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1)
2023(11538)
2022(9549)
2021(9263)
2020(7478)
2019(17104)
2018(16965)
2017(32565)
2016(17817)
2015(20229)
2014(20196)
2013(20104)
2012(18836)
2011(17547)
2010(17647)
2009(16306)
2008(16102)
2007(14699)
2006(13285)
2005(12064)
作者
(50615)
(42971)
(42381)
(40582)
(26876)
(20638)
(19162)
(16636)
(16549)
(15213)
(14905)
(14286)
(13820)
(13746)
(13573)
(12976)
(12448)
(12331)
(12222)
(12087)
(10956)
(10508)
(10355)
(10008)
(9816)
(9546)
(9536)
(9319)
(8851)
(8677)
学科
(82526)
经济(82352)
(51183)
(50365)
管理(42757)
农业(33348)
(30544)
企业(30544)
方法(29144)
中国(25378)
数学(24445)
数学方法(24271)
业经(22850)
(18311)
(16054)
(15836)
贸易(15826)
(15570)
(15249)
地方(15091)
(14025)
(13976)
(13091)
银行(13068)
(13017)
(12719)
农业经济(12580)
理论(11954)
(11712)
金融(11705)
机构
学院(255091)
大学(253042)
(114959)
经济(112748)
研究(96546)
管理(94533)
理学(80118)
理学院(79211)
中国(78653)
管理学(78035)
管理学院(77578)
(61303)
科学(55309)
(54937)
(50927)
(49201)
农业(46952)
中心(44515)
研究所(44411)
业大(41609)
财经(39537)
(39191)
(36137)
经济学(35389)
北京(34836)
(34126)
师范(33826)
(33590)
经济学院(31812)
(30387)
基金
项目(164564)
科学(130014)
研究(124323)
基金(120843)
(105834)
国家(104873)
科学基金(88227)
社会(82149)
社会科(76703)
社会科学(76686)
基金项目(62645)
(61897)
教育(55518)
自然(53261)
(52608)
自然科(52005)
自然科学(51989)
自然科学基金(51108)
编号(50944)
资助(49407)
成果(42405)
(38668)
重点(37037)
(36822)
课题(35581)
国家社会(34809)
(34183)
(33414)
教育部(32714)
(32541)
期刊
(136742)
经济(136742)
研究(80431)
(65898)
中国(63180)
农业(44536)
学报(40710)
科学(39864)
(37434)
(32696)
金融(32696)
管理(32546)
大学(31963)
学学(30304)
教育(27710)
业经(26188)
(21360)
财经(20459)
经济研究(20361)
技术(20152)
问题(19293)
(17748)
世界(17083)
农村(15534)
(15534)
农业经济(15217)
(15024)
(14471)
国际(13439)
经济问题(13056)
共检索到407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冰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实行以土地生产资料功能为主的直接保障方式,农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农村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受到制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农村土地的产权价值,实施农村土地产权货币化的政策,建立以农村土地产权货币价值为基础的可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雄奇  赖景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美霞  郭亮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风险压力增大 ,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需求日趋迫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巩固农村政策、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角度出发 ,全面、合理地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扶、社会福利、社会教育等六个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四炯  贲成龙  
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经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必然趋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同时政府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好长远规划,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分为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优抚四大子系统,政府还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施行的相关配套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晨  
建立完善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文章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大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长期社会保障滞后已成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性障碍。因此,应尽快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包含基本项目体系、基金筹措体系、管理监督体系等在内的完整而有机的系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刚  
控制人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为此,理论界近年来提出了一些控制农村人口的新思路,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认为,这是一项控制农村人口的有效措施和可行办法。下面就“体系”的有关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明立群,章启明  
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的要求与农村居民生育意愿存在差距 ,转变生育观念 ,消弥这一差距成为政府执行人口政策的焦点。传统的计划生育政策手段不支持生育观念的转变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转变生育观念的重要基础与手段 ,也成为计划生育政策手段的上佳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占熬  王琼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平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和谐发展已经被我国政府提上日程,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如何在我国建立合适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解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此,本文从我国农村现状出发,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路径,以期在理论上为我国实践提供正确的方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经   李向阳  
一、建立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早在人民公社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内容,如“五保户”供养、合作医疗、特困户和重灾区的社会救济等等。这些保障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曾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海深  
全面规划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烟台市市长任海深烟台市辖4区、1县和7个县级市、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91个乡镇,6575个行政村,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19万人。多年来,烟台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学界关于农地保障的论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对农地保障性质的不同理解、对农地保障绩效的不同评估、对农地保障前景的不同规划。双方在貌似观点对立的背后,都混淆了"社会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区别,导致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议都存在误区。实际上,以存在农地保障为由反对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有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弱化乃至废止农地保障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方案也潜藏着风险,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与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连贵  李铁君  刘春生  朱晓光  吴习丰  王英单  董齐  李振宇  李九辉  张照利  
2012年至2017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群众保障粮食供给,端住中国的饭碗,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依法保障农村农民群众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权益,促进现代产业化、基地化生产规模经营,全方位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农村扶贫攻坚综合开发治理方略包括十一方面:一是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强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同心协力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完善农村经济社会体制要求;三是努力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林牧渔各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