
- 农(39414)
- 济(37458)
- 经济(36781)
- 管理(31529)
- 农业(29309)
- 研究(28755)
- 理学(27496)
- 理学院(27268)
- 管理学(26909)
- 管理学院(26774)
- 中国(24369)
- 业大(20769)
- 农业大学(17715)
- 科学(16900)
- 中心(14955)
- 京(14824)
- 所(14337)
- 财(13613)
- 业(13593)
- 江(13496)
- 经济管理(13009)
- 研究所(12796)
- 发(12381)
- 省(12218)
- 发展(11417)
- 展(11399)
- 范(10798)
- 师范(10746)
- 基金
- 项目(54151)
- 研究(44167)
- 科学(42764)
- 基金(38268)
- 家(32716)
- 国家(32251)
- 社会(29410)
- 科学基金(27417)
- 社会科(27116)
- 社会科学(27111)
- 农(25305)
- 省(23568)
- 基金项目(20898)
- 编号(20372)
- 教育(17544)
- 划(17539)
- 成果(15512)
- 自然(15040)
- 自然科(14632)
- 自然科学(14631)
- 发(14378)
- 自然科学基金(14373)
- 资助(13515)
- 村(13189)
- 课题(12667)
- 业(12542)
- 发展(12278)
- 部(12146)
- 展(12087)
- 国家社会(12005)
共检索到12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明昌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国家从总体上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市场机制向农村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将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完善农村金融结构以及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金融结构的完善和金融体系的深化反过来!必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做好当前及“十一五”时期的金融工作尤其是农村金融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素娟
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双向流通低成本的模式,其核心为将分工理论运用到农村流通中,加强流通业内专业化分工,梳理农村分散流通趋向大流通,在现有的“万村千乡”工程基础上,将农产品流通纳入流通已有流通主道,在流通渠道上实现环节共用,实现了“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三位一体”的低成本流通模式。
关键词:
农村 双向 低成本 流通 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华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文基
本文论述了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了目前财政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对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 支持 投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清峰 郭晓枫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浩民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分析新农村建设给高等农业院校带来的历史机遇,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的角色定位和改革思路,以及高等农业院校应如何苦练内功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少春
一、为什么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经过六年的改革实践,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效。中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村迈出的第三步重大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家庭承包经营主要解决耕者有其权的问题,即生产经营自主权、土地承包及依法流转权、农产品处置权、自由择业权和村民民主决策权;农村税费改革主要解决耕者有其利的问题,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取消了农业税和各种不合法、不合理收费,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代;农村综合改革主要解决农民权益有保障的问题,通过促进改革完善农村上层建筑和农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义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砚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贺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完成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的大潮中,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一定要认清形势,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职责和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