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9)
2023(5522)
2022(4605)
2021(4031)
2020(3433)
2019(7665)
2018(7561)
2017(14222)
2016(7580)
2015(8666)
2014(8891)
2013(8923)
2012(8766)
2011(8167)
2010(8704)
2009(8303)
2008(7853)
2007(7386)
2006(6993)
2005(6716)
作者
(25122)
(20978)
(20795)
(20023)
(13391)
(10084)
(9704)
(8301)
(8111)
(7692)
(7534)
(7088)
(6908)
(6841)
(6623)
(6455)
(6059)
(6043)
(5981)
(5802)
(5526)
(5103)
(5068)
(4892)
(4800)
(4795)
(4552)
(4420)
(4406)
(4109)
学科
(59035)
经济(58996)
管理(21753)
方法(17648)
(16387)
地方(16181)
数学(15498)
数学方法(15320)
(13397)
企业(13397)
中国(12063)
地方经济(11979)
(10704)
(10616)
业经(9504)
(9133)
金融(9133)
(8989)
银行(8985)
(8728)
(8366)
(8153)
(8080)
环境(7168)
经济学(6930)
(6468)
体制(5869)
(5867)
农业(5765)
(5493)
机构
大学(122927)
学院(121919)
(61449)
经济(60182)
研究(48040)
管理(43287)
中国(38566)
理学(35688)
理学院(35214)
管理学(34531)
管理学院(34308)
(27777)
科学(27763)
(26752)
(25280)
研究所(22525)
中心(21559)
财经(21284)
经济学(20183)
(20040)
(19032)
(18547)
经济学院(17700)
北京(17498)
(17150)
(16008)
业大(15927)
(15505)
财经大学(15490)
师范(15399)
基金
项目(73582)
科学(57366)
基金(52736)
研究(52631)
(45869)
国家(45529)
科学基金(38422)
社会(35392)
社会科(33581)
社会科学(33568)
(28797)
基金项目(26889)
(23628)
自然(23205)
教育(23125)
资助(22724)
自然科(22641)
自然科学(22635)
自然科学基金(22190)
编号(19604)
重点(17055)
(16962)
成果(16287)
(16191)
国家社会(15030)
课题(14863)
发展(13935)
(13867)
(13838)
教育部(13736)
期刊
(78028)
经济(78028)
研究(44068)
中国(27208)
(21461)
管理(17860)
学报(17838)
科学(16766)
(16147)
(15580)
金融(15580)
大学(13787)
经济研究(13343)
学学(13181)
统计(12250)
财经(11874)
技术(11596)
农业(10737)
(10407)
(9805)
问题(9516)
决策(9425)
教育(9349)
业经(9239)
技术经济(8503)
(7051)
世界(6772)
国际(6469)
经济问题(6142)
经济管理(5921)
共检索到206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安  
宏观经济评价、监测、预警统计是摆在统计部门面前迫切的一个课题。党的十三大决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第二步的任务要求,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步增长的战略。这就给统计部门提出了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从统计资料上反映经济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或者说,如何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进行评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建国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统计工作者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现评述如下。一、监测、预警的含义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含义,多数人认为,就是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观测、分析和评价,以判断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就可发出警报信号,为宏观经济管理、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一定义简单明了,但似有两点不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监测课题组  
一、监测和预警的涵义 所谓监测和预警,就是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过程性刻划、追踪分析和警情预报。监测侧重于经济活动的并行分析,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和经济变化的内在规律,是现实经济运行轨迹的实证展现;预警则侧重于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向的险情预报,旨在预报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是未来经济趋势的科学推断。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内容和作用上构成一个总体,监测为预警服务,预警也为监测提供必要的信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斌  
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分析系统的改进崔斌ABSTRACTThepaperhasmadeanalysisonsomeproblemsexistedinthemonitoringandwarninganalysisofbusinesssurveyofmac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剑平  
定观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宏观经济监测预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及其发展变化整体状态的指标体系。宏观经济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不断变化的庞大系统,因此,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也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何选择一套指标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这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较困难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宏观经济系统自身的复杂性,使得人们难于用一个有限的指标体系对该系统加以精致的刻画;二是当前人们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不尽一致,这些不一致的认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佳斌  王斌会  
本文通过介绍经济景气分析的发展历程,引出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系统介绍了我国经济景气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处理,以及经济景气度的确定及描绘。该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使从总体上客观、灵敏、形象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为决策部门及经济研究机构提供考据成为可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正晓  吴孔磊  
文章通过对国外经济预警模型的比较研究,认为直接将这些模型应用于我国经济预警工作,可能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我们必须用系统化的思想建立经济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将不同预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预警,提高预警的可靠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课题组  
这篇文章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建立的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进行的实证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德武  
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是从宏观的角度,以指数的形式,对财务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判定监测到的财务经济过程特征属于何种景气状态以及预示着何种景气状态,并预报财务经济运行过程将要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克辉  
一、建立宏观经济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控制,逐步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到间接控制为主。宏观经济控制的中心内容,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及其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为了搞好对宏观经济的控制,需要建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指标体系,按年进行分析;也需要利用一系列敏感性指标,建立宏观经济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定期进行监测,使之能够在问题刚露端倪的时候及时“报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曹润林  
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居民收入监测系统,使收入分配领域中显性经济、隐性经济所产生的合法、准合法以及不合法收入均未能被有效的掌握,导致政府难以对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这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刺激了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建立我国居民收入监测系统迫在眉睫。本文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个人隐私权保护与个人信息公开等角度对构建收入监测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又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及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等方面分析了构建此系统的现实依据。最后,从预警体系、警情分工、警情应对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居民收入监测系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习振中  孙殿文  高玉英  
本文根据需求理论、波动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景气循环分析理论,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从国防工业实际出发,在大量历史数据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国防工业宏观经济走势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建立了以增长速度、增长质量、财务状况和敏感因素为基础的经济预警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预警模型,并确定了各警情指标的警度及权重,为进一步研究国防工业宏观经济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温渤  郑桂环  徐山鹰  杨晓光  汪寿阳  
本文以决策支持系统中四库结构理念、智能理念和群决策理念为基础,综合运用宏观经济景气监测理论、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方法,分析了面向辅助决策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需求、构建了系统解决方案、描述了系统建设过程。依据本文研究成果而建立的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在经济景气监测、经济预测、政策模拟等方面表现良好,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很好的辅助决策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上海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和调控系统》课题组  
一、总体设计与构造(一)设计思想1.宏观经济监测目标。所谓监测就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评价。它与一般经济的统计评价方法不同点在于:将能反映上海经济总体状况的特征性指标存入计算机,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判断,筛选出其中对经济运行具有灵敏反映的指标,然后找出这些敏感性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对上海各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进行边界刻划,找出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然后对这些模式的特征与量化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是各类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该模式中各个统计指标已经超越了指标原来的特定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