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5)
- 2023(12411)
- 2022(10271)
- 2021(9374)
- 2020(7722)
- 2019(17001)
- 2018(16465)
- 2017(31531)
- 2016(16774)
- 2015(18341)
- 2014(18135)
- 2013(18113)
- 2012(17000)
- 2011(15926)
- 2010(16066)
- 2009(14882)
- 2008(14513)
- 2007(13097)
- 2006(12040)
- 2005(10784)
- 学科
- 济(97195)
- 经济(97120)
- 业(47213)
- 农(46535)
- 管理(41541)
- 方法(31208)
- 农业(30895)
- 数学(27823)
- 数学方法(27653)
- 地方(25662)
- 企(25350)
- 企业(25350)
- 贸(23306)
- 贸易(23296)
- 易(22580)
- 业经(20856)
- 中国(20621)
- 学(18146)
- 制(14781)
- 地方经济(14688)
- 财(14189)
- 环境(13926)
- 发(13264)
- 融(11738)
- 金融(11737)
- 银(11461)
- 体(11456)
- 银行(11425)
- 行(11015)
- 策(10725)
- 机构
- 学院(255149)
- 大学(249890)
- 济(122389)
- 经济(120399)
- 研究(95237)
- 管理(92656)
- 理学(80592)
- 理学院(79665)
- 管理学(78327)
- 管理学院(77891)
- 中国(71520)
- 农(66035)
- 科学(58536)
- 京(51103)
- 农业(51036)
- 所(49564)
- 财(47359)
- 业大(46379)
- 研究所(45268)
- 中心(42835)
- 经济学(38399)
- 财经(38339)
- 江(38227)
- 经(34833)
- 经济学院(34620)
- 院(33478)
- 农业大学(32020)
- 科学院(31773)
- 范(31773)
- 北京(31454)
- 基金
- 项目(173417)
- 科学(135937)
- 基金(127042)
- 研究(122158)
- 家(113614)
- 国家(112644)
- 科学基金(94337)
- 社会(82250)
- 社会科(77733)
- 社会科学(77713)
- 省(68312)
- 基金项目(67361)
- 自然(59892)
- 自然科(58407)
- 自然科学(58388)
- 自然科学基金(57315)
- 划(56590)
- 教育(52098)
- 资助(50578)
- 编号(47210)
- 发(41027)
- 重点(39489)
- 部(38100)
- 农(36319)
- 成果(35919)
- 创(35683)
- 国家社会(35277)
- 创新(33596)
- 科研(33069)
- 发展(32773)
- 期刊
- 济(143263)
- 经济(143263)
- 研究(74237)
- 农(67651)
- 中国(47066)
- 农业(45511)
- 学报(45090)
- 科学(40831)
- 大学(33937)
- 学学(33190)
- 财(32035)
- 管理(29795)
- 业经(27440)
- 融(25208)
- 金融(25208)
- 经济研究(23182)
- 业(21913)
- 问题(21218)
- 财经(19012)
- 技术(18770)
- 贸(17823)
- 世界(16565)
- 经(16519)
- 国际(15486)
- 教育(14564)
- 农村(14277)
- 村(14277)
- 技术经济(14257)
- 农业经济(14098)
- 版(14005)
共检索到38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珏颖 齐心 武舜臣 刘国强
在国际局势逐渐恶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印俄自贸区对三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GTAP(第十版)数据库,动态模拟了中印俄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以及对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建立中印俄自贸区将提高三国的GDP水平,增加社会福利,改善贸易条件,扩大贸易规模,实现三国的互利共赢。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印度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俄罗斯在畜产品方面具备较大竞争力。为提高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中国应积极推进三国的政治互信程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并对建立自贸区开展可行性论证。在贸易往来中,中国还应积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保护敏感性产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钱进 王庭东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符合三国的长远经济利益,运用GTAP模型模拟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前后的宏观经济影响及产业产出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劳动力资源与日韩的资本优势形成要素互补,并形成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日韩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互补;第二,签订中日韩自贸协定能够显著增加各个成员国的经济总量、扩大贸易规模、改善贸易条件和提升福利水平,从而产生贸易创造效应;第三,自贸协定将显著影响中国的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食品等产业以及日韩的重工业,同时,公共事业与建设将成为中日韩互利共赢的产业。可以预见,中日韩为了经济贸易及产业优势的长远发展,需尽快达成自贸协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钱进 王庭东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符合三国的长远经济利益,运用GTAP模型模拟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前后的宏观经济影响及产业产出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劳动力资源与日韩的资本优势形成要素互补,并形成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日韩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互补;第二,签订中日韩自贸协定能够显著增加各个成员国的经济总量、扩大贸易规模、改善贸易条件和提升福利水平,从而产生贸易创造效应;第三,自贸协定将显著影响中国的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食品等产业以及日韩的重工业,同时,公共事业与建设将成为中日韩互利共赢的产业。可以预见,中日韩为了经济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德峰 杜亚雄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宏观经济对农业部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经验检验了价格、汇率、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2000-2008年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农产品贸易平衡受国内生产和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农产品价格和汇率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不显著。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农产品贸易存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反向纠正机制,但是调整速度较慢。研究结论支持了中国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调剂余缺"的功能,商业化特征并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海英 丁茹 许海清 侯淑霞
