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4)
- 2023(10061)
- 2022(8453)
- 2021(7628)
- 2020(6127)
- 2019(13674)
- 2018(13390)
- 2017(25075)
- 2016(13780)
- 2015(15516)
- 2014(15618)
- 2013(15569)
- 2012(14802)
- 2011(13287)
- 2010(13778)
- 2009(13046)
- 2008(13248)
- 2007(11995)
- 2006(10797)
- 2005(10328)
- 学科
- 济(59865)
- 经济(59768)
- 管理(47618)
- 业(42959)
- 企(35191)
- 企业(35191)
- 财(28682)
- 中国(21995)
- 地方(20019)
- 制(18423)
- 农(17934)
- 方法(16245)
- 业经(15875)
- 务(13896)
- 财务(13866)
- 财务管理(13816)
- 财政(13704)
- 数学(13346)
- 银(13300)
- 银行(13284)
- 数学方法(13220)
- 企业财务(13191)
- 行(12729)
- 体(12579)
- 融(12480)
- 金融(12478)
- 农业(11715)
- 政(11072)
- 发(10730)
- 环境(10601)
- 机构
- 学院(198417)
- 大学(195789)
- 济(83608)
- 经济(81750)
- 研究(72773)
- 管理(70761)
- 理学(58591)
- 理学院(57890)
- 中国(57523)
- 管理学(57112)
- 管理学院(56733)
- 财(50676)
- 京(42897)
- 科学(41842)
- 所(37483)
- 财经(34878)
- 江(33468)
- 研究所(32712)
- 中心(32554)
- 农(31757)
- 经(31219)
- 北京(27811)
- 范(26469)
- 院(26301)
- 师范(26203)
- 州(26142)
- 经济学(25841)
- 业大(25622)
- 省(25596)
- 财经大学(25151)
- 基金
- 项目(120447)
- 科学(94826)
- 研究(92655)
- 基金(85242)
- 家(72914)
- 国家(72209)
- 科学基金(61830)
- 社会(59405)
- 社会科(56295)
- 社会科学(56285)
- 省(48741)
- 基金项目(44151)
- 教育(41939)
- 划(39804)
- 编号(37943)
- 自然(36728)
- 自然科(35801)
- 自然科学(35794)
- 自然科学基金(35129)
- 资助(34345)
- 成果(32715)
- 发(31481)
- 课题(28088)
- 制(28070)
- 重点(27788)
- 部(26592)
- 发展(25741)
- 创(25484)
- 展(25311)
- 性(24885)
共检索到335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建立具有发展功能的财政机制洪银兴面对近年来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中央财政负担过重的压力,有人提出了大幅度提高两个比重的主张。我并不反对提高两比个重,但我认为,提高两个比重不能采取原有的方式,简单追求财政集中量,重点应是调整财政机制,使其具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战略部署,具体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个方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未来一个时期,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实现一项体制突破,应对两大挑战,重点推进三项机制建设"。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主基调,要求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造良好环境。未来一个时期,围绕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天柱
发展财政投融资完善财政政策功能戴天柱在中国,加大对财政投融资的推进力度,既是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同时又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的重要前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从重塑财政的发展新格局出发,建立和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一、财政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华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它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并不能只局限在传统体制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重新确立。首先要确立财政保障职能实施的新机制,做到依靠经济发展和理财范围扩大增加财政收入,依靠压缩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效率控制支出。其次要确立实现财政调控职能的新机制,包括合理的税赋制度、灵活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完善的财政信用。最后要建立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接轨的有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坤 许光建 佘欣艺 卢倩倩
功能财政思想是在20世纪美国大萧条与"自由放任"传统政策失效下催生的政府干预主义思想之一。文章在回顾功能财政思想起源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功能财政的中心思想、本质目标和理论依据,进而分别阐述了勒纳功能财政的两条法则和三大原则、明斯基"最后雇主计划"以及现代货币理论对明斯基的功能财政思想从主权货币不存在债务上限和"最后雇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两方面的理论发展。再而,文章对功能财政的无通货膨胀目标、有效性、可行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设等进行了再讨论。最后,文章将功能财政思想与同时期其他经济思想的政策主张进行比较,并从功能财政思想对中国财政管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预期、增强宏观调节作用、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坤 许光建 佘欣艺 卢倩倩
功能财政思想是在20世纪美国大萧条与"自由放任"传统政策失效下催生的政府干预主义思想之一。文章在回顾功能财政思想起源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功能财政的中心思想、本质目标和理论依据,进而分别阐述了勒纳功能财政的两条法则和三大原则、明斯基"最后雇主计划"以及现代货币理论对明斯基的功能财政思想从主权货币不存在债务上限和"最后雇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两方面的理论发展。再而,文章对功能财政的无通货膨胀目标、有效性、可行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设等进行了再讨论。最后,文章将功能财政思想与同时期其他经济思想的政策主张进行比较,并从功能财政思想对中国财政管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预期、增强宏观调节作用、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雄
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过程中,我们应当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财税改革中新的管理模式、财政风险和违反WTO规定的财税政策和政府行为作为新时期财政审计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并提高财政审计的透明度。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审计 财政风险 绩效审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进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财政是政府实施调控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监管手段,因此,研究探索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省级政府在我国政府层级结构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以广西情况为主,从省级财政的视角出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中央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力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开展林业补贴试点,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林业体制改革,提升抗灾减灾能力,逐步构建了现代林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现代林业发展保障投入4611亿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研究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制度与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博
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提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作为一种环境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失灵,强调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表现为公共外部性、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代际外部性等。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机制的意义就在于克服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失灵,完善财政制度与体制,将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同时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积极参与全球碳博弈,一方面不断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不断应对各国低碳策略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晓霞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作为一种新型的财政支农方式,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保险是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有效政策工具,是保护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