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6)
- 2023(13420)
- 2022(11252)
- 2021(10268)
- 2020(8946)
- 2019(20297)
- 2018(20318)
- 2017(39690)
- 2016(21695)
- 2015(24389)
- 2014(24558)
- 2013(24692)
- 2012(22621)
- 2011(20380)
- 2010(20779)
- 2009(20090)
- 2008(20544)
- 2007(19160)
- 2006(17010)
- 2005(15541)
- 学科
- 业(97694)
- 济(95059)
- 经济(94907)
- 企(79998)
- 企业(79998)
- 管理(79089)
- 农(47456)
- 方法(41201)
- 财(34060)
- 数学(32525)
- 数学方法(32273)
- 业经(31704)
- 农业(31281)
- 制(25109)
- 中国(24022)
- 务(23660)
- 财务(23629)
- 财务管理(23586)
- 企业财务(22213)
- 技术(18306)
- 体(18009)
- 贸(17359)
- 贸易(17351)
- 策(17192)
- 易(16881)
- 和(16585)
- 地方(16234)
- 划(16208)
- 理论(15341)
- 银(15075)
- 机构
- 学院(323936)
- 大学(318335)
- 济(139296)
- 经济(136511)
- 管理(129591)
- 理学(110900)
- 理学院(109852)
- 管理学(108421)
- 管理学院(107827)
- 研究(103347)
- 中国(83460)
- 财(68076)
- 农(67037)
- 京(65813)
- 科学(60105)
- 所(53069)
- 财经(52864)
- 江(51941)
- 农业(51538)
- 业大(50256)
- 中心(49359)
- 经(47668)
- 研究所(47142)
- 经济学(41928)
- 北京(40943)
- 州(40146)
- 财经大学(38380)
- 经济学院(38038)
- 范(37475)
- 师范(37139)
- 基金
- 项目(205002)
- 科学(162651)
- 研究(152781)
- 基金(149825)
- 家(128366)
- 国家(127109)
- 科学基金(110515)
- 社会(99291)
- 社会科(93806)
- 社会科学(93779)
- 省(81887)
- 基金项目(79938)
- 自然(69816)
- 教育(68573)
- 自然科(68155)
- 自然科学(68135)
- 自然科学基金(67000)
- 划(66460)
- 编号(63159)
- 资助(59971)
- 成果(50622)
- 部(46368)
- 创(45107)
- 重点(45102)
- 发(44287)
- 业(43848)
- 制(43560)
- 课题(41936)
- 创新(41492)
- 国家社会(40821)
- 期刊
- 济(165335)
- 经济(165335)
- 研究(94872)
- 农(68035)
- 中国(65357)
- 财(57710)
- 管理(48769)
- 学报(46499)
- 科学(45636)
- 农业(45371)
- 大学(36556)
- 学学(35034)
- 融(34023)
- 金融(34023)
- 业经(32508)
- 技术(28696)
- 财经(26869)
- 教育(25998)
- 业(24027)
- 经济研究(23825)
- 经(23058)
- 问题(22441)
- 技术经济(18613)
- 版(17104)
- 世界(16777)
- 财会(16656)
- 商业(15772)
- 农村(15692)
- 村(15692)
- 现代(15673)
共检索到492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云开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要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笔者认为,国内学术界这些年关于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可能没有多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分别承担哪些支出事项,对相关金额进行估算并分析是否承担得起等,经济学家已经做了充分翔实的论述,给出了比较清晰的答案。应进一步围绕政府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财政收入水平是否相适应展开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霞 张慧
构建有效的成本分担机制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主动型转移人口和被动型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市民化成本分担能力不同,对于市民化有不同的诉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不仅有相对应的责任划分,也具有不同的成本分担意愿。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应体现农业转移人口内部差别化的特点,针对分担主体的意愿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序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成本分担机制 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云开
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做了一个综述,主要是围绕市民化成本包含哪些内容、成本测算方法与计算结果、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客观评价其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之处,指出未来研究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成本分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西 刘维刚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则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现状,以实际支出水平为依据,建立由经常性成本和一次性成本构成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层级区域探讨采取差异化的鼓励落户政策和细分的成本分担机制,进而提出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成本 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小英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制约市民化的重要因素,政府一直在市民化成本分担中扮演主导角色,政府角色的定位决定政府在市民化中成本分担的方式和实际效果。本文对市民化各项成本初步测算,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总量大,承担了绝大部分成本的政府面临实际财政支出的制约,这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际效果。因此,政府需要在成本约束和市民化效果指导下进行角色定位,借助市场进行成本有效分担,单列财政专项支出,多元成本分担主体协调并进,从而构建良性的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制约市民化进程的关键,而政府一直在市民化成本分担中扮演重要角色,深刻影响成本分担的成效。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中的政府责任: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公共成本,引导其他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然而,目前政府成本分担责任过重,对其他利益主体引导不力。因此,政府需要明确责任,协调政府间关系,激励监督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分担 政府责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眭海霞 陈俊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构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方共同参与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分为保障住房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私人增加的生活成本等5个部分,对其进行分类加总测算的结果显示,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总成本为285760.84元。其中,政府需要承担的部分超过总成本的一半,而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分别需要承担的部分均少于成本总额的1/4。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开拓和创新多样化的成都市财政筹资渠...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晓
