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3)
2023(2088)
2022(1843)
2021(1754)
2020(1431)
2019(3316)
2018(3326)
2017(6092)
2016(3571)
2015(4160)
2014(4187)
2013(3962)
2012(3564)
2011(3167)
2010(3151)
2009(2749)
2008(2592)
2007(2208)
2006(1880)
2005(1590)
作者
(9039)
(7564)
(7527)
(7245)
(4719)
(3551)
(3462)
(3007)
(2882)
(2663)
(2587)
(2586)
(2490)
(2404)
(2397)
(2323)
(2269)
(2249)
(2231)
(2121)
(1904)
(1859)
(1788)
(1758)
(1752)
(1707)
(1697)
(1658)
(1503)
(1495)
学科
管理(11061)
(10465)
经济(10412)
(8913)
(7920)
企业(7920)
方法(4428)
理论(3640)
数学(3537)
数学方法(3502)
(3414)
(3304)
中国(3058)
研究(2930)
教育(2885)
(2882)
教学(2877)
业经(2855)
(2686)
(2369)
(2255)
学法(2184)
教学法(2184)
(2180)
财务(2172)
财务管理(2168)
技术(2113)
企业财务(2042)
(1976)
学理(1974)
机构
学院(46504)
大学(46448)
管理(18632)
(16890)
经济(16423)
理学(16118)
理学院(15941)
管理学(15730)
管理学院(15628)
研究(13983)
中国(9814)
(9411)
(8550)
科学(8032)
(7261)
财经(6752)
中心(6478)
(6361)
师范(6312)
(6226)
(6088)
业大(6053)
技术(5896)
北京(5707)
(5649)
(5624)
研究所(5588)
(5371)
职业(5334)
师范大学(5009)
基金
项目(32266)
研究(26285)
科学(25326)
基金(22321)
(18620)
国家(18439)
科学基金(16242)
社会(15761)
社会科(14711)
社会科学(14707)
教育(13437)
(13422)
基金项目(12254)
编号(11895)
(10958)
自然(9989)
成果(9782)
自然科(9749)
自然科学(9746)
自然科学基金(9571)
(8951)
资助(8623)
课题(8451)
(7378)
重点(7371)
项目编号(7220)
(7164)
(7129)
大学(6680)
创新(6647)
期刊
(18994)
经济(18994)
研究(14301)
中国(10572)
教育(9398)
管理(6760)
(6742)
学报(5715)
科学(5631)
(5265)
技术(5212)
大学(4724)
学学(4046)
农业(3631)
图书(3548)
职业(3200)
业经(3154)
财经(3070)
(3025)
金融(3025)
经济研究(2611)
(2573)
理论(2502)
(2501)
论坛(2501)
(2416)
书馆(2401)
图书馆(2401)
问题(2378)
实践(2350)
共检索到68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晓求  宋东霞  吕莉莎  
通过建立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特色理工学科全面、完整、动态的文献阅读制度和经典文献参考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学科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全面建立以科研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指导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加快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我国的学位制度需要改革,要加强博士生的培养。社会科学有自己的特点,培养方式应根据学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要抓住招生、课程、学术活动、选题、开题、论文写作几个环节。对博士生应有更高、更远的要求,应立足于培养该学科某一领域的带头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新城  任兵  
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的道路周新城任兵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学科设置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五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点39个、硕士点76个,博士点中的全国重点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  青颖  
本文以1999年-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分布、机构分布、指导教师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博"的数量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息息相关;"优博"的各学科表现与学位授予规模并不完全直接相关;"优博"数量与学科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部分一级学科甚至表现为高度相关;高等学校是"优博"的绝对主体;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影响对"优博"的数量有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培养质量,建议如下: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教育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水平;重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提升导师学术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淑江  
作者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自己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感悟,认为在社会科学类专业博士生培养中,应该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学,引导博士生处理好理论学习、方法训练与做研究、发表论文之间的关系,帮助和鼓励博士生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要补充博士生的数学知识,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训练。指出博士生要养成适合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真钻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指导是指导师遵循学术知识创生的规律给予研究生有理有据的写作训练,它至少包含着三个互为关联的环节:一是从外在结构到内在结构的透视,为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揭示写理;二是从界定概念到综述文献的坚守,为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奠定根基;三是从选题构思到行文修改的展示,为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提供模板。一旦研究生明确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写理、根基与模板,那么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就会逐渐走向坦途、步入佳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延强  曾鸣鸣  段有德  张学敏  
介绍了"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概念,即研究生主文献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掌握的主流、经典、前沿、特色的中外文文献;基于"互联网+主文献制度"指以研究生主文献研读为抓手,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主文献研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阐述了"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探索了该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西南大学实践情况,介绍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宇佳  
社会科学博士是支撑社会科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英国向来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注重培养相当规模的高素质社会科学人才。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与可观的人才储备,核心能力尚佳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招录、指导、发展、支持等环节,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存在入学机会扩大与部分群体参与不足、导师教育理念固化与就业需求变化不符、心理压力增大与学校人文关怀不足、获得学位时间延长与资助年限不够的矛盾。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从愿景、环境、能力与保障层层递进,搭建以愿景目标为引领,以环境构建为基础,以能力锻造为核心,以系统支持为保障的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框架。以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经验为鉴,我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应不断提升其质量,灵活调整其资助方式,并全面舒解其心理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世明  陈云敏  
探索工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新路———从岩土工程博士生教育谈起吴世明陈云敏一、引言研究生教育影响国家长远发展,我国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已有十多年历史,但如何使工科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最高层次,与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培养既能满足当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娜  杨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领域性的特征。但由于大学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学术惯性",而且师资队伍也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协作,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从课程、师资、基地建设等多方面保障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钟雅苏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政策调整,其中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支持。这就给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适应这场变革,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在改革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积极反应,并尽快地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风华  郑秋梅  李克文  
石油高校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承担着为本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信息人才的使命。目前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定位不准确、行业特色不明显、优势资源未充分利用及校企结合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设计、校企联合下教育运行与管理模式以及培养考核评价与质量保障等内容,探索面向石油行业的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提高培养质量,满足行业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党秀丽  刘畅  邹洪涛  范庆锋  赵野  李炳学  张玉龙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国际科研项目合作的不断增加,研究国际化视野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以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现状为基础,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国际交流平台四个方面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进行分析,提出该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钢  何欣  万青  
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法律博士学位条件已经成熟,急需落实法律博士学位设置的具体工作和步骤。培养法律博士生应采用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招收法律实务部门在职人员,以培养法律实践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法律博士学位定位,高校应当选择相应的行业合作机构,联合确定招录对象及资格条件,联合进行招录工作。结合法律博士学位特性,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含双导师制)、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案,以强调实践导向、遴选合格导师、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加强法律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以践行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国辉  刘燕  赵宏燕  
院府合作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育的特色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兴起,处于探索之中。从实践视角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院府合作载体、院府合作机制和院府合作作用,以探求我国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育质量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