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0)
2023(7684)
2022(6341)
2021(6067)
2020(4926)
2019(10982)
2018(11198)
2017(20751)
2016(11676)
2015(13084)
2014(13363)
2013(13165)
2012(12307)
2011(11502)
2010(11633)
2009(10916)
2008(10652)
2007(9944)
2006(9126)
2005(8421)
作者
(34400)
(29428)
(28771)
(27704)
(18032)
(14078)
(13096)
(11340)
(11131)
(10366)
(10006)
(9792)
(9323)
(9300)
(9165)
(8851)
(8564)
(8540)
(8501)
(8307)
(7682)
(7315)
(7154)
(7007)
(6742)
(6728)
(6486)
(6429)
(6099)
(6010)
学科
(48715)
(48062)
经济(48000)
(36247)
农业(32420)
管理(24487)
业经(17760)
(15842)
企业(15842)
方法(14565)
(13284)
中国(13268)
数学(12697)
数学方法(12542)
农业经济(12391)
地方(11327)
(10419)
(10253)
(9666)
(9504)
农村(9485)
(9102)
银行(9083)
(9055)
贸易(9049)
(8930)
(8866)
(8801)
发展(8729)
(8709)
机构
学院(166657)
大学(161803)
(67265)
经济(65604)
管理(60985)
研究(59211)
(52324)
理学(51275)
理学院(50777)
管理学(49862)
中国(49623)
管理学院(49578)
农业(39746)
科学(35755)
(34268)
业大(32544)
(30946)
(30647)
中心(29986)
(28867)
研究所(27398)
农业大学(24205)
财经(23205)
(22988)
(22862)
(22664)
师范(22609)
北京(21094)
(20976)
(19859)
基金
项目(106247)
科学(82630)
研究(81165)
基金(75135)
(65699)
国家(64996)
科学基金(54648)
社会(50810)
社会科(47511)
社会科学(47502)
(43818)
基金项目(39408)
教育(36042)
编号(35925)
(35209)
自然(33407)
自然科(32633)
自然科学(32623)
自然科学基金(32057)
资助(30271)
(30108)
成果(29978)
课题(24353)
(23852)
(23390)
重点(23284)
(21655)
(21087)
国家社会(20719)
创新(20178)
期刊
(86752)
经济(86752)
(59621)
研究(49715)
中国(43403)
农业(40032)
学报(29776)
科学(25961)
(25562)
金融(25562)
大学(23194)
(22054)
学学(21916)
业经(21450)
教育(20935)
管理(18319)
(17651)
农业经济(14681)
农村(14571)
(14571)
技术(14254)
问题(12500)
(12104)
财经(11037)
经济研究(10557)
世界(10352)
图书(9722)
业大(9691)
经济问题(9496)
(9463)
共检索到272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博  
人民币反假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事关人民币信誉和金融秩序稳定大局。近年来,制贩假币违法犯罪分子将目标逐渐转移到农村,而农村由于受经济条件、信息渠道不畅及农民的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已成为反假工作的薄弱部位和假币泛滥的重灾区,给人民币反假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反假、打假工作,建立农村反假货币网络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国豪  
当前,假币在农村泛滥,已成为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毒瘤”,把握假币流通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讨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构建高效运作的反假组织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识假、反假能力,营造高效的农村反假货币工作格局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并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宋永清  
近年在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 ,假币犯罪仍然呈现出上升的势头。仅以四川省的情况来看 ,全省收缴的假人民币 2 0 0 1年为 2 2 2 13 10 5元 ,2 0 0 2年达到 2 45 862 45 5元。随着大中城市宣传和打击力度的加大 ,群众反假人民币的意识也得到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平  
目前,山西农村物流体系存在诸如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业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创新型物流网络是建立在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在协同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上,构建新型物流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华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已成为假币犯罪活动的"重灾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地区假币犯罪形势特征、假币犯罪高发原因及当前农村反假货币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铁军  朱晓明  张志峰  
建设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点)是构建农村反假货币网络的有效形式,是我国反假货币工作向广大农村延伸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社会配合、经费保障、人员选择、规范管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建设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粗浅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立平  
近年来,反假币形势不容乐观,制贩假币活动时有发生。论文基于反假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健全考核机制、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其新兴的技术、知识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国农业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信息技术来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信息农业蓬勃兴起。农业的主要阵地在农村,信息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村信息网络体系来支撑。只有农村信息网络体系顺利构建成功,方可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共享,进而推动信息农业及整个农村经济的顺畅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农村信息网络体系还很不完善,必须加快构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波  
在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新环境下,物流网络的优化是促进物流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提升的核心动力。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对此农产品物流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物流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国华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业态有效提升,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主体多元化,但相比城市完善而成熟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快速拓展,农村现有流通服务网络显得简单,存在流通方式单一、经营业态落后、流通基础设施不足、流通主体实力较弱、管理方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调整利益分配方式,规范政府行政职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安全高效的市场体系,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牛春刚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发农村市场对我国内需的拉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以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助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牛春刚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发农村市场对我国内需的拉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以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助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新化县支行联合课题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庆  
本文对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讨论作了进一步思考。美元是否能够保持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怎样重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如何防范可能的风险?本文分析认为,美元还将较长期地保持其目前的地位。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各国只有共同协作,才能逐步推动建立更加负责任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珏  王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这三个渠道各自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不是平行地、各自独立地发挥功能,而是形成有机的整体。然后,通过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现状,认为仅仅改善和疏通信贷渠道并不是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关键,建立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是迫切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