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4)
- 2023(15094)
- 2022(12352)
- 2021(11569)
- 2020(9654)
- 2019(21886)
- 2018(21838)
- 2017(41351)
- 2016(22480)
- 2015(25638)
- 2014(25951)
- 2013(25596)
- 2012(23618)
- 2011(21282)
- 2010(21722)
- 2009(20700)
- 2008(21072)
- 2007(19514)
- 2006(17723)
- 2005(16621)
- 学科
- 济(98347)
- 经济(98207)
- 业(92347)
- 企(74367)
- 企业(74367)
- 管理(72653)
- 农(47443)
- 方法(39475)
- 业经(32521)
- 农业(31458)
- 数学(30495)
- 中国(30242)
- 数学方法(30169)
- 财(29263)
- 制(28501)
- 银(24349)
- 银行(24203)
- 行(22794)
- 务(20378)
- 财务(20341)
- 财务管理(20299)
- 贸(19744)
- 贸易(19722)
- 企业财务(19145)
- 易(19102)
- 技术(18278)
- 体(18164)
- 策(18004)
- 融(17524)
- 金融(17523)
- 机构
- 学院(328294)
- 大学(322718)
- 济(143420)
- 经济(140643)
- 管理(126174)
- 研究(109676)
- 理学(106062)
- 理学院(105014)
- 管理学(103492)
- 管理学院(102890)
- 中国(96547)
- 京(69347)
- 财(67830)
- 农(64682)
- 科学(62522)
- 所(55520)
- 江(53764)
- 财经(52609)
- 中心(51894)
- 农业(49328)
- 研究所(49299)
- 经(47661)
- 业大(47639)
- 经济学(44010)
- 北京(44007)
- 州(42476)
- 范(40389)
- 师范(40021)
- 经济学院(39706)
- 院(38324)
- 基金
- 项目(201040)
- 科学(159243)
- 研究(152556)
- 基金(146682)
- 家(125776)
- 国家(124520)
- 科学基金(107762)
- 社会(99552)
- 社会科(93967)
- 社会科学(93941)
- 省(78159)
- 基金项目(76646)
- 教育(68750)
- 自然(66232)
- 自然科(64741)
- 自然科学(64727)
- 自然科学基金(63652)
- 划(63609)
- 编号(62992)
- 资助(60048)
- 成果(51107)
- 部(45622)
- 重点(44498)
- 发(44262)
- 创(43625)
- 课题(42646)
- 业(41893)
- 国家社会(41613)
- 性(40161)
- 创新(40093)
- 期刊
- 济(174741)
- 经济(174741)
- 研究(104041)
- 中国(74545)
- 农(66016)
- 财(55919)
- 管理(50500)
- 融(47379)
- 金融(47379)
- 学报(46880)
- 科学(45785)
- 农业(43657)
- 大学(37350)
- 学学(34945)
- 教育(34701)
- 业经(32810)
- 技术(30585)
- 财经(27348)
- 经济研究(26221)
- 业(23766)
- 经(23706)
- 问题(23254)
- 世界(19051)
- 贸(18795)
- 技术经济(18702)
- 国际(17057)
- 农村(16784)
- 村(16784)
- 版(16606)
- 现代(15981)
共检索到530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铜安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的20年,是农业银行前进步伐迈得最大、各项金融业务发展最快、资金实力最强的20年,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基本经验、在商业化道路上进行有益探索的20年。本文结合20年的实践,着重探讨农业银行商业化的问题。一、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保民 刘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一直是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与重要推动力。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回顾、总结了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的八次三中全会上有关国企国资改革的内容,深刻分析了历届三中全会对国企国资改革的影响与推动。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国企国资改革。本文的梳理与总结对于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
[期刊] 改革
[作者]
闻颀
一年容易又春风。辛未羊年载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丰硕成果去了,壬申猴年伴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阵阵鼓点来了。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而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形势,在感慨"风景这边独好"之余,我们又当作何感想呢? 笔者此刻想得最多的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润生
一、改革改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特定的涵义是什么?应当在认识上把握住,否则,遇一个风浪就会动摇自己的信念。全会做出决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再继续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这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万胜
1988年10月6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大连市联合举办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各方面的人口专家、学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市场发育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难点与不足。我们应通过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对接、区域市场与统一市场的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宏观市场与微观市场的对接来加速我国的市场发育。灰市场是旧体制对新体制的最后冲撞,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应予以消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宝华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同志是我国老一代经济工作重要领导人之一,曾亲身参与了许多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落实。在纪念改革开放伟大实践30周年之际,宝华同志撰文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他所亲历的有关企业改革两个重要举措出台的艰难历程,对我们了解历史,展望改革开放的未来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景椿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10年的实践考验,证明它是伟大的,科学的,正确的。它不仅为全面发展国民经济而规划出宏伟兰图,而且把实行计划生育制定为基本国策。十多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上所取得的成绩,等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所走过的路程。我们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商品生产不充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很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人口的超前控制,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曹景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十年的实践考验,证明是伟大的,科学的,正确的。它已经和正在产生的伟大成果,证明它是我党“新长征”的起点。它不仅是否定过去那种“左”的路线的转折点,而且是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面发展国民经济规划出宏伟蓝图,而且把实行计划生育制定为基本国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农村 改革发展 历史贡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蔺子荣 胡金焱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相同步。20年来我国的金融改革,遵循了一个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化的改革逻辑,改革的巨大成就体现在从整体上突破了传统的计划金融体制模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伟
这个研讨会开得是好的。我就这次会议谈三点意见。1、会议的召开表明,这种会议形式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工作提供了新的经验,上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工作曾总结了一条“提前介人”的经验,即教科文卫委员会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佩云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了! 10年来,我国人口科学在全会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开创了新的纪元。50年代后期曾经出现在人口科学论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又再次出现了。其情景更胜彼时,研究队伍更加壮大,科研成果更不能同日而语,是颇值纪念的。本刊假创刊一周年之际,于9月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中国人口科学座谈会”,10月6日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和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也联名在大连举办了“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讨会”。出席两个会议的各路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充分肯定了10年来的成就,同时也对10年来走过的科研历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很多改革建议,对今后的人口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不无助益。为此,本刊特以专集形式将出席北京座谈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的高论全文发表,同时也将彭佩云和王伟同志在大连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云旗
回顾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届三中全会我国财政经济改革发展的足迹,对深刻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财经改革和政策转型很有裨益。一、摸着石头过河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大幅度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何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胜利走向胜利——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而作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促进人口学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口学和人口工作的突破
秦城村的变迁──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而作
继往开来迎 接新世纪——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人口科学座谈会”纪要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农村改革的几点思考——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把农村改革与发展推向新世纪——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关于提高我国开放水平的几点理论思考——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从广交会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工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两个“三大决策”的理论突破和重要意义——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