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5)
- 2023(17360)
- 2022(14576)
- 2021(13443)
- 2020(10903)
- 2019(24331)
- 2018(24147)
- 2017(44874)
- 2016(24489)
- 2015(27712)
- 2014(27641)
- 2013(27388)
- 2012(26109)
- 2011(24039)
- 2010(24641)
- 2009(23106)
- 2008(22568)
- 2007(21054)
- 2006(19312)
- 2005(18221)
- 学科
- 济(118448)
- 经济(118257)
- 业(70854)
- 管理(67032)
- 农(51647)
- 企(48578)
- 企业(48578)
- 方法(36862)
- 中国(35422)
- 农业(34364)
- 地方(30866)
- 业经(30406)
- 数学(30169)
- 数学方法(29915)
- 制(26557)
- 财(25294)
- 学(23976)
- 银(20504)
- 银行(20461)
- 融(20422)
- 金融(20415)
- 行(19889)
- 体(18867)
- 发(18164)
- 贸(17462)
- 贸易(17440)
- 理论(17125)
- 易(16788)
- 地方经济(16456)
- 环境(16449)
- 机构
- 学院(360003)
- 大学(357843)
- 济(156265)
- 经济(152874)
- 研究(135781)
- 管理(130284)
- 理学(109424)
- 理学院(108125)
- 中国(106584)
- 管理学(106318)
- 管理学院(105673)
- 科学(79957)
- 京(78146)
- 农(77590)
- 财(73591)
- 所(70404)
- 研究所(62806)
- 中心(62226)
- 农业(59722)
- 江(59445)
- 业大(56509)
- 财经(55565)
- 经(50158)
- 北京(49798)
- 范(48323)
- 院(48101)
- 师范(47775)
- 经济学(47571)
- 州(46472)
- 省(45743)
- 基金
- 项目(227304)
- 科学(178424)
- 研究(169430)
- 基金(162528)
- 家(142154)
- 国家(140806)
- 科学基金(118831)
- 社会(109569)
- 社会科(102754)
- 社会科学(102723)
- 省(90663)
- 基金项目(84666)
- 教育(76453)
- 划(75313)
- 自然(73183)
- 自然科(71424)
- 自然科学(71404)
- 自然科学基金(70150)
- 编号(68810)
- 资助(65949)
- 成果(57815)
- 发(54387)
- 重点(51841)
- 部(50684)
- 课题(49706)
- 创(47106)
- 制(45453)
- 国家社会(45174)
- 创新(44147)
- 发展(43846)
- 期刊
- 济(197198)
- 经济(197198)
- 研究(117255)
- 中国(92725)
- 农(78757)
- 学报(59288)
- 财(56390)
- 科学(54949)
- 农业(52798)
- 管理(50755)
- 大学(46167)
- 教育(43748)
- 融(43734)
- 金融(43734)
- 学学(43487)
- 业经(34101)
- 技术(31862)
- 经济研究(29812)
- 财经(29266)
- 业(26277)
- 问题(25423)
- 经(25363)
- 世界(20422)
- 版(19404)
- 技术经济(18524)
- 贸(17955)
- 科技(17360)
- 农村(17005)
- 村(17005)
- 经济问题(16922)
共检索到594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何心益 张勇 李映果
本文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提出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处理好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增强科技自身实力关系,建立统筹协调的农村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体制,建立"公司(农协)+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立多渠道的农村科技投入体系和健全活跃的农村技术市场等对策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凯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粮食新体制马凯我国是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而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体制改革不断迈出重大步伐,粮食生产大幅增长,人民的吃饭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管理新体制中共广东省顺德市委办公厅调研科目前,广东省顺德市顺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以改革区域建制、组建股份合作社和完善土地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诠
农业科技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信诠(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至今活力不衰。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生产,由80年代初期的3000亿公斤稳步上升到45...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树滋
(一)市场经济越发展,审计工作越重要李鹏总理在1994年12月30日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市场经济越发展,审计工作就越重要”.这句话表明了审计发展的规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同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市场经济下的自由平等竞争性、多种成份共存性、相互交叉经营性、商业手段现代性、服务范围广泛性增强。供销社要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式下发展,关键在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重塑供销社市场机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改革现有机制和重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烈
一、农村信贷投入体制仍然滞留在计划经济轨道上艰难地运转我国农业银行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加快发展农业的需要而恢复起来的。它的恢复,打破了独家垄断,一统天下的银行体制,是改革的产物。但是,它自身却因袭了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又成了改革的对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景焘
(一) 江泽民同志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科学论断,极其深刻地总结了我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经验,诊治了我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问题上常犯的“恐资病”,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长期争论的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结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平
1992年10月24日,商业部胡平部长应邀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关于商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讲话,阐述了四个问题:一、14年来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新体制;三、必须把商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大力发展;四、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搞好商业改革和发展。这篇讲话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结合我国商业实际,概括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场流通革命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指明了90年代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征得胡平部长同意,现选登这篇讲话的第二个问题,着重论述建立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实现社会化、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洪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4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围绕改革以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向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方向进行的。通过这1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铁映
本文是李铁映同志参加中国体改研究会1994年海口年会的发言。本文认为,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必须准确评估资产,界定产权,明确法人财产权,必须合理解决企业的历史负担,必须在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把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发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配套起来,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领导体制。本文还认为,应在培育市场体系中,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应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尚全
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对于加快改革和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义学,李永杰
一、改革原有的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是历史的必然 1.宏观环境的改变,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运行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卫生机构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对卫生机构的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干预,变为利用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卫生机构如何经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卫生机构自己决定。长期以来,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不像企业管理那样受到重视。面对新形势,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产生的习惯听命于上级的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就显得缺乏生机和活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志立 赵文海 李杰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河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法律地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中国当前实际出发,必须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为此,又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法律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