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4)
2023(5727)
2022(4718)
2021(4534)
2020(3893)
2019(8998)
2018(8943)
2017(16610)
2016(9546)
2015(11368)
2014(11637)
2013(11418)
2012(10239)
2011(9031)
2010(9161)
2009(8732)
2008(9083)
2007(8656)
2006(7762)
2005(7218)
作者
(28349)
(23535)
(23382)
(22121)
(15068)
(11050)
(10790)
(9145)
(8867)
(8629)
(8040)
(7935)
(7740)
(7628)
(7574)
(7011)
(7010)
(6985)
(6963)
(6892)
(5924)
(5894)
(5759)
(5508)
(5481)
(5386)
(5138)
(5096)
(4950)
(4783)
学科
管理(44565)
(39289)
(36541)
企业(36541)
(30548)
经济(30488)
(23217)
(15190)
财务(15151)
财务管理(15120)
方法(14510)
企业财务(14493)
(12610)
数学(11442)
数学方法(11360)
(9784)
(8911)
中国(8594)
业经(8048)
收入(7952)
(7693)
银行(7668)
理论(7664)
(7443)
体制(7359)
(7284)
人事(7245)
人事管理(7244)
(7111)
(7066)
机构
大学(133474)
学院(132950)
管理(54055)
(48694)
经济(47282)
理学(44120)
理学院(43663)
管理学(43136)
管理学院(42843)
研究(42318)
中国(36602)
(31115)
(29677)
科学(25331)
(22800)
财经(22368)
(22169)
(22146)
(20321)
中心(20227)
研究所(19483)
北京(18699)
业大(18606)
(17753)
农业(17146)
财经大学(16666)
(16363)
(15684)
(15439)
技术(15229)
基金
项目(80092)
科学(61804)
研究(58781)
基金(57013)
(49818)
国家(49361)
科学基金(42134)
社会(35420)
社会科(33444)
社会科学(33435)
(31290)
基金项目(29775)
教育(27830)
自然(27681)
自然科(27004)
自然科学(26992)
自然科学基金(26529)
(26204)
编号(24410)
资助(24065)
成果(21636)
(17842)
重点(17809)
课题(17405)
(16247)
(16044)
项目编号(15786)
科研(15512)
教育部(15238)
创新(15182)
期刊
(61673)
经济(61673)
研究(40329)
中国(33825)
(31028)
管理(25059)
学报(22103)
(19292)
科学(19218)
大学(16862)
教育(16265)
学学(15793)
(15423)
金融(15423)
技术(12359)
农业(12337)
财经(12180)
会计(10526)
财会(10446)
(10357)
业经(9081)
经济研究(8777)
(8375)
通讯(7304)
会通(7269)
(7217)
问题(7063)
图书(7000)
现代(6486)
(6300)
共检索到22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岩  
建立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激励收入体系的实质是设计有效的激励契约 ,实现股东和经理人员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而激励收入所提供的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业绩评价指标的合理和公允程度。通过对基于会计信息的年终红利和基于市场价值的股票期权进行分析 ,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应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建立适合国情的基本工资、年终红利和股票期权相结合的管理人员激励收入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岩  
当前 ,我国不少企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入手 ,对管理层报酬激励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年薪制和管理人员持股。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激励体系改革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和改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实施中应遵循国外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和成本效益的原则 ,并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剑  傅楚勇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的设计是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所固有的利益冲突,而克服代理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高级管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协同起来,以达到激励相容。本文对中外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行股票期权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晖明  陈志广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发现,企业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和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特别是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现的企业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飞  石美娟  童卫华  
本文首次通过收集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对我国现阶段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不清,容易出现高级管理人员自己给自己制定报酬、考核业绩的现象;我国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评价主要依赖财务指标(净利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非财务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在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评价中使用较少;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标准主要是董事会制定的预算指标;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指标的确定比较简单,往往没有考虑高级管理人员操纵会计指标的可能性,以及不可控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立光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展了股权激励机制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还没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规范文件。本文在评价国外股权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制定相关规范文件的一些建议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长伦  孙芙蓉  赵宁  
对目前高校管理人员激励中的职务晋升、工资增加、教育培养及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霁  
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既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需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到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队伍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成效和业绩得不到充分肯定、职业上升通道狭小等问题。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很难通过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来激励管理人员,根据ERG理论,建议从对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选树管理人员典型、完善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等方式,来满足管理人员的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星文  廖义刚  谢盛纹  
本文以2003-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公司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发生高级管理层变更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当年存在较严重的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此外,对于发生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司,如果其控股股东是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所属国企或中央直属国企,则其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大股东的制衡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也将越小。研究结果还显示,当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时,上述因素对公司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海云  曹建安  
近年来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成为一大热门课题。业绩评价理论基础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对业绩评价理论基础必须进行深入地了解,以期对建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凯  
如何适应股份公司规范化运作和上市的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股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并取得投资者的认可,成为公司重组上市后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有鉴于此,本文围绕着什么是股票增值权,为什么要选择股票增值权,以及如何实施并搞好股票增值权激励等方面,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尝试性探讨,以期能为股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刚  
我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货币收入偏低 ,报酬结构不合理 ,形式单一 ,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此外 ,“零报酬”现象严重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水平偏低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它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并不存在“区间效应” ,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晨宇  窦欢  
本文整合了关于高管激励效应、"盘踞"和"掠夺"等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等相关研究成果,在深入剖析最优合约理论框架下股权激励研究的缺陷的基础上,从管理权力理论的视角,提出关于高管利用管理权力,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攫取超额报酬的路径的新研究框架;相关经验证据显示了其合理性;并提出了未来相应的研究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