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8)
- 2023(9590)
- 2022(8028)
- 2021(7166)
- 2020(6103)
- 2019(13347)
- 2018(13527)
- 2017(26167)
- 2016(14056)
- 2015(16018)
- 2014(16322)
- 2013(16548)
- 2012(15784)
- 2011(14688)
- 2010(15393)
- 2009(14909)
- 2008(13498)
- 2007(12246)
- 2006(11272)
- 2005(10133)
- 学科
- 济(85052)
- 经济(84981)
- 农(45521)
- 业(44018)
- 管理(32024)
- 农业(30421)
- 地方(23732)
- 方法(22737)
- 业经(20654)
- 数学(20001)
- 数学方法(19892)
- 企(19783)
- 企业(19783)
- 中国(19326)
- 学(15229)
- 制(15010)
- 地方经济(14574)
- 产业(12513)
- 发(12469)
- 体(12171)
- 融(11287)
- 金融(11280)
- 财(10949)
- 贸(10825)
- 贸易(10819)
- 银(10628)
- 银行(10609)
- 农业经济(10550)
- 易(10419)
- 行(10382)
- 机构
- 学院(214090)
- 大学(207956)
- 济(103391)
- 经济(101432)
- 研究(80213)
- 管理(79081)
- 理学(67134)
- 理学院(66477)
- 管理学(65566)
- 管理学院(65191)
- 中国(61429)
- 农(55718)
- 科学(46714)
- 京(43783)
- 农业(42633)
- 所(41579)
- 财(41194)
- 研究所(37394)
- 业大(37236)
- 中心(36728)
- 江(34818)
- 财经(31889)
- 经济学(31540)
- 经(28632)
- 经济学院(28156)
- 院(27499)
- 省(27166)
- 北京(27153)
- 范(26850)
- 州(26789)
- 基金
- 项目(137354)
- 科学(106893)
- 研究(104495)
- 基金(96807)
- 家(84136)
- 国家(83326)
- 科学基金(69829)
- 社会(68554)
- 社会科(64597)
- 社会科学(64582)
- 省(56612)
- 基金项目(51153)
- 划(44750)
- 编号(44022)
- 教育(43999)
- 自然(40508)
- 自然科(39461)
- 自然科学(39449)
- 自然科学基金(38729)
- 资助(38535)
- 成果(35535)
- 发(34267)
- 农(31552)
- 重点(30510)
- 部(29928)
- 课题(29847)
- 发展(28808)
- 国家社会(28701)
- 展(28397)
- 创(28273)
- 期刊
- 济(132101)
- 经济(132101)
- 研究(65548)
- 农(59673)
- 中国(48893)
- 农业(40156)
- 学报(33707)
- 科学(30737)
- 财(28769)
- 管理(27024)
- 大学(26298)
- 业经(25709)
- 学学(25156)
- 融(22927)
- 金融(22927)
- 经济研究(19883)
- 技术(19503)
- 业(18597)
- 问题(18153)
- 教育(17404)
- 财经(16290)
- 经(14454)
- 世界(14373)
- 农村(14333)
- 村(14333)
- 农业经济(14256)
- 经济问题(13067)
- 技术经济(12752)
- 版(11469)
- 图书(11096)
共检索到343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君望 胡祚和
一、农机化的功能及其效益机制 农机化是用机器进行农业生产作业。而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农机化则体现为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取代,是机电形态的工程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和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它的经济效果体现为它的功能所形成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较,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 王苏亮 吴宗鑫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用来分析资源问题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描述了日本以MFA方法表述国家资源投入、废弃物产生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循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经验;指出MFA方法将是我国分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使用状况的重要方法;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提出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包括的主要指标。这些指标将为我国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会成为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我国与国际比较,找出差距,调整战略的重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宗毅 宋建武
从农机装备保有量、利用率及发展质量3方面构建我国农机装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区域农机装备结构现状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机装备总量不足但部分过剩,同时存在较大区域差异;2)我国种植业机械的整体装备利用率较低;3)我国无论是从事农机化作业的队伍还是全部从事农业生产的队伍,其劳动生产率都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农机化发展是以较大的燃油消耗作为代价来实现的,农机化发展质量有待提升。整体来看,我国农机装备结构亟待优化。
关键词:
农机装备结构 评价 指标体系 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刘素梅
构建现代农业经济指标体系,对于科学评价农业经济发展,指导农业可持续、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指标体系存在着若干突出和问题,应从资源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农业经济指标体系,并积极研究相关的推进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涛 任文伟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探索,不同于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重视经济发展。为了引导崇明岛走向兼顾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道路,从崇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出发,提出了一套生态岛的经济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体现了在生态不退化的前提下挖掘经济发展空间,推动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实现,打造领先的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理念,包括了绿色经济产出等9个基础指标,绿色经济指标、生态价值指标和生态经济指标3个二级指标,最终可计算出生态岛的经济指数。其中,提出了计算绿色经济产出的新思路,即通过建立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账簿,实施项目准入机制、环境容量置换和交易机制,避免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账簿的透支,从而实现经济产出的绿色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焕波
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指标,用来测度、评估和指导绿色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研究、编制和测算了一套中国省级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绿色转型驱动三个维度给出了中国省级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大部分省级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特征,并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时,绿色经济发展出现拐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思思 张莹 徐双双 崔兰丹 李欣欣
在大量总结梳理LNG接收站工程建设项目数据的基础上,针对LNG接收站领域,构建涵盖建设期、运营期和综合指标三大体系共计21项指标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可以为LNG接收站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各阶段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依据,并为LNG储气项目、转运站、加气站等项目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项目决策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技术经济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华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青 黄亮雄
结合专家打分与主成分分析法,从对内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三个维度构建开放经济总指数、对内开放指数、引进来开放指数与走出去开放指数来衡量我国31个省(区、市)2003~2012年的开放经济程度。研究表明,四大指数都呈上升趋势,我国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从增速看,9年来走出去指数增长最快,总指数次之,引进来指数再次之,对内开放指数最末。从地区看,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在总指数、走出去指数以及引进来指数都远高于其他地区。总指数、走出去指数以及引进来指数的区域差异在缩小,出现趋同现象,但对内开放指数并没呈现该效应,反而区域差异在扩大。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开放经济 走出去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继红
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关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总结归纳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意义及特征、指标构建原则,并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指标架构进行了分类和详细描述,最后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评价的步骤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指标架构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学都 王艳萍 黄超 孙佶
低碳经济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并引导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在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已建立了一些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但由于不同研究者往往会从不同角度构建指标体系,使得描述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够统一,同时,目前还缺乏对各种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来对指标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国内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前瞻性五个方面出发来深入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客观评价方法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估,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了新建方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做出相应改善。该套评价方法的建立,...
关键词: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