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8)
- 2023(8380)
- 2022(6989)
- 2021(6392)
- 2020(4985)
- 2019(11106)
- 2018(10830)
- 2017(21406)
- 2016(11111)
- 2015(12476)
- 2014(12523)
- 2013(12828)
- 2012(12159)
- 2011(11483)
- 2010(11895)
- 2009(11347)
- 2008(10898)
- 2007(10423)
- 2006(9791)
- 2005(9018)
- 学科
- 济(81200)
- 经济(81051)
- 农(48839)
- 业(35602)
- 农业(32449)
- 管理(24409)
- 方法(22693)
- 业经(21643)
- 地方(20877)
- 数学(18719)
- 数学方法(18659)
- 中国(17010)
- 企(15885)
- 企业(15885)
- 制(13025)
- 发(12454)
- 农业经济(12432)
- 地方经济(12018)
- 学(11764)
- 体(10135)
- 发展(10123)
- 展(10116)
- 融(9838)
- 金融(9837)
- 财(9742)
- 村(9460)
- 农村(9439)
- 策(9378)
- 及其(9085)
- 银(9038)
- 机构
- 学院(177453)
- 大学(172803)
- 济(92071)
- 经济(90528)
- 管理(66781)
- 研究(65902)
- 理学(56864)
- 理学院(56309)
- 管理学(55662)
- 管理学院(55334)
- 中国(53169)
- 农(46650)
- 财(38181)
- 京(35003)
- 农业(34792)
- 科学(34555)
- 所(32964)
- 中心(30602)
- 财经(29774)
- 研究所(29096)
- 经济学(28962)
- 业大(28747)
- 江(27670)
- 经(26983)
- 经济学院(25721)
- 范(22364)
- 师范(22257)
- 经济管理(22068)
- 北京(22009)
- 院(21479)
- 基金
- 项目(107776)
- 科学(85999)
- 研究(83852)
- 基金(79543)
- 家(67444)
- 国家(66732)
- 社会(59592)
- 科学基金(57370)
- 社会科(55072)
- 社会科学(55051)
- 省(41973)
- 基金项目(41865)
- 教育(35313)
- 编号(34384)
- 划(33029)
- 自然(32111)
- 自然科(31330)
- 自然科学(31325)
- 资助(31315)
- 自然科学基金(30795)
- 农(28211)
- 成果(27711)
- 发(26159)
- 部(25061)
- 国家社会(24913)
- 重点(23460)
- 课题(22741)
- 发展(22519)
- 展(22221)
- 性(22032)
- 期刊
- 济(121017)
- 经济(121017)
- 研究(58993)
- 农(54033)
- 中国(39260)
- 农业(36295)
- 财(27048)
- 科学(24896)
- 融(24144)
- 金融(24144)
- 学报(24141)
- 业经(23605)
- 管理(21951)
- 大学(20405)
- 学学(19793)
- 经济研究(17611)
- 问题(16430)
- 财经(16429)
- 业(15678)
- 农业经济(14777)
- 农村(14633)
- 村(14633)
- 经(14283)
- 技术(13915)
- 世界(13881)
- 经济问题(11985)
- 教育(11913)
- 技术经济(11052)
- 社会(10335)
- 版(10232)
共检索到288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道龙
提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经济制度,必须由财产关系明晰的微观经济主体、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合理宏观调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群发 雷虹
文章认为.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着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差,人增地减矛盾突出,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1.培育市场主体。包括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和开拓市场;2.建立市场体系。主要是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大市场预测和信息系统;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其中,主要是加强资金流向的调控、农产品价格保护的调控、政策法规的调控和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雍哲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如何深化农村改革,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顺利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道,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当前需要很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市场经济与农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农业领域建立新的发展诱导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产品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况,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农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主要靠国家的计划和指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农业应以生产是否发展、农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农民收入是否增加为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积极性的大事,是检验农业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经过一段争端,已由十四大给以肯定。究竟怎样认识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应如何发展?本文想就此作一些探讨。 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一)农村的经济成分适宜于发展市场经济 农村经济体制经过改革以后,农户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有产品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耀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认,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评价农村改革的过去,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已成为从事农村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讨论、探说的一大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改革历史与现实剖析,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贤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方贤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中都普遍存在。它与农村经济紧密相联,但在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下,其地位、形式、作用及其监管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我国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亚东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在我国农村如何实现?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社来精心、全面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并为农民生产与生活服务。 一、为什么要由农村合作社来全面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一)从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农民不能自发地进入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经济组织来组织和引导 考察我国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在我国各层的决策中,农民没有自己的忠实的、完整的代言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国家没有哪一个部门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明云成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农村金融如何围绕这一个总目标来推进改革,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大课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社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崚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新阶段。什么是市场经济,尽管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看法尚不尽一致,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达到共识:(1)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都要进入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产权关系明晰,利益主体多元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3)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等间接方式进行,旨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义瑞 巫启玉 路建祥 李怡农 甘能平
立足市场经济改革农村金融党的"14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达就明确了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要面向市场,进入市场。从这种情况出发,我认为一定要按照小平同志讲的,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同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承认除人民银行以外的所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必须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也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同时,又必须承认,由于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银行业务的政策性更强(有不少国营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茂才
作者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使中国90年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由局部的开放向全方位的开放推进,经济文化出现了由局部的整合向整体的新态势和新特点,经济和文化互为中介的整合现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趋势。只有在市场化、现代化的经济活动进入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大经济、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文化的整合度。经济与文化的整合,是商品进入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一致性和整个度的提高,正是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涛 原玉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基本关系张涛,原玉廷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基本关系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有何关系?我们的管见如下:一、企业与家庭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供求矛盾。企业作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作者在本文重点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信息与动力结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尚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