基于对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人口输入和输出分布特征的分析,将人口市民化人均总成本分解为人均社会保障成本、人均城市生活成本、人均住房成本、人均基础设施成本、人均教育成本和人均机会成本,并对各项成本进行估算,以明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担责任。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空间差异明显并存在显著的聚集特征,各城市人口市民化的年均收益远低于市民化成本,成为市民化顺利推进的障碍。基于此,必须设置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一方面,政府需重点推动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脱钩,盘活农村住房,减少个人成本,企业应重点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应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性收益,并通过创新社会保障制度、融资制度、农业人口就业制度等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测算 成本分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炜 宁越敏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政府成本、企业成本、个人成本三个角度,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淄博市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以及城边村原有居民三类不同人员的市民化目标,分别测算了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市民化行为主体的成本,并探讨了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与主要责任。最后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互动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测算 分担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张丽丽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社会成本 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
在城市偏向惯性思维影响下,巨额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为政府的负担。但结合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农用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公共利益"的属性,由此有必要区分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两种情形思考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在主动市民化情形下,应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辅、农民参与的多主体成本分担机制;但在被动市民化情形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是土地增值最大的受益者,且获利水平远高于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而农民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剥夺。因此,被动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获利后对失地农民的反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序推进其市民化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是其利益相关者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直至平衡格局的动态过程。同时,运用协同理论的理念,提出要在政府主导下,动员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力量构建多元成本主体的合理分担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红 王吉恒
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国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成本困境,导致市民化进展缓慢,因此,如何消除这些困境就成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分析,阐明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机会成本的丧失,过高的住房成本,社保费用成本承担不足,就业培训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引发分担矛盾以及地方政府缺乏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财力和动力等诸多成本困境。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顺利实现,筹集市民化所需资金,化解各成本分摊主体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流入地为主承担培训和教育成本,增加中央财政对流入地的转移支付,鼓励地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童幼雏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不能仅以城镇化率来评判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成果。如何让2.87亿农民工共享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社会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关键。然而其对应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进行测算有助于各级政府更好地规划财政支出结构,进而更利于城镇化建设的良序推进。浙江省的经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均处于前列,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及分担机制,所提供的测算框架亦可适用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测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焦嫚 李博群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本文采集我国相关数据测算历年人均市民化成本,利用等维递补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动态把握2025年人均市民化成本。最后,比较2025年与2014年的市民化成本及各类型成本未来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如果市民化进程推迟十年,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将会多出约1.7万元的市民化成本;城镇基础设施成本与住房成本增长相对较快。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成本 灰色预测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