“双循环”视域下,自贸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战略定位。我国已陆续分六批次建立了21个自贸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这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分析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区位进行回归估计发现,设立在不同区位的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西部地区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影响较为显著,东部地区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较弱;总体上,与非自贸区相比,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亮
中国在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农产品贸易开放是一大特点。本文通过我国同各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并按照“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现存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经济集团化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军华
韩国农产品关税水平较高,对农业保护力度较大。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简称中韩自贸区)谈判将会使双方的农产品关税水平降低,贸易更加便利、贸易的可预见性增强。中韩自贸区谈判将对双边农产品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的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对韩国的出口会增加,韩国的部分高附加值加工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也可能增加。
关键词:
自贸区 韩国 农产品 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仇焕广 杨军 黄季焜
本文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和中国农业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对我国总体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AFTA将提高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双边经济福利增长;(2)建立CAFTA将导致我国的蔬菜、小麦、花卉等产品出口增加,而植物油和糖类产品进口数量会大幅增加;(3)CAFTA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水果和水稻这些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品质差异的产品;总体上来看,CAFTA将使华北、东北以及华东等地区的农业获益,而华南地区的农业将受到负面的冲击,这与多边自由贸易对我国的区域农业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覃朝晖 魏艺璇 范亚莉 刘志颐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以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在强调重要农产品"自给"的同时,也需要多渠道加强国内外农产品的"互予"。本文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的差异度。实证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上促进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且上述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均显著,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口促进作用不显著;然后对"一带一路"建设地区与非建设地区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一带一路"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非"一带一路"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域差异,加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纵深建设,以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接,解决农产品进口不稳和出口不畅问题,从而构建农业开放和发展新格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振亚 陈宇
在全球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基于GTAP模型和数据库,使用一般均衡方法定量测算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和各行业影响的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升,进而传导至各部门并影响价格、产出、就业等各项指标,导致社会总体福利降低,随着价格上涨幅度的增加,其负效应也随之相应增加。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行业的影响也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即国内农业受其影响出现扩张的同时,其他产业则出现了紧缩。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宏观经济 GTAP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蕾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国际之间的贸易日渐紧密,中国已经成为了农产品贸易大国。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影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剖析产业应该做出的调整,指出农产品国际贸易需要优化升级的方面,改进完善贸易相关政策,不断提高贸易之间的频率和效率,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农业经济地位。
关键词:
农产品 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范英 吴方卫
关税变动将影响一国贸易格局。本文首先利用月度数据,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零关税实施前后的贸易变动情况;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实施后的双边贸易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零关税政策的出台对双边贸易额度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没有造成明显扰动。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 零关税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友梅
在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下,中国与印度的农产品贸易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印度是对华实施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贸易伙伴国。本文基于金砖五国合作机制的视角,研究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剖析印度对华农产品的贸易救济特点,探讨应对印度对华农产品贸易救济调查的瓶颈与路径,提出中国应对印度的贸易救济调查需要搭建一个贸易救济会计信息平台,同时建立农产品出口贸易救济预警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郑学党
农产品是两岸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动力来自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和市场竞争因素。本文拟就两岸农产品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等三个指标,对两岸农产品各自市场竞争优势进行技术评估,为探讨两岸农产品贸易前景和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