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4)
2023(14259)
2022(12511)
2021(11856)
2020(10040)
2019(23083)
2018(22930)
2017(44425)
2016(24388)
2015(27345)
2014(27323)
2013(27232)
2012(24826)
2011(21956)
2010(22000)
2009(20450)
2008(20288)
2007(17639)
2006(15605)
2005(14027)
作者
(67891)
(56182)
(56016)
(53562)
(35991)
(26988)
(25432)
(21906)
(21299)
(20323)
(19154)
(19060)
(18035)
(17900)
(17591)
(17209)
(16819)
(16748)
(16080)
(15871)
(13944)
(13804)
(13419)
(12963)
(12672)
(12522)
(12443)
(12410)
(11317)
(11010)
学科
(90341)
经济(90208)
管理(78025)
(70229)
(61659)
企业(61659)
方法(42173)
(40523)
数学(35424)
数学方法(35006)
中国(25078)
(23732)
(22977)
(21966)
(21745)
财务(21675)
财务管理(21614)
业经(21474)
税收(20506)
企业财务(20500)
(20332)
(20017)
贸易(20003)
(19560)
(19239)
地方(18108)
理论(16731)
财政(16720)
(16247)
(15459)
机构
大学(336372)
学院(333149)
(132245)
管理(132217)
经济(129324)
理学(114227)
理学院(112987)
管理学(111164)
管理学院(110548)
研究(108778)
中国(83558)
(75583)
(71378)
科学(66404)
财经(55578)
(54421)
(50286)
(50239)
(49282)
中心(49181)
研究所(48550)
业大(47443)
北京(45211)
(41711)
师范(41345)
财经大学(41091)
经济学(40212)
(39820)
(39733)
农业(38193)
基金
项目(224785)
科学(176456)
研究(166261)
基金(163905)
(141910)
国家(140769)
科学基金(121214)
社会(104864)
社会科(99325)
社会科学(99299)
基金项目(87240)
(86428)
自然(78203)
自然科(76332)
自然科学(76316)
教育(75523)
自然科学基金(74943)
(72632)
编号(67960)
资助(67471)
成果(56377)
(50104)
重点(49709)
(46659)
(46362)
课题(46022)
(44843)
创新(43595)
教育部(43393)
国家社会(43152)
期刊
(145420)
经济(145420)
研究(107052)
中国(66689)
(63420)
学报(52397)
管理(48761)
科学(46387)
(44448)
大学(40230)
学学(37701)
教育(35825)
农业(30284)
(29190)
金融(29190)
财经(27270)
技术(27151)
经济研究(23271)
(23045)
业经(22200)
问题(19192)
(18570)
图书(16955)
财会(16879)
理论(16678)
会计(16658)
(16195)
(16154)
(15676)
科技(15501)
共检索到506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朱长才  叶翠青  朱克俊  程丹润  汪文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2014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更是将其作为财税改革重点推进的三个方面之一。因此,当前深入研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突出问题,借鉴国外经验,研究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提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初步设想及相关政策建议,为推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的财政体制。而建立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构建现代财政体制的核心内容。制度建立包含三个步骤环节,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间事权关系,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关系;依据事权和职责,使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与之匹配。以上环节有各自的重要作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的途径手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贤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我国提出财政体制建设的方向,也是十八大文献中最难读的部分。作为财政体制的顶层设计原则,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权责对称(即法律原则,或称事权与责任相一致),指应赋予受托政府相应的事权,避免因权责脱节(有责无权、有权无责)而无法履责。二是财力与责任相匹配(即委托代理原则),指保证受托者具有履责的财力。可见,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指应当先按权责对称建立行政体制,再按财力与责任相匹配来建设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荣胜  
我国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分税分级财政框架,但改革并未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作出明确划分,并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旧体制的特征。这样势必会出现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借鉴财税改革的历史和国外先进经验,试图解决"为什么改"、"怎么改"和"改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为建立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提出意见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洪  庄爱玲  张翼飞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本文基于这一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试图分析与构建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分担机制。首先,探究学前教育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分担现状;然后,剖析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逻辑机理,将事权划分为直接事权与间接事权,将支出责任划分为直接支出责任与间接支出责任,并提出直接事权与直接支出责任相适应,间接事权与间接支出责任相适应;最后,提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分担机制优化的对策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金武  周震虹  
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造成地方财政特别是地方县市财政困难。由于县市级政府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因而成了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从地方层面看,改革思路与措施是:把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启动改革的突破口,从完善县级财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等现实问题着力,从清理地方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等具体问题抓起,发挥营改增成果的带动效应作用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小伟  庹国柱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我国各级政府支持农业的新增事权。要准确理解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事权的性质,需要把握其公共政策的属性。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事权划分上,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事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农业保险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上并不相适应,表现在:中央财政对各省的补贴力度未能充分差异化;农业大省的补贴负担过重;县级财政保费补贴的支出责任与财力严重不匹配。展望未来,我国应该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适度调整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并建立起评价和协调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树一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以国家治理为标志的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也应适时转换: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建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呼应的财政体制——现代财政体制。现代财政体制要求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这就涉及到确定政府事权总的范围、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为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寻求资金来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多方面问题。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才可能促成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全面实现,才可能使政府间财政关系符合国家治理的要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平新乔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关于新时代财政税收体制讲了三句话: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收体系。这就从财政、预算、税收三个方面指出了新时代中国财税体制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含义十分丰富。从十九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蓝图里,我们可以读出新时代人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庆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法治建设的两个命题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协同性。前者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后者是国家治理的依托。事权决定支出责任,进而引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财税法律体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路径。财税体制改革必须依托法律制度框架,走法治化的路径。制定财政基本法、税收基本法等宪法性财税法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庆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法治建设的两个命题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协同性。前者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后者是国家治理的依托。事权决定支出责任,进而引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财税法律体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路径。财税体制改革必须依托法律制度框架,走法治化的路径。制定财政基本法、税收基本法等宪法性财税法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练达  李彤  胡真  
在分析税收循环中社会政治系统、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重新审视税收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得出了税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探讨了中国的税收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署财政司课题组  
公共财政的 转移支付原则 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应有利于各级、各地区财政有能力履行职能、实现收支平衡,即实现横向和纵向均衡,有利于鼓励各级政府增收节支,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基于此,我国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它是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原则。这里的公平是指不仅对所有居民,而且是对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家武  张琦  舒求  李坤  
近年来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延续,更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此次改革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动态调整、保障基本民生、明确改革时间表,有利于实现各级政府的权责利统一以及财政体制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管理。由于此次改革难度大、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合理划分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加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