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0)
2023(6238)
2022(5165)
2021(4686)
2020(3919)
2019(8881)
2018(8804)
2017(16484)
2016(9029)
2015(10479)
2014(10751)
2013(10470)
2012(9848)
2011(8939)
2010(9182)
2009(8364)
2008(8155)
2007(7499)
2006(6604)
2005(6098)
作者
(27819)
(22937)
(22812)
(21799)
(14570)
(10835)
(10457)
(9057)
(8787)
(8265)
(7792)
(7729)
(7551)
(7452)
(7393)
(7123)
(6818)
(6686)
(6635)
(6611)
(5992)
(5659)
(5657)
(5386)
(5202)
(5152)
(5139)
(5034)
(4838)
(4803)
学科
(38790)
经济(38743)
管理(23982)
(23325)
(19958)
企业(19958)
方法(12861)
中国(10845)
业经(10659)
地方(10265)
(10137)
(9938)
数学(9629)
数学方法(9525)
产业(9371)
(8607)
(8494)
(8248)
贸易(8243)
(8194)
(8053)
金融(8046)
(7981)
理论(7825)
(7325)
银行(7304)
(7104)
技术(7028)
(6597)
农业(6255)
机构
学院(131113)
大学(129555)
(55100)
经济(53913)
研究(49894)
管理(47826)
理学(40148)
理学院(39683)
管理学(39119)
管理学院(38865)
中国(37276)
科学(29907)
(28869)
(25736)
(25508)
(23982)
研究所(23301)
中心(21909)
(21462)
业大(19386)
财经(19323)
农业(18900)
(18745)
北京(18162)
(17393)
(17108)
师范(16875)
(16837)
经济学(16532)
技术(16150)
基金
项目(85849)
科学(66620)
研究(64703)
基金(59470)
(52733)
国家(52312)
科学基金(43297)
社会(39831)
社会科(37924)
社会科学(37921)
(35092)
基金项目(30911)
(29183)
教育(28631)
编号(26557)
自然(26258)
自然科(25610)
自然科学(25597)
自然科学基金(25140)
资助(24032)
成果(22289)
(20478)
重点(19925)
课题(19835)
(18391)
(18229)
创新(17133)
发展(16621)
国家社会(16594)
(16394)
期刊
(65743)
经济(65743)
研究(40881)
中国(31019)
(22129)
学报(21979)
管理(19567)
科学(19472)
(19257)
教育(17311)
大学(16302)
学学(15348)
农业(14988)
(13018)
金融(13018)
技术(12019)
业经(11502)
经济研究(10882)
财经(9636)
国际(9472)
问题(9117)
(8925)
(8615)
(8290)
科技(6887)
世界(6829)
(6527)
论坛(6527)
商业(6433)
(6264)
共检索到21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少克  陆跃祥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科学评价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框架,本文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状态指标体系、发展指标体系和激励指标体系,认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评价不单要对产业竞争力的状态进行静态考察,还需要探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而激励因素的作用是通过社会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在通过发展指标系统对产生某个时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状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从九  
本文从棉花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即棉产品生产、棉产品流通和棉纺织的行业特点出发,结合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一套我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小勇  
入世后,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不仅有国内市场的竞争,还有国外市场的竞争。为更好地评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重新审视并制订了量化程度高,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方法,并以我们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某民营企业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据IMD公布的1999年世界竞争力报告,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排名有所下降。本文认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文中详细分析了其主要特性及其系统要素之间的影响;并指出,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透过庞杂的统计数字,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冬辉  杨柯玲  彭跃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双重背景下,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研究与分析是业内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构建了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就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文正  
文章分析了建立省级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并对包含中国六个较先进省份在内的 1 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中国六省市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但高于发展中国家。文章进而分析了广东省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对广东省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取向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查建中  陆一平  
经济的全球化决定了工程教育的全球化,包括工程教育的市场、领域状况、教育机制、过程和产出目标等各个方面。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参与到教育的国际竞争中去。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问题,初步给出了一个从市场、资源、机制、到产出目标的一个工程教育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分析了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及其与目标的差距,并提出相应改革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元  
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这一角度,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等原则建立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欣  丁健  乔萍  
基于高技术产业2010~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云模型与熵权法探究新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脆弱性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的脆弱性是导致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脆弱性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的不足是重要约束因素。公共创新能力改善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保障;政府职能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本研究为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脆弱性提供可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国内外学术界在深入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更强调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本质。本文创新地提出经济效率是由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边际收益率所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自主设计了由"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与"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所组成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或称"蝴蝶模型");"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的实质内容具体反映在"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运用时所产生的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边际收益率上,或者说"经营管理"、"制度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针对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问题,本文在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国内外28个典型区域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现代产业结构、基于创新链增强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基于生态链促进产业体系协同进化的提升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怀英  
产业结构优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竞争力并不仅仅表现为三次产业的提升和递进。以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产业结构竞争力核心内容的凸现、产业结构合理性和均衡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据,构建产业结构竞争力测度的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连芬  张少杰  
文章在初步确立评价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通过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分析、冗余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提炼出了适合研究需要的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剑  李飞飞  
文章以产业集群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通和绍兴市建筑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规模和效率是影响建筑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数量密度和企业家精神等也对建筑产业集群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南通和绍兴市建筑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在不断扩大集群规模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发掘集群的潜在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