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2711)
- 2022(10312)
- 2021(9566)
- 2020(8095)
- 2019(18009)
- 2018(17934)
- 2017(33651)
- 2016(18015)
- 2015(20516)
- 2014(20569)
- 2013(20452)
- 2012(18940)
- 2011(17188)
- 2010(17430)
- 2009(16637)
- 2008(16570)
- 2007(15167)
- 2006(13601)
- 2005(12517)
- 学科
- 业(87110)
- 济(83694)
- 经济(83582)
- 企(69560)
- 企业(69560)
- 管理(63609)
- 农(46249)
- 方法(33750)
- 农业(30689)
- 业经(29570)
- 数学(25835)
- 数学方法(25708)
- 财(25237)
- 中国(24839)
- 技术(20529)
- 制(19534)
- 务(17606)
- 财务(17575)
- 财务管理(17561)
- 贸(16675)
- 贸易(16666)
- 企业财务(16598)
- 体(16553)
- 易(16321)
- 策(16222)
- 和(14370)
- 划(14369)
- 理论(13837)
- 发(12766)
- 学(12703)
- 机构
- 学院(272755)
- 大学(265203)
- 济(124716)
- 经济(122578)
- 管理(108418)
- 研究(94036)
- 理学(92491)
- 理学院(91662)
- 管理学(90625)
- 管理学院(90117)
- 中国(76696)
- 农(59872)
- 京(56444)
- 财(54571)
- 科学(53761)
- 所(47764)
- 农业(45907)
- 业大(43153)
- 财经(43040)
- 研究所(43014)
- 中心(42824)
- 江(42715)
- 经(39176)
- 经济学(37617)
- 北京(35566)
- 经济学院(34017)
- 州(32852)
- 院(32836)
- 经济管理(32124)
- 范(31618)
- 基金
- 项目(175297)
- 科学(139854)
- 研究(132421)
- 基金(128886)
- 家(111880)
- 国家(110789)
- 科学基金(95528)
- 社会(87715)
- 社会科(82896)
- 社会科学(82875)
- 省(68815)
- 基金项目(67601)
- 自然(58509)
- 教育(58286)
- 自然科(57217)
- 自然科学(57200)
- 自然科学基金(56265)
- 划(55929)
- 编号(53469)
- 资助(51664)
- 成果(42045)
- 部(40297)
- 业(40180)
- 发(39570)
- 创(39569)
- 重点(38862)
- 国家社会(37332)
- 创新(36307)
- 课题(36201)
- 制(34962)
- 期刊
- 济(148808)
- 经济(148808)
- 研究(81533)
- 农(62454)
- 中国(60100)
- 财(43844)
- 管理(42591)
- 农业(42345)
- 科学(40415)
- 学报(39936)
- 大学(31542)
- 学学(30265)
- 业经(29745)
- 融(27872)
- 金融(27872)
- 技术(27066)
- 教育(24303)
- 经济研究(22682)
- 业(22492)
- 财经(22089)
- 问题(19935)
- 经(19258)
- 世界(17359)
- 技术经济(17312)
- 贸(15574)
- 农村(14624)
- 村(14624)
- 农业经济(14173)
- 版(13868)
- 国际(13600)
共检索到424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本文简述了当前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动态,认为发展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基本方向,并且讨论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技术目标与技术特征;建议“九五—2010”年期间要重点研究推广五大类型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荣昌 孙世芳 张勃光 孟庆凯
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的断层主要在乡村两级,单靠原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已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农村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官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稳定县级靠政府、搞活乡村两级靠民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岚 邱先磊 王敬
本文基于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深入研究我国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动力机制,并且对工业工程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创新性的探讨,最后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农业标准化推广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池泽新 周晓兰
本文在对农业中介组织进行概念界定及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农业中介组织体系的设置状况及其共同特征,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农业中介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其总体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池泽新 周晓兰
中介组织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支持系统。我国农业正处于市场化的进程之中,借鉴国际经验,有必要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中介组织体系。本文在对农业中介组织进行概念界定及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农业中介组织体系的设置状况及其共同特征,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农业中介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其总体框架。
关键词:
农业中介组织 体系 构建原则 总体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兰芳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新体制王兰芳在中国,有占全国人口80%的九亿农民,常年在农村,以农为本,靠农业吃饭,而且农业还一直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的任务。然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灾情严重,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本不富裕的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倪洪兴
现代农业是高质量开放的、有效调控的农业,各国在开放中特别重视利用多种措施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调控。中国农业小规模生产的特性,与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竞争力的巨大差距、农业承担的多种功能以及加入WTO时承诺的较高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开放中比任何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对农业的有效保护。因此,必须从制度、机制、政策和具体措施着手,在贸易政策选择中切实把农业作为保护的重点,充分考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加快构建有效的农业保护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开放 农业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跃芳
本文认为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融资体系的出发点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乡镇企业自身也应搞好内部建设 ,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应有不同的融资模式。具体地说 ,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融资体系应包括间接融资体系的多元化、直接融资体系的多元化和政府支持方式的多元化。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融资体系 多元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清华 孙耀斌 许仪
要以国际学术标准推动国内学术发展,但不应是唯一标准,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的逻辑和模式。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促进中国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从机制上引导中国大学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在各自领域、类型中追求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勇
试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杨勇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其经济保障主要取决于某一社会的经济体制、劳动就业制度和相应的分配政策等特征。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险范围过于狭窄,虽然1991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林
本文阐释了企业经营道德的内涵,在剖析了中国当前主要的企业经营不道德现象、指出了其严重后果后,着重分析了经营道德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道德体系的任务与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经营 经营道德 社会文化 传统文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敏
一、我国XBRL应用体系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应用涉及政府、企业、数据服务等各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各方都能在XBRL应用中相互衔接、共同受益,就需要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XBRL应用体系。(一)国际上XBRL应用的主要模式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的XBRL应用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监管部门各自独立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相互没有协同。这种模式下,虽然监管部门受益了,但企业的编报负担并没有减轻,社会其他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XBRL技术自身的优势也没有充分发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正吉
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建立中国特色的审计体系马正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豫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信用状况极差 ,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 ,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 ,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先进、业务覆盖面广、管理严格、登记法人信用信息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 ,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础 ,也是当前我国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信用体系 中国特色 信贷信息登记咨询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