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3)
- 2023(11140)
- 2022(8779)
- 2021(7957)
- 2020(6566)
- 2019(14559)
- 2018(14602)
- 2017(27914)
- 2016(15875)
- 2015(17828)
- 2014(18121)
- 2013(17266)
- 2012(15502)
- 2011(13974)
- 2010(14315)
- 2009(13324)
- 2008(13418)
- 2007(12556)
- 2006(11004)
- 2005(10526)
- 学科
- 济(59007)
- 经济(58905)
- 管理(50141)
- 业(45243)
- 企(38276)
- 企业(38276)
- 方法(22715)
- 财(19675)
- 数学(19316)
- 数学方法(19130)
- 中国(19106)
- 制(18792)
- 农(16908)
- 业经(14935)
- 体(13244)
- 银(12734)
- 银行(12712)
- 务(12608)
- 财务(12566)
- 财务管理(12535)
- 融(12492)
- 金融(12490)
- 行(12152)
- 企业财务(12043)
- 学(12010)
- 体制(10860)
- 农业(10439)
- 理论(10066)
- 贸(10002)
- 贸易(9994)
- 机构
- 大学(227316)
- 学院(223118)
- 济(91347)
- 经济(89290)
- 管理(80950)
- 研究(76482)
- 理学(68258)
- 理学院(67516)
- 管理学(66301)
- 管理学院(65874)
- 中国(59838)
- 财(48847)
- 京(47732)
- 科学(44098)
- 所(38957)
- 农(37364)
- 财经(37314)
- 江(35980)
- 中心(34810)
- 研究所(34531)
- 经(33830)
- 业大(31854)
- 北京(29939)
- 经济学(29138)
- 范(29007)
- 农业(28945)
- 师范(28698)
- 州(28296)
- 财经大学(27829)
- 院(27507)
- 基金
- 项目(142736)
- 科学(112643)
- 研究(105866)
- 基金(103889)
- 家(90102)
- 国家(89363)
- 科学基金(76789)
- 社会(68029)
- 社会科(64490)
- 社会科学(64471)
- 省(55554)
- 基金项目(54088)
- 教育(50255)
- 自然(48501)
- 自然科(47431)
- 自然科学(47416)
- 自然科学基金(46616)
- 划(46491)
- 编号(42302)
- 资助(42117)
- 成果(37077)
- 部(32399)
- 重点(32167)
- 制(31574)
- 课题(30718)
- 创(29816)
- 发(29640)
- 性(29636)
- 国家社会(28447)
- 教育部(28232)
- 期刊
- 济(107119)
- 经济(107119)
- 研究(72136)
- 中国(52888)
- 财(41104)
- 学报(35996)
- 农(35285)
- 管理(33390)
- 科学(32089)
- 教育(29865)
- 大学(28354)
- 融(26979)
- 金融(26979)
- 学学(25964)
- 农业(22908)
- 财经(20336)
- 技术(18098)
- 经(17472)
- 经济研究(16802)
- 业经(16360)
- 问题(14247)
- 业(12303)
- 贸(11352)
- 图书(11351)
- 版(11276)
- 理论(10716)
- 财会(10337)
- 国际(10203)
- 技术经济(10133)
- 现代(10013)
共检索到354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高
自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后勤运行效率和保障质量显著提高,有力地支撑了高校规模扩张的刚性需求。资金筹措社会化,后勤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职能分离规范化,后勤体制机制转变初步实现;成本核算精细化,后勤成本分担机制较为合理;资源配置市场化,后勤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当然,尽管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项改革还有很多深层次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寅生 李珂
高校后勤社会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绩。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高校实际情况的不同,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水平还不高,各地区、各高校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距。作者从产权制度、社会政策、后勤队伍、后勤的教育属性、后勤实体的实力等六个方面对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以期对改革的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高校 后勤社会化 制约性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伯良
一、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激励相容"机制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曾把经济运行的弊病概括为"一放就乱、一控就死"。这说明我国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没有很好把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各微观单位的行为与社会总目标发生了摩擦。从经济机制学的角度讲,这一弊病是宏观调控机制与微观激励机制不配套造成的。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能使宏观调控体系内的所有微观单位都能积极主动地执行国家计划的"激励相容"的经济运行机制。所谓"激励相容"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机制中,每一个微观单位即使追求各自的个别目标,其客观效果正好达到社会所需要实现的宏观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明
进入新时代,高校后勤在改革创新过程中遇到了思想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改革目标与实际实施不协调、后勤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高校后勤应创新理念,实施精益化管理,这是当前高校后勤实现改革教育目标的主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精益化管理理念 高校后勤 后勤管理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群瑛 胡征宇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现代化则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发展的目标,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之路。笔者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高校后勤现代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高校后勤现代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然结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 现代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高校后勤领域的一种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文章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入手 ,探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及其各方责任 ,并着重研究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健全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宣勇 钱佩忠
本文认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改革过程 ,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化。因而文章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消费群体的高层次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后勤市场的形成、培育和发展过程 ,并从企业化和市场化二个阶段描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
关键词:
高校后勤 企业化 市场化 社会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娄毅翔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是在市场机制作用日益增强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的背景下展开的,现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高校后勤重要组成部分的食堂,相应地经历着由旧体制下的“大锅饭”向新体制过渡。由于目前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均起步不久,改革进程并不尽人意。据笔者最近走访的几所北京高校来看,各高校的食堂经营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征宇 姜群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场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性,指出既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性,也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性,只有这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过程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全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继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清华大学后勤改革的思路与实践孙继铭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办社会的局面,一直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沉重负担。改革开放十余年来,高校在办学模式和内部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学校办社会